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中國的關系很好。”
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前不久就中美關系所做的表態,而從他的表態中也讓能看出,美國方面其實非常看重與中國的關系。
然而,日本方面卻表現出對中美關系的深深憂慮,甚至有人認為特朗普可能已經上了中國的當。
那么,中美之間的關系究竟如何?日本為何會有這樣的擔憂呢?
中美踩下“剎車”?
最近的國際舞臺上,中美關系似乎迎來了點緩和的苗頭。
先是特朗普,他突然改變了之前對中國強硬的立場,開始在公開場合談論與中國關系的友好。
緊接著,五角大樓的高層也出面,明確表達了美國無意與中國開戰的意愿。
這背后,可不是特朗普突然轉了性,而是現實的枷鎖勒得太緊。
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的問題像個無底洞,F-47戰機項目卡殼,造艦計劃更是年年拖后腿,軍費預算捉襟見肘。
美軍這臺“戰爭機器”早就銹跡斑斑,哪還有底氣在西太跟中國硬碰硬?
更別提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搞得美國自己雞飛狗跳,消費者怨聲載道,經濟衰退的風險直線上升。
現在,特朗普最急的不是打仗,而是得趕緊跟中國談筆貿易協議,松綁稀土等關鍵資源,緩解國內的經濟壓力。
所以,華盛頓的鷹派們再怎么叫囂,美國還是需要同中方進行貿易談判,從而爭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可就在這節骨眼兒上,日本卻偏偏跳出來唱反調……
日本的算計
前不久,日本發布了日本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而這本白皮書一經發表,立馬成了國際輿論的焦點。
在這份558頁的“史上最厚”白皮書,通篇都在渲染“中國威脅”,硬說“中美競爭不可逆轉”,還特別點名臺海。
這論調,乍一看像是日本真替地區和平捏了把汗,但細一琢磨,味道就不對了。
東京這是在借著“擔憂”的幌子,玩一手“借力打力”的老套路。
首先,日本這份白皮書擺明了是想給美國“上課”。
它拼命渲染臺海危機,警告特朗普別被中國的“和平煙霧彈”給忽悠了,擺出一副“臺海必有一戰”的架勢。
這招的真意,是想把美國更深地綁在西太的戰車上,逼美軍在日本加大部署,把東京打造成對華遏制的“橋頭堡”。
更狠的是,日本還想借這股東風,名正言順地擴軍。
他們在白皮書里明目張膽地說要發展“反擊能力”,買美國“戰斧”巡航導彈,研發高超音速武器,甚至還要造比美國“朱姆沃爾特”級還大的“神盾艦”。
這哪是“防衛”,分明是奔著“軍事大國”的野心去的,恨不得一腳踢開和平憲法的“緊箍咒”!
更陰險的是,日本還給自己留了后路。
白皮書里設想,一旦臺海真打起來,沖在前面的必須是美軍,日本自衛隊頂多在后頭“打輔助”。
這算盤打得精啊!既想借美國的力量抗衡中國,又不想讓自己的核心軍力當“炮灰”。
東京這波操作,擺明了是想讓美國當“冤大頭”,自己坐收漁利。
可問題是,特朗普政府現在自身難保,日本這如意算盤真能敲得響嗎?
春秋大夢
日本這番“販賣焦慮”的表演,看似來勢洶洶,實則底氣不足。
因為它最大的依仗——美國,現在壓根兒沒心思陪它玩這場大戲。
對于特朗普政府而言,國內的,制造業振興計劃推進得磕磕絆絆,供應鏈斷裂的風險更是讓企業叫苦不迭。
對外,特朗普高調祭出的“對俄關稅最后通牒”完全成了笑話,不僅沒壓住俄烏戰局,還惹得歐洲盟友翻白眼。
所以,特朗普現在最想干的,是趕緊跟中國簽個貿易協議,穩住國內經濟,別讓選民罵他到下臺。
五角大樓那邊也好不到哪去,F-47項目的技術瓶頸、軍費預算的窟窿、全球兵力部署的捉襟見肘,讓美軍在西太的“能動性”被大大壓縮。
日本指望美國大舉增兵西太,替它去“硬剛”解放軍?門都沒有!美軍現在連自己的攤子都收拾不下,哪有余力當日本的“馬前卒”?
反觀中國,壓根兒沒被日本的“焦慮劇本”牽著鼻子走。
解放軍現代化建設如火如荼,無論是東風導彈的精準打擊能力,還是海軍艦艇的遠洋作戰能力,都讓任何挑釁者望而卻步。
日本想拿“中國威脅”當籌碼,逼中美走向對抗?恐怕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日本以為跟美國關系很特殊,但對特朗普來說還不夠”》2025年7月13日
上游新聞:《特朗普表示最近中美關系有所改善,中方回應》2025年7月9日
環球時報:《韓媒:韓國政府“強烈抗議”日本《防衛白皮書》主張獨島主權》2025年7月15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