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月,經開區汽車產業勢頭強勁,成績亮眼。陜汽控股累計生產汽車8.64萬輛,同比增長3.3%。銷量達10.03萬輛,同比增幅13.9%;西安吉利汽車增長勢頭同樣迅猛,累計產量達16.46萬輛,同比勁增29.8%。這組喜人的數據,既直觀展現了企業堅實的生產根基與市場競爭力,更印證了經開區汽車產業在智能化轉型進程中邁出的堅實步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堅實根基。
智能工廠里的“重卡速度”
走進陜汽新能源重卡智能生產基地,工業機械臂正以毫米級精度快速揮舞,精準抓取、對接零部件,動作流暢如舞者;“無人駕駛”的AGV智能搬運機器人載著物料,在工位間靈活穿梭,遇障時巧妙避讓,往來有序;重卡車身駕駛室則通過PBS調度系統,沿著高架EMS軌道自動運轉,穩穩停在裝配工位旁,等待下一步安裝……整個車間里,智能設備協同作業,工業“智”造的科技感撲面而來。
“這個生產基地的總裝生產線可同時裝配多款車型,具備每年5萬輛重卡底盤裝配和10萬輛駕駛室總成裝配能力。”陜汽汽車總裝配廠高級業務副經理季翔介紹,國際領先的智能制造技術,讓重卡生產過程實現全面優化,效率大幅提升。
作為陜西汽車產業轉型的標桿,該基地于2022年4月下線首輛整車,經過幾年的發展,2024年新能源重卡產量達1.27萬輛,同比增長305%,現已成為我國西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重卡生產基地之一。
從智能車間內設備的高效聯動、生產流程的精準協同,到市場訂單的持續增長、市場份額的穩步拓展,陜汽以生產與銷售的良性循環,生動詮釋了傳統制造業向高端智能制造轉型的實踐成果。作為扎根經開區的龍頭企業,其穩健發展不僅體現了智能制造的顯著成效,更以堅實的產業實力筑牢了經開區汽車產業的發展根基,為區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是經開區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關鍵一環。
吉利汽車“黑燈工廠”機器人正在作業
“黑燈工廠”里的全球智造樣本
當夜幕降臨,吉利汽車西安制造基地的焊裝車間依舊“熱鬧”——585臺機器人在微光中整齊舞動,機械臂末端的焊槍以毫米級精度焊接車身部件,火花在黑暗中劃出精準弧線;AGV無人駕駛小車馱著沖壓件,沿著磁導航軌道悄無聲息地穿梭,通過5G信號與物流系統實時“對話”;噴涂車間里,機械臂持著噴槍均勻掃過車身,每一道工序都精準可控……這就是“黑燈工廠”的真實場景,即使關燈也能24小時不停產,每分鐘就有一臺新車駛下生產線。
“‘黑燈工廠’分為機器人操作區與物流平臺兩部分。”工作人員介紹,不同設備、機器人間通過自主協調運作,不僅降低了勞動力成本,還大幅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這座全球首個全架構、全能源、全車系的超級智能工廠,沖壓、焊接和涂裝三大車間實現了100%自動化生產。依托5G+工業互聯網平臺,結合ERP、MES等信息化系統,通過AGV、智能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設備的精準執行,真正實現了從傳統制造向“無人化”生產的跨越式轉變。作為國內整車企業首個零碳工廠,吉利汽車積極推動制造降碳,持續引領行業綠色轉型。早在2023年,由這里生產的星越L搭乘中歐班列駛向歐洲市場,讓“西安智造”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中嶄露頭角。
如今,從“黑燈工廠”的全自動化生產到產品遠銷海外市場,吉利以高效生產與廣闊市場的雙向發力,展現出穩健的發展態勢,既彰顯了經開區汽車產業在智能化、國際化領域的發展成效,也以扎實成果為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為陜西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承載區,經開區始終將汽車產業作為撬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聚焦智能化、綠色化、全球化方向,持續優化產業生態。通過政策精準賦能,為企業提供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拓展的全鏈條支持;依托龍頭企業帶動,不斷完善從核心零部件到整車制造的全產業鏈條;深化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推動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邁進。如今,陜汽的重卡智能線與吉利的“黑燈工廠”交相輝映,不僅鑄就了經開區汽車產業的“硬核實力”,更成為中國智造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經開區將繼續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推動汽車產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汽車產業高地持續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