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段楠楠
編輯 | 馮羽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隨著港股的火熱,赴港上市成為A股企業募資補流首選,身具MCU芯片及負極材料兩大業務的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民技術”)近期向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在港股上市。
與寧德時代、恒瑞醫藥等持續盈利的藍籌企業不同,國民技術自身盈利情況并不理想,扣非后凈利潤連年虧損。
在持續虧損影響下,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連續流出,依靠持續對外借貸才讓公司順利運轉。但在對外借貸影響下,國民技術資產負債率逐年升高,公司需要靠股權融資降低自身負債。
在扣非后凈利潤持續虧損影響下,國民技術能否順利登陸港股?
1、扣非后凈利潤累計虧損超30億元,公司現金來源靠借貸
招股書顯示,國民技術成立于2000年,最早由中興通訊和國投電子公司共同成立。
國民技術是最早一批從事商用密碼產品開發的企業,2004年發布首款32位USB Key芯片,2007年公司USB Key產品在國內市占率排名第一。
2009年公司經過整體重組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月公司順利在創業板上市。在上市兩年后,國民技術便開始虧損。
2012年,國民技術扣非后凈利潤虧損1308萬元,此后更是連續多年扣非后凈利潤虧損。2017年,國民技術因為投資私募機構前海旗隆無法收回,導致該公司虧損近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該事件,國民技術還被央視所關注。據悉,國民技術購買前海旗隆的產品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
彼時,國民技術利用超募資金3億元與北京旗隆合作成立深圳國泰旗興產業投資基金,之后追加投資2億元,累計投入5億元。
(圖 / 央視財經)
因為第二次增資時間過長及增資后公司立馬分紅5000萬元被央視財經所質疑,最終國民技術僅以工商辦理的時滯作為理由回復。
案件發生后,深圳檢察院于2018年12月以涉嫌職務侵占罪,決定批捕代雪峰等涉案人員。
2018年、2019年,又因為并購而來的資產業績承諾未達標、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國民技術將并購形成的商譽及部分應收賬款計提,導致公司2018年、2019年扣非后利潤分別虧損16.64億元、5.89億元。
2021年國民技術業績有所復蘇,但僅一年公司又陷入虧損。國民技術也在一輪又一輪踩坑中,成功將上市募集的23億元資金全部虧損完畢。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分別虧損1.16億元、5.01億元、1.96億元。粗略計算,上市至今國民技術扣非后累計虧損超30億元。
由于持續虧損,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并不理想,為了維持日常運轉,國民技術只得不斷對外融資。
Wind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國民技術累計融資41.06億元。其中首發融資23.8億元,通過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17.26億元。
隨著對外借款的增加,國民技術負債率持續上升,截至2025年3月31日,國民技術資產負債率上升至71.84%,一般而言資產負債率超過60%,銀行貸款便會有所限制。
同期,國民技術未來一年到期非流動負債4.39億元,除此之外公司長短期負債合計還有13億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國民技術在手貨幣資金僅為4.03億元,此外還有7416萬元可交易性金融資產,這也意味著公司在手貨幣資金僅夠償還一年內到期債務。
對此,「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國民技術了解,鑒于目前公司業務持續虧損,未來公司如何確保能繼續獲得資金維持公司運營及債務償還所需資金?
目前,公司資產負債率超71%,未來又該如何降低負債?此外,公司銀行授信及可抵押資產是否充足?截至發稿,未獲得國民技術回復。
2、定向增發受阻、主營業務低迷,仍計劃赴港募資
持續地對外借貸,讓公司負債高企,加之主營業務業績不佳,國民技術亟需通過資本市場募資來降低負債率、推動企業盈利回升。
早在2021年,國民技術便計劃向公司現任董事長孫迎彤定向增發12億元,若成功發行孫迎彤將成為國民技術實控人。
彼時,因為定增公司股價在3個月內暴漲超5倍,股價波動引起了交易所關注。
交易所要求國民技術披露,向董事長定向增發的目的及董事長參與定向增發收購的資金來源。對此,國民技術表示,彼時孫迎彤持有國民技術超7億元股票可用于質押,此外還與多個融資方接洽,相關資金來源具有可靠安排。
后續國民技術公告稱,因股票定向增發構成管理層收購,而管理層是否符合認購對象條件的認定對定向增發形成一定障礙,故終止此次定向增發。
自2010年上市以來,因扣非后凈利潤大部分時間處于虧損,因此國民技術一直未籌劃股權融資。2021年公司利潤轉正,籌劃定向增發又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發行失敗。
因此,國民技術只能通過向銀行借貸獲得現金流,以維持公司日常經營,導致的結果便是公司資產負債率超71%。
相較于A股,港股對企業財務及盈利審查相對寬松,加之近期A股掀起了赴港上市的熱潮,此時國民技術赴港上市募資也在情理之中。
(圖 / 界面圖庫)
對此,「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國民技術了解,自2010年公司上市以來,絕大部分時間公司扣非后利潤均在虧損當中,導致公司股權融資并不順利。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能否獲得投資者認可?若發行失敗,公司有無其他途徑籌資?截至發稿,未獲得國民技術回應。
此次赴港上市,國民技術募資用途便是用于各類芯片研發、生產。據悉,國民技術主營業務主要來源于芯片類產品及負極材料兩部分。
國民技術芯片主要為MCU芯片和BMS芯片,下游終端應用于汽車電子、數據中心、智能家居等。
過去幾年,2021年因為供給短缺,MCU芯片價格一飛沖天,國民技術因此受益。彼時,其芯片業務毛利率高達59.36%,主營利潤近3.5億元。
但因為MCU芯片技術含量較低,擴產相對容易,自2023年以后MCU價格暴跌。全球MCU芯片巨頭如意法半導體等均出現利潤大幅下降、裁員的現象。國民技術也不例外,2024年其芯片毛利率降至31.69%,主營利潤僅為1.76億元。
與MCU芯片一樣的還有負極材料,負極材料主要應用于鋰電池。近兩年由于負極材料嚴重過剩,產品價格一跌再跌。
國民技術盈利能力深受影響,2021年公司負極材料毛利率超28%,2024年公司負極材料業務毛利率下降至7.83%。
在兩大主營業務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國民技術扣非后凈利潤也由盈轉虧,從2021年的4636萬元變成虧損1.96億元。
因此,在兩大主營業務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國民技術計劃赴港募資用于研發高性能MCU芯片,該產品可用于機器人。但在該領域,目前已出現眾多非常有實力的企業,此時國民技術計劃募資進入,是否為時已晚外界不得而知。
對此,「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國民技術了解,目前公司MCU芯片及負極材料價格依舊低迷,近兩年公司扣非后利潤也在持續虧損當中,未來公司將通過何種途徑控制成本支出、減少虧損金額?
