(記者:李晨 通訊員:魯娟 熊義 張全磊)
7月14日,武漢蔡甸區驕陽似火,永安大街代家莊公交場站卻因一份堅持六年的約定暖意融融。63歲的長新村村民黃華清端著親手熬制的綠豆湯,熟稔地遞給剛結束一趟班次的公交司機——這樣的場景,已在每個盛夏持續了六個年頭,成為“公交人”與村民之間無需言說的默契。
代家莊公交場站的6名司機,手握223路、257路、220路、284路四條“村村通”線路的方向盤,每天穿梭于永豐村、瓦渣堡等村落間,為近3萬村民鋪就出行路。其中223路更是串聯8個村社的“生命線”,無論酷暑嚴寒,司機們始終準點發車,把老人送進鎮醫院、把學生接上求學路、把農產品載向集市,用車輪丈量著鄉村的煙火氣。“他們天不亮就出車,忙到星星出來才收班,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黃華清的話道出了村民們的心聲。
作為“村村通”的受益者,他用最實在的方式表達感謝:清晨7點便守在灶臺前,選豆、熬煮、晾溫,確保上午9點司機能喝上一口解膩消暑的綠豆湯。而司機們也總惦記著村民——雨天特意放慢車速避免濺水,看到老人候車主動上前攙扶,誰家有急事兒還會幫忙捎帶物品。 一碗綠豆湯,一趟暖心車,見證著“村村通”線路上的雙向奔赴。公交人用堅守打通鄉村出行“最后一公里”,村民用感恩回應這份付出,正如223路司機付漢平所說:“跑這條線就像走親戚,大家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