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于7月18日全國上映的電影《長安的荔枝》今日發布拼盡全“荔”制作特輯,眾多主創從美術、造型、攝影等多維度揭秘影片的制作挑戰,盡顯巧思與匠心。一同發布的全員接“荔”版海報展現了眾人以接“荔”方式跟荔枝互動的有趣場面,人物動態與美學風格皆令人眼前一亮。
電影中,李善德從嶺南到長安的荔枝轉運之路,猶如一幅橫跨千里之遙的唐代風物圖景。大鵬在制作特輯中透露,主創團隊為展現這一路上的風貌變化,跨越七個城市進行拍攝,力求帶給觀眾真實的感受。其中,長安場景被填充了大量的細節,從人物造型到道具,再到街邊小販的吆喝聲,皆努力還原唐朝的市井風貌。嶺南荔枝園場景則選在廣東陽春的真實荔枝林取景,美術指導王競認為,荔枝林中自然生長的苔蘚、海芋讓整個場景更為真實,也極具嶺南氛圍。不僅地域環境有很大差異,電影中長安和嶺南的穿搭風格也截然不同,由此突出兩地之間的差異。造型指導李宙攜團隊做了大量的考據工作,從《新唐書》《舊唐書》等史料中尋找依據、汲取靈感,盡力還原唐朝的服飾風格。在長安的戲份中,造型團隊以不同的官服顏色對應人物的官職品階。而到了嶺南部分,人物造型則充滿隨性自由的特點。電影里的李善德第一次從長安到嶺南花了31天,途中他的造型也從長安式的循規蹈矩逐步變成了嶺南式的不拘一格。造型團隊為李善德設計打造了17套造型,單是不同長度、顏色的胡須和頭發就有十多套,對應著李善德在荔枝轉運途中不同階段的狀態。
同期發布的全員接“荔”版海報,不僅生動有趣,更富有解讀空間。畫面中,眾人與“荔枝”齊頭并進,有人爭先恐后,有人閑適自如。李善德(大鵬 飾)帶頭前行,似在進行一場妙趣橫生的接“荔”轉運。而在側擊鼓的右相楊國忠(劉德華 飾)仿佛掌控著李善德等人的命運,令人對荔枝轉運背后的利益牽扯與人心角力更添遐想。
7月14日,《長安的荔枝》“重走荔枝路”全國路演來到第三站武漢。片中李善德的臺詞“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會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充滿振奮人心的力量,被很多觀眾銘記在心。大鵬坦言,這句臺詞對他有著重要意義,不僅是他作為導演接拍這部電影的理由,也是他作為演員最期待演繹的一場戲。大鵬在拍攝之前反復對著鏡子練習用什么語氣,并在拍攝時嘗試了很多不同的表演方式。電影里李善德“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被好友蘇諒稱為“大傻子”。
路演現場有觀眾調侃,蘇諒一心幫助李善德做了賠本買賣,同樣有點“傻”。對此,白客分享了對角色的獨到理解:“有些事比錢更重要,他(蘇諒)做生意不太成功,但是做人很成功。”莊達菲被觀眾評為“最良心供應商”。談及飾演“荔枝供應商”阿僮的挑戰,莊達菲表示荔枝園場景是實景拍攝,讓她更快更好地找到了阿僮身上的“野生感”。王迅和孫陽首次加入路演隊伍,他們飾演的劉署令、趙辛民都坑了李善德一把。王迅在路演中頗有見解地為自己的角色“叫屈”,表示“劉署令又何嘗不是一個牛馬,只是變了形的牛馬而已”。孫陽則感謝大鵬讓他嘗試一個奸猾“丑角”,扮演趙辛民對他而言是一次新的突破。眾主創對各自角色的解讀,讓現場觀眾感受到片中每個人物都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