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獲悉,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均超進度完成“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
據悉,今年1-6月,全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007.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9.4%,高于時序進度9.4個百分點。其中,100個市領導牽頭重點推進項目完成投資730.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3.2%;137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06.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9.5%;257個擬開工批次項目中130個已開工建設,74個項目實現提前開工。
多個標桿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重大項目的高效推進,為成都市產業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據悉,全市473個重大產業化項目完成投資878.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9.6%;187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571.8億元,進度60.5%;290個重大公共服務項目投資558億元,進度58%。值得一提的是,599個“3+22+N”產業園區重點項目,上半年完成投資1029.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1.4%,高于時序進度11.4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背后,是多個標桿項目的突破性進展。在成都高新區,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提前4個月啟動工藝設備搬入,創下全球同世代產線建設效率新紀錄。據悉,為保障該生產線項目高效推進成都高新區組建電子信息服務專班,通過“管家團”靠前服務和“告知承諾”容缺辦理,幫助企業打通水電配套等堵點,確保項目“落地即開工”。
天府中央商務區則緊扣“聚人興產”工作主線,推進建產一體“立園滿園”。四川水發科創中心從開工到投運僅用時不到兩年,已累計實現營收超50億元、稅收超2.3億元。該項目依托跨區聯動機制,推動水電配套工程同步實施,構建起水資源管理的完整生態圈。
溫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同樣跑出“加速度”,國泰真空復合集流體真空鍍膜設備研發生產基地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封頂”。該項目通過現場踏勘“提前辦”和施工設計“并聯推”,在簽約6個月內拿地開工,年底主體封頂,今年6月已全部完工,預計投產后年產值達5億元。
縣市新城提速高質量發展
縣域經濟是成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今年以來,成都深入實施“強縣活區”行動,推動縣市新城在項目建設上跑出“加速度”。彭州市成功引進32個重大產業化項目,協議總投資179億元。該市創新“六維服務保障”模式,通過預審批和容缺受理,將影響開工的事項壓減50%以上,審批時限壓縮30%,助力華西堂等項目“拿地即開工”。
大邑縣則以成都圣諾生物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原料藥生產項目為契機,創新“極速”審批模式為項目量身定制專班服務,預計壓縮審批時限60%,搶出近3個月黃金建設期。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一期投資17億元,建成后年營收不低于6.32億元,為醫藥健康產業注入新動力。
邛崍市聚焦物流配套短板,加快推進羊安現代物流園區建設項目。據悉,該項目為省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15.79億元,分三期建設。目前一期主體結構已封頂,預計今年12月完工;二期樁基施工中,三期計劃8月進場。項目建成后將顯著降低區域物流成本,服務先進制造業發展。
民生項目共享發展紅利
在“投資于人”的導向下,成都的民生工程重點項目同步提速,讓市民共享發展紅利。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錦江院區二期項目作為華西醫院“十四五”發展建設規劃中重點推進的項目之一,也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的重要物理載體,與錦江院區一期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據悉,該項目概算投資13.6億元,規劃建筑面積10.9萬平方米,設置有300張床位,以創傷急救為主,設置急診、急救和手術室等功能模塊,并配備直升機停機坪,可在緊急救援時實現傷員空中轉運。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強化錦江院區的綜合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四川省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
與此同時,成都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持續完善,城市通勤效率大幅提升,目前成都城市軌道交通16條線路、423座車站、670公里線網有效覆蓋中心城區、城市新區,軌道交通占公交出行分擔率達63%,軌道800米覆蓋通勤比重達到34%,中心城區近一半市民享受“5公里內通勤”便利。
截至今年6月底,成都軌道交通10號線三期、17號線二期、30號線一期工程已全面啟動空載試運行,后續將全力以赴推動10號線三期、13號線一期、17號線二期、30號線一期高水平開通初期運營。
紅星新聞記者 方舟
編輯 成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