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大佬楊受成旗下的英皇“欠下166億港元巨款”的消息,直接沖上內地熱搜!
(圖:微博)
說實話,通仔看到時也嚇了一跳——英皇?虧成這樣?!
楊受成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算特別熟,但如果說香港四大家族之外,誰在香港名氣最大?
那英皇老板楊受成肯定榜上有名。
(圖:中華網)
簡單點形容:開著掛9號車牌的勞斯萊斯幻影,娛樂圈里的“幕后大佬”,那就是他!
(圖:網絡)
提起“英皇”兩個字,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謝霆鋒、容祖兒、Twins、陳偉霆…
這些一線港星幾乎全出自英皇:
(圖:網絡)
或者是在香港、中環、銅鑼灣、深圳看到的英皇鐘表珠寶、英皇電影城、高端商場。
(圖:中國日報網)
但這個熱搜,徹底把英皇“光鮮亮麗”的一面撕開了!
虧損48億,欠債166億!
根據英皇國際最新公布的業績公告,光是2024—2025財年,虧損就由20億直接飆到48億港元,漲幅高達138%!
(圖:網絡)
最嚴重的是:英皇國際目前有166億港元銀行借貸,已經逾期!隨時可能被追債!
而且這個虧損,不是“收入下降”,反而英皇國際全年總收入還有13.76億港元,同比增長41.5%。
(圖:香港01)
但“收入漲了,虧得更狠”,最大原因就是:投資地產的公允價值暴跌!
簡單來說,寫字樓、商鋪、電影城這些資產本來是值一大筆錢的,現在市場行情不好,直接“縮水”成白菜價。
(圖:香港01)
更夸張的是,英皇自己都承認,香港寫字樓市場、商業租賃需求持續低迷。
(圖:香港01)
為了補窟窿,英皇國際正在和銀行緊急談判,計劃出售部分地產、靠租金回血。
通仔翻了下資料,英皇這一步其實早就埋下了雷。
比如2022年底,英皇娛藝影院全面終止業務運營。
該公司在上海等地經營有7家影院,因長期承受財務重壓,且凈負債高達1.8億港元,最終申請破產清算:
(圖:網絡)
在影院業務崩潰后,一轉頭,沒想到英皇國際還在瘋狂買樓!
2023年,英皇國際砸近50億港元買樓,2024年又花19億買中環公寓。
結果新買的樓出租率不到40%,租金連貸款利息都不夠還。
再到如今英皇頂不住了,最終只能“割肉求生”:
香港維港峰商鋪,從2.4億港元一口氣砍到9288萬港元甩賣;
(圖:香港01)
廣東道項目只賣7980萬港元;
甚至連倫敦牛津街的寫字樓,都以1.1億英鎊的“腰斬價”扔出去。
說白了就是:前幾年撐著面子猛買樓,現在市場一冷,結果自己先撐不住了!
曾靠賣表起家,如今賣樓還債!
雖然很多人知道“英皇”,但不一定真了解:
楊受成到底是怎么起家的?
(圖:大公文匯)
楊受成1943年出生,潮州人,家里開鐘表店。
(圖:網絡)
小時候也不是什么含著金湯匙出身,就是普通潮汕仔。
他第一份“生意”,是在父親的表行里打雜。
別人修表,他推銷表——但他推銷方式,是真的“潮汕打法”:
不坐等客人上門,自己跑碼頭、跑機場,直接和游客搭訕!
(圖:網絡)
為了拉生意,還會和導游、酒店前臺合作,幫忙介紹客人,賺提成。
靠著這種拼命式操作,楊受成20多歲就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萬港元,在60年代,那可不是小數。
1968年,他靠父親擔保貸款20萬港元,在香港鬧市開了第一家“英皇鐘表珠寶”。
(圖:網絡)
并且在第二年就拿下瑞士名表代理權,算是站穩了高端鐘表圈子。
很多人以為英皇從一開始就是娛樂公司,其實完全不是,最早根本就是靠賣表打下的江山。
(圖:網絡)
如果說之前還算是小打小鬧,1973年之后,楊受成才算是正式進階。
受鄭裕彤、劉鑾雄這些朋友影響,他開始殺入地產圈。
(圖:香港01)
當時把鐘表珠寶業務和物業業務一起打包上市,融了788萬港元——那時候這已經是天文數字。
而且拿到錢第一件事,就是直接找李嘉誠買地!
(圖:東網)
買下司徒拔道24號的地塊,開發成獨立屋賣掉,直接凈賺1000多萬。
那時候香港地產還在黃金時代,楊受成的操作風格也很有代表性。
一句話總結:有兩塊錢,做十塊錢的生意!頻繁舉債,瘋狂買地。
不過,賭性太重自然也有代價。
1983年,香港港元危機來了,楊受成也扛不住了。
(圖:當代中國)
過度投資地產的楊受成資不抵債,旗下地產項目和英皇鐘表珠寶店被匯豐銀行清盤接收,豪宅、游艇、金卡、名車也幾乎全部被沒收。
那時候他自己都說,從匯豐總部走出來,身上只剩一塊表、一副眼鏡、一套衣服。
(圖:網絡)
普通人可能就此認命了,但楊受成沒放棄。
反而靠投資黃金慢慢把資金滾回來,到1990年,正式成立“英皇國際集團”,重新做物業投資。
(圖:東網)
現在大家熟悉的香港羅素街、北京長安街、倫敦牛津街,英皇都有樓。
楊受成也不避諱,公開表示:比起娛樂,他其實最喜歡金融和地產。
說到底,英皇最穩的底牌,還是這兩樣。
“英皇神話”要破滅?
那靠著鐘表起家,靠著地產和娛樂圈發家,“英皇”如今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
(圖:網絡)
通仔個人看下來,主要還是兩方面:
一方面,香港樓市這幾年真的太難了。
寫字樓空置率高、酒店客人減少,租金回報低,現金流一緊,財務壓力自然跟著爆表。
(圖:香港01)
另一方面,說實話,英皇電影早就不如當年風光。
以前港片火的時候,警匪片、黑幫片,隨便一部都能吊打票房榜。
可現在觀眾口味早就不一樣了。
內地市場、歐美大片、流媒體平臺全都在搶觀眾。
香港本土電影沒跟上節奏,英皇也沒逃過這個大環境。
(圖:香港01)
再加上——大家有沒有發現?
現在年輕人追星,都不一定追港星了!
容祖兒也出來回應了:“作為普通市民,集團遇到這種情況很普遍,相信集團會有辦法處理。”
(圖:香港商報)
話雖然這么說,但網友也都在問:英皇那么多藝人,能救場嗎?
(圖:網絡)
通仔個人感覺,單靠明星怕是幫不了太大忙。
畢竟現在唱片賣得少、演唱會也未必場場爆滿,更何況這是幾十億、上百億的資金窟窿。
不過,楊受成畢竟是混跡江湖幾十年的老大佬,英皇也不是第一次面對風浪。
現在集團方面也表示:正在和銀行協商重組計劃,會賣部分地產、靠租金回血。
(圖:yahoo!新聞)
這場金融大考,英皇到底能不能挺過去?通仔也會繼續幫大家盯著!
最后,大家來聊一聊:你覺得英皇還有沒有翻身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