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6月下旬2025科技小學堂創新挑戰營活動成功完成甘肅榆中站、云南南華站之后,2025年7月5日-6日,以“科技小學堂 鄉村科教大夢想”為主題的“2025科技小學堂創新挑戰營(寧夏站)暨鄉村科技教育研討會”在寧夏銀川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寧夏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銀川市西夏區教育局和華為公司共同主辦。活動采用校地企多方合作模式,通過甘肅榆中、云南南華、寧夏三地聯動的方式開展。內容設置包括學生挑戰營、教師研訓營、專家講座和案例分享等多個環節,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最新成果。各方通過此次活動,共同為推進鄉村科技教育發展貢獻力量。
科技小學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7月5日,2025科技小學堂創新挑戰營(寧夏站)在寧夏大學國際交流中心舉行。來自寧夏銀川及周邊地市的23所中小學團隊參與競賽,來自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的多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孩子們的精彩表現。
圖 2025科技小學堂創新挑戰營(寧夏站)現場
科技小學堂是華為面向中西部偏遠區域及鄉村學校,提供信息科技教育的公益性質項目。該項目通過提升鄉村教師的數字素養與教學能力,配套優質科技課程資源,激發鄉村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推動鄉村科技教育發展。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科技小學堂就在寧夏銀川西夏區開始試點工作,截至目前,累計覆蓋寧夏5個地市近40所偏遠區域及鄉村中小學,累計惠及3000余名師生。
今年5月,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指南(2025年版)》,強調通過分層遞進的教育體系,培養學生適應智能社會的核心素養。本次挑戰營以“迷你污水處理系統”為實踐課題,為鄉村學生搭建科技創新的實踐平臺,在提升科技思維與數字素養的同時,引導他們關注社會問題,為智能時代做好準備。
在項目實施階段,主講教師對理論知識、活動規則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講解。隨后,23支參賽隊伍在指導教師和“AI教師”的輔助下,利用提供的材料與工具,協作完成創意作品,成功構建“迷你污水處理系統”模型。經過激烈角逐,6支隊伍憑借出色的創意設計、功能實現及答辯表現脫穎而出。
在寧夏各地教育系統、寧夏大學、寧夏師范大學、寧夏移動等各方的共同支持下,科技小學堂項目已在寧夏持續開展四年,有效推動了鄉村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激發了學生的科技興趣,促進了鄉村學子的全面發展,為未來科技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鄉村科教大夢想,AI教育激發無限可能
今年4月,寧夏教育廳印發《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區中小學校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構建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智慧課堂,基本建成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師資體系、管理體系、評價體系。在此背景下,為積極踐行“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三大戰略。7月6日上午,寧夏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銀川市西夏區教育局、華為公司聯合舉辦2025年鄉村科技教育研討會。來自銀川市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吳忠青銅峽市、石嘴山平羅縣、中衛沙坡頭區等寧夏多個區縣教育部門及學校的教師代表,科技小學堂項目落地學校教師和學生代表,以及同樣開展科技小學堂項目的甘肅榆中縣、云南南華縣、河北青龍縣等地代表,共同出席此次活動。
圖 2025年鄉村科技教育研討會現場
在優秀作品展示環節,來自甘肅榆中、云南南華、寧夏的7支隊伍自信地展示了自己設計的“迷你污水處理系統”,詳細講解了設計原理和功能實現。這些創新作品不僅展現了鄉村學生扎實的科技實踐能力,更體現出他們對環境保護等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社會責任意識。
圖 來自甘肅榆中、云南南華、寧夏區縣的優秀團隊分享作品
在專家報告環節,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圍繞人工智能教育展開深入交流。銀川金鳳區第三十八小學王艷梅老師和銀川西夏區南梁小學拓萬榮老師分享了各自在自治區科技競賽中的獲獎經驗,重點闡述了鄉村教師在人工智能教育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熊璋教授發表了題為《堅持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學性》的報告,指出人工智能已成為全球競爭焦點和國家戰略,強調開展人工智能教育必須堅持科學性原則。南京市教育局裝備中心宋濤分享中小學AI場景建設的基本共識和關鍵舉措,提出了從愿景到場景的轉變。海亮教育高級研究員蔡欣偉分享了人工智能教育在學校場景下的探索實踐,展示在偏遠區域開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實踐。杭州云谷學校教師楊義蓮帶來《未來已來:AI教育應用的N種可能》主題報告,探討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應用的多種可能性。
圖 與會專家及鄉村一線教師分享在人工智能教育方向的見解和實踐
銀川市西夏區教育局局長馬春梅表示,4年時間,科技小學堂從最初1所試點學校到如今覆蓋轄區眾多鄉村校園,我們見證了鄉村師生在科技探索中的成長和進步。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科技小學堂項目,讓鄉村學子不僅能動手實踐,更能系統學習人工智能前沿科技,不斷激發他們的創新潛能。
7月5日上午,教師研訓營活動同期舉行,吸引了來自寧夏全區偏遠地區和鄉村學校的80余位教師參與。來自寧夏、上海、杭州等地的專家團隊為參訓教師系統講授了人工智能基礎知識,重點演示了如何運用各類人工智能工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認知理解。
圖 寧夏鄉村教師研訓營活動現場
本次系列活動的舉辦,讓人們看到了科技小學堂項目不僅為鄉村學子提供了接觸前沿科技的機會,更為鄉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學習和成長的平臺。活動不僅夯實了學生的數字素養和創新能力,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教師科技素養和科技教育教學能力,激發了鄉村教育的創新活力,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和培養未來創新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據最新統計,科技小學堂項目已在江西、寧夏、河北、甘肅、云南五省區的60余所偏遠地區及鄉村學校實施,累計惠及近萬名師生。
展望未來,華為期待攜手各方依托校地企合作模式,持續推進科技小學堂項目在中西部更多偏遠區域及鄉村學校落地,助力鄉村科技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為教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支持,共同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