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日關系那叫一個劍拔弩張,在貿易問題上的七輪談判均告破裂,雙方誰都不肯先服軟。事情的源頭,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堅持對日本加征 25% 的關稅的強硬立場。
要是日本不想咽下這顆苦果,就得答應美國另外兩個條件:購買美國大米和美國汽車。可對日本首相石破茂而言,這幾個選項就像燙手的山芋,他一個都不想選。
或者說,他面臨國內多重壓力,難以做出讓步,也根本承擔不起這些條件會帶來的后果。
石破茂頂著巨大壓力
從經濟層面看,一旦美國真的對日本加征 25% 的關稅,日本經濟必將遭受嚴重沖擊。
眾多為美國大企業供應零部件的日本公司,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后價格大幅提高,競爭力也會直線下降,美國的訂單自然就沒了,這些企業只能慢慢走向衰敗。
目前,日本經濟增速每年大概在 1% 左右。有日本經濟學者預測,要是美國的關稅政策實施,日本經濟增速會下降 0.85%。這可不是個小數字,日本已經經歷了 “消失的 30 年”,經濟剛有點起色,再來這么一下,意味著又要陷入新一輪衰退。
當經濟陷入零增長,后續增長動力就會嚴重不足,第二年的經濟增長率只會更加慘不忍睹。
特朗普要求石破茂增加從美國進口大米。從實際情況來看,日本確實存在大米短缺問題,按說這對美日兩國都有好處,可日本為啥就是不進口美國大米呢?
原因很簡單,在農產品領域,大米問題尤為敏感,石破茂不敢輕易下這個決定。一旦進口美國大米,日本本國農業肯定會受到沖擊,農民的高價米就賣不出去了。
這一來,日本農協必然會對石破茂政府施加巨大壓力。日本農協在日本政界能量極大,擁有近千萬會員,資金也相當雄厚。當下日本的政治格局本來就有點政府力量相對薄弱,在野黨勢力較大的苗頭。
要是農民因大米問題鬧事,在野黨肯定會抓住機會向石破茂發難,石破茂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所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明確表示,石破茂政府絕對不會 “犧牲日本農業”。
日本如此強硬背后靠山是中國
汽車產業則是日本經濟的命脈,對日本至關重要,是日本出口經濟的重要支柱。它占著日本制造業總產值的近 20%,還為日本人提供了將近 600 萬的就業崗位。
要是日本不向美國賣車,反而去買美國車,那日本制造業必將走向衰落,近 600 萬人會失去工作,日本經濟發展就更沒指望了。
歷史教訓猶在眼前,曾經的 “廣場協議” 給日本經濟帶來了災難性后果,每一屆日本首相都對此心有余悸,石破茂也不例外,他可不敢輕易答應特朗普開出的任何條件。可現實就是,即便日本一直對美國唯唯諾諾,美國還是步步緊逼,非要置日本于死地。
所以,石破茂只能選擇強硬起來,警告美國,要 “賭上國運” 和特朗普對抗。但堅持獨立自主并不是石破茂敢和美國強硬對抗的最大底氣,他之所以敢這么做,背后真正的依靠其實是中國。
要是中日韓自貿區能夠成功建立,將為日本提供新的經濟出路,日本完全可以用中國市場替代美國市場,這樣一來,日本對美國的依賴程度會大大降低,也就不用再低聲下氣地和美國打交道了。
建議9.3閱兵給日本留一個席位
眼下,對日本來說有個緩和中日關系的絕佳機會,那就是中國即將舉行的 93 閱兵式。中國舉辦這場大閱兵具有特殊意義,有兩個重要目的。
一方面,在如今全球局勢動蕩不安的背景下,適當展示自身實力,讓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別輕舉妄動,別自討苦吃。另一方面,中國作為二戰勝利國,在二戰中付出了巨大犧牲,可現在一些西方國家企圖抹殺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中國自然不會答應。
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機下,如果石破茂能來中國參加 93 閱兵,同時向世界講清楚二戰的真實歷史,向中國人民道歉,展現日本對歷史問題的正確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國舉辦93閱兵式的初衷。
因此,我個人覺得,我方可以在 93 閱兵式上給石破茂留個位置,不用太顯眼,但能讓外界看請我們的態度。
如果石破茂政府能在這件事上和中國配合,中國肯定也不會虧待日本,必然會加強和日本的經貿聯系,給日本對抗美國關稅壓力提供經濟上的支持。
實際上,中國已經在對日本釋放善意了。中國有條件地恢復進口日本水產品后,還有可能恢復進口日本牛肉。總的來說,這對日本是個機會,日本真該好好考慮考慮。
接受中國釋放的善意,改善和中國的關系,對日本擺脫目前的困境、減少對美國的過度依賴非常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