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高考志愿填報,都在牽動無數家長的神經。
曾經,追逐熱門專業與名校學位,幾乎是所有考生和家長心中的“標準答案”。
然而近年來,隨著就業壓力、社會競爭壓力的加劇,這種傳統的觀念正悄然發生改變。
先是3名江西考生拒報清北鬧上熱搜,后是傳聞中的河南狀元代易瓚三拒清北。
這年頭,清華北大都不香了?
近日的新聞更讓人震驚,浙江女孩賀顯貽,高考604分報考民辦高職!
連人民日報也發文贊揚她,為何現在的考生都不追求名校光環了呢?
1、604分上高職,清醒還是浪費?
600多分的成績,不論在哪個省份都稱得上是優秀了。
浙江諸暨考生賀顯貽604分,這個分數已經超過浙江省特招線12分、普通類一段線114分。
也就是說,她完全有機會沖擊重點大學,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一所好學校。
但出人意料的是,她卻毅然選擇了武昌職業學院的定向培養軍士項目。
600多分上大專?還是民辦的大專?這簡直是倒反天罡。
此消息一經傳出,瞬間引發軒然大波。
長期以來,考生都是能上本科就不走大專的。
因為本科院校師資力量、軟硬件配置等方面,都有明顯優勢。
而且這些本科院校,往往是有特色院校的前身,院校歷史悠久。
比如你選擇了一所本地的本科院校,可能你的父輩們就是從這個院校的前身讀過書。
所以本科院校在當地、在周邊的社會認可度還是很高的。
賀顯貽的選擇其實并非沖動之舉,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她的舅舅是一名有著12年軍齡的軍人,她也夢想成為一名軍人。
很多網友好奇的地方是為什么她成績優秀卻不報本科的軍校?
那大家是真不了解浙江女生報考軍校究竟是怎樣嚴格的標準!
根據2025年軍校招生政策信息,可以看出想在浙江考上軍校,只有604分太懸了。
對于女生的招生名額的限制也很殘酷,男女比例竟然接近10:1。
17所軍校在浙江招女兵的人數還不足40人,這競爭實在太激烈了!
而報考武昌職業學院,并不算是曲線救國,這所院校的學生也能當士官、進修升軍官。
而且當兵看的是個人的專業素質和能力,這里是真正的論功行賞。
網上那些人云亦云并不能當真,很多成年人還比不上這個女孩清醒。
相信賀顯貽有夢想作舟,能夠駛向她向往的地方。
2、“本升?!痹缫巡皇峭嫘?/p>
曾經網上有這么一句玩笑話:
“專能升本,但本不能升專?!?/strong>
很多網友也存在對大專生的偏見,認為“??茖W歷沒有含金量”,甚至說“大專生不算大學生”。
但如今每年一千多萬應屆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屢屢碰壁。
到頭來,大專比本科好就業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
有網友調侃說:
“早知道隨便上個大專學技術了,現在打螺絲還要扶眼鏡。”
專科之所以就業率會更高,也是一直以來教育模式的不同。
中國教育在線有文章顯示:
“本科注重學術理論,專科注重實踐?!?/strong>
??圃诮虒W過程會結合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比本科生更容易上手一份工作。
在如今志愿填報的新趨勢中,“本升?!币惨呀洺蔀榱爽F實。
像青島技師學院等院校專門設置了大學生報考的專業,竟然不少大專生、本科生甘愿接受“回爐重造”。
今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開放招生計劃,多個專業只招本科生!
太硬氣了,但硬氣的背后,是人家畢業后可以直接去鐵路局上班的底氣!
在本科鐵路學校里面擠破頭也爭不上的就業名額,在這里又多了一個機會。
從本升專的變革中,我們看到了社會的發展需要的是更多的技術人才、務實人才。
安徽高考文科生的本科錄取率27%左右,幾乎只有理科生的一半。
600沒有一本學校讀,500分上大專是安徽文科生的真實寫照。
如今看來選專業真是比選學校更重要了,學校也不再是考生成績優秀的單一證明。
3、多元選擇背后的理性回歸
性別報考受限是個例,就業困難卻是普遍的專業困境。
于是,如今的考生,除了對專業的重新審視,在院校選擇上也不再盲目追求名校。
越來越多的考生認識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江西瑞昌某中學三名高分考生未聽從“沖擊清北”的勸說,這一事件引發網友熱議。
在過去,清北幾乎是所有考生心中的“圣地”。
然而現實是清北畢業生也面臨就業難的困境,而且分數競爭太激烈,考上清北或許只能任憑調劑。
瑞昌中學的漆老師因為學生不報清北勃然大怒,在師生群聊、在社交平臺怒罵詛咒。
他的眼里只有學校的榮耀,個人的獎金,卻忽略了學生是獨立的人!
再看看從北大護理學院退學考上清華的郭恩惠,及時作出了退學的決定。
而現實也證明他做了正確的選擇,要為自己的熱愛而奮斗而爭取。
世人總以為北大的護理那也是北大,而現實卻是北大的護理也是護理。
此事一出,更多網友參與討論各名校的某某專業難就業。
原來名校的光環、綜合性院校的實力,也難以讓學生得以找到糊口的工作。
這種現象表明,考生們在填志愿時,正逐漸回歸理性。
他們不再僅僅關注學校的名氣和專業的熱門程度,而是更加注重自身的特長愛好、職業規劃。
就如同賀顯貽一樣,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熱愛所在,并且敢于為了這份熱愛去挑戰世俗的眼光。
人民日報盛贊她的志向,力挺她的“特立獨行”,更讓人們看到了新一代考生的獨立思考和勇敢擔當。
結語
近年來高考人數一直在增加,的確給考生們增加了很多報名的限制和壓力。
但正是更清楚壓力,才更要向內求,結合社會的需要來探究自己的愛好、對未來的規劃。
展望未來十年,又是一幅畫面,那時的大中小學,或許都面臨倒閉、要主動邀請學生就讀。
而我們身處當下,只能活在當下,每一個選擇背后,都是對自我的尊重和對未來的負責。
賀顯貽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條,只要堅定地追隨內心,就能走出屬于自己的光明坦途。
參考資料:
人民日報|女生高考604分被高職錄取!祝早日能圓從軍夢
光明網|老師因學生未填報清北發表不當言語,校方致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