此外,若未來MCU芯片及負極材料價格仍難有起色,公司在手資金還能否有效應對行業持續出清?
赴港IPO計劃研究高性能MCU芯片,公司在該領域技術積累如何?目前該領域實力廠家眾多,此時布局是否為時已晚?是否會如公司布局負極材料一樣,進入即虧損?截至發稿,未獲得國民技術回應。
3、股價大漲,資本大佬和高管輪番減持
雖然經營狀況堪憂,但國民技術在資本市場卻異常活躍。
2024年9月,A股迎來久違大漲,尤其是半導體等科技企業更是被資本連番炒作。
國民技術也不例外,2024年9月公司股價還在10元/股左右徘徊,但到2024年10月底,公司股價最高漲至41.5元/股,僅1個月左右的時間,公司股價便漲超4倍。
公司股價大漲,也讓公司股東蠢蠢欲動。作為國內MCU芯片龍頭企業,國民技術長期處于無實控人狀態。
2024年9月30日,公司最大的股東便是現任董事長孫迎彤,彼時其持有國民技術2059.44萬股,持股比例僅為3.53%。第二大股東則是資本大佬劉益謙妻子王薇,持股總數為1331.40萬股,持股比例為2.28%,劉益謙本人也持有國民技術899.28萬股,為國民技術第四大股東。
劉益謙進入國民技術的時間為2013年,彼時劉益謙耗資近2億元從公司原控股股東中國華大手里拿下1114.2萬股的股份。此后,劉益謙又在二級市場陸續增持國民技術股份至1234.57萬股,持股比例提高到4.54%。粗略計算,其累計耗資約為2.4億元。
2017年因為5億元投資深圳國泰旗興產業投資基金管理中心無法收回,公司股價暴跌,劉益謙開始減持公司股份。
2021年,劉益謙妻子王薇開始買入國民技術股份,此后陸陸續續增持,直到2024年三季度末劉益謙、王薇夫婦合計持有國民技術超2230萬股。
隨著2024年10月公司股價大漲,劉益謙、王薇夫婦開始減持國民技術股份。截至2024年底,兩人均已退出十大股東,按第十大股東僅持股86.88萬股來看,兩人或許已經清倉減持。
除資本大佬劉益謙、王薇夫婦減持外,國民技術管理團隊也在大規模減持公司股份。
2025年6月13日,國民技術披露了公司高管人員股份減持情況。其中僅公司董事長孫迎彤一人減持股份數便達514.11萬股,按減持股價計算,其套現金額約為1.2億元左右。
除此之外,國民技術董事、副總經理闞玉倫,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徐輝,副總經理鐘新利及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葉艷桃女士均在減持公司股份。
據悉,其高管持有的股權大部分來源于2021年實施的股權激勵。2021年國民技術授予了123人股權,授予價格僅為6.1元/股,其中董事長孫迎彤一人便獲得了550萬股。
該股權激勵解鎖分為三期,前兩期經營目標達成,其股權激勵部分順利解鎖。在2024年10月份公司股價大漲后,公司高管便開始減持。
對此,「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國民技術了解,在公司扣非后利潤虧損及赴港融資背景下,以董事長孫迎彤為首的管理層大規模減持套現,是否說明不看好公司未來?
此外,資本大佬劉益謙及其妻子王薇也在2024年四季度清倉減持,是否說明公司股價出現高估?截至發稿,未獲得國民技術回應。
對于國民技術而言,由于扣非后凈利潤持續虧損,其在A股獲得股權融資難度較大。加之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流出,為了維持日常經營,國民技術不得不持續向銀行借貸,造成的結果便是公司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
未來一年,公司有大量到期債務需要償還,加之兩大主營業務芯片及負極材料經營業績不理想,國民技術也需要赴港融資來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及拓展其他業務。
但在經營業績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國民技術能否順利赴港上市,「創業最前線」將持續保持關注。
*注:文中題圖及其它未署名配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