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自我,做到極致。
文 | 華商韜略 金玉
1996年,16歲的謝霆鋒背負“星二代”光環出道,卻在噓聲中開啟職業生涯。
彼時無人料到,這位在舞臺上摔吉他的搖滾少年,會在未來以演藝明星、創業家的雙重身份,為香港娛樂和商業撐起新—代的顏面。
2025年4月末,時隔20年,謝霆鋒重啟演唱會,舞臺無華服、無嘉賓、無安可,卻用一首首經典曲目喚醒一代人的青春。
這場“三無”演唱會,恰似他跨界事業生涯的隱喻:忠于自我,做到極致。
【“鋒味”】
2011年,謝霆鋒悄然走進廚房。
他記得這樣一幕,有一天在香港的家中,一家四口罕見團聚。晚飯前,妹妹謝婷婷等大家落座后,輕聲說出一句:“爸爸吃飯,媽媽吃飯,哥哥吃飯?!?/p>
幾秒后,她看向謝霆鋒說:“你知不知道,我已經十三年沒說過這句話了?”
謝霆鋒當場愣住。
后來在接受采訪時,他說:“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很失敗。我管理著幾家公司,不算很厲害,但也有一百多名員工;曾有自己的小家,兩個兒子,結婚又離婚;但十三年來,我竟然沒能和爸媽、妹妹,全家人坐下來好好吃頓飯?!?/p>
電視臺把這段視頻放給謝賢看,他淡淡回應:“兒子心里有我,那我已經很開心了。”
狄波拉也感到欣慰。
她發現,兒子自從開始在廚房“折騰”之后,整個人變得更加沉穩。
在身邊人以及很多粉絲眼中,30歲之后的謝霆鋒變得更加平靜、柔軟、也更淡定與堅定,這與廚房和美食的關系密不可分。
他記得第一次下廚,是在電視上看到一檔美食節目,介紹舒芙蕾和泡芙,“說很難做”,謝霆鋒不信,立刻下樓買了食材回來挑戰。折騰半天,結果“慘不忍睹”。他不得不承認:“果然很難!”
但在面粉變成面團、面團膨脹,黃油、雞蛋與牛奶混合的香氣隨著熱氣從烤箱縫隙中逸出時,他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廚房的奇妙魅力,并被深深打動和吸引——“原來整個過程是治愈的”。
他說,在廚房里,每一次做菜,每一次擺盤,都是重新認知自己的過程。“可能一道菜我煮過上百遍,但每一次都能反映我當下的心情,也會促使我反思,該如何去調整?!?/p>
廚房也讓人平靜,磨礪耐心。他說:“哪怕是燒一壺開水,沒有沸騰,你就只能等。急不來,也無法不專心、不平靜?!?/strong>
2014年,下廚后的第三年,自認已經有高超廚藝,而且也得到身邊人高度肯定的謝霆鋒,決定從廚房開始,圍繞美食,做更多事。
他以廚師身份推出個人品牌綜藝《十二道鋒味》,這是一個商業節目,是他的創業,但他更希望的是,借此推廣美食文化,以美食“治愈”更多人。
節目中,觀眾看著他為了尋找最好的松茸,奔赴海拔3459米的香格里拉;為了最新鮮的帝王蟹,專程飛往挪威……然后把這些美食,融入在他和朋友們的一段段人生故事中。
“鋒味”就這樣一點點被創立起來,謝霆鋒在美食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2016年,他成為首位獲“米其林之友”獎項的華人;2017年,他以“鋒味控股創始人”身份開通微博,并為節目舉行全球“鋒味廚師”海選,優勝者可獲得總額180萬元的創業基金。
2021年,謝霆鋒更進一步,和杭州謙尋共同創立了鋒味派品牌。借助直播電商和明星創始人影響力的疊加,鋒味派迅速破圈。僅用三個月時間,單月銷售額就突破千萬元。
從此開始,謝霆鋒把對美食的熱愛、要求完整地帶入自己的品牌,把自己當作第一消費者去做產品,從配方調制到成品試吃,他都全程參與,每個產品背后都有無數次的調整和優化。
他說,卓越不是追求完美,而是通過持續練習構建穩定,所以他執著于關鍵和細節,每一道菜品都要經過幾十次打磨,確保味道和呈現穩定一致,才可推向市場。
員工們談到他,也都首先強調其對做好產品的重視,“對產品品質的苛求,有點像做科學實驗?!?/strong>
比如,他堅持使用70%黑豬肉和30%雞肉的配方做烤腸,拒絕添加防腐劑和色素,確保產品健康與美味并存,堅持采用成本高企的氮氣+真空雙重鎖鮮技術……
一切,都是為了保證產品的品質和口感。
在一次采訪中,謝霆鋒談到美食給自己生命帶來的變化:“不僅是味道,更是回憶、創造力、堅持、努力、分享、溫暖、溫飽?!?/p>
創造,堅持與努力之下,鋒味派開始出現在更多城市、門店,從“網紅”化為“日常”,走入千家萬戶。
2025年3月,“鋒味”迎來了四周年慶典。雖其具體業績未對外披露,但從一些被披露的數據看,其“鋒味派”品牌已擁有超凡的可持續發展實力和潛力。這些數據包括:
鋒味派爆汁烤腸累計銷售額達15億元,連續三年全國銷量第一;鋒味派意面、午餐肉、小籠包,也都成為年銷售過億級的大單品;65%的消費者會在3個月內再次下單。
至2025年4月,“鋒味派”已在線下渠道覆蓋全國160個城市、15000+門店。同時,公司已啟動國際化拓展,布局500余家門店。
在明星與網紅餐飲頻頻“翻車”的市場環境下,尤其最近幾年的消費經濟大環境之下,“鋒味派”做到如此業績屬實不易。
這樣的業績,無疑也讓謝霆鋒的創業家身份更加引人矚目。
【勝出】
辦“鋒味”之時,謝霆鋒已算是創業老兵了。早在世紀初,他就已經踏入商海,展現不俗的商業嗅覺與潛質。
與很多人以為的“星二代”不同,謝霆鋒出道即背著替父還債的壓力,這讓他對賺錢有著更深的渴望,父親雖為一代影星卻負債累累,則讓他對賺錢與花錢都多了敬畏。
謝霆鋒19歲就開始把拍戲和發唱片賺到的錢投入地產投資,他曾開玩笑說,理由是“覺得磚頭不會跑?!?003年,23歲的謝霆鋒正式創業,開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也是當時整個中國唯一采用全數碼流程的后期制作公司
——PO朝霆。
23歲,年紀輕輕,但謝霆鋒的創業卻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首先,他相信自己有機會獲得成功,其次,他推演了如何成功的路徑,也把包括失敗的代價都計算和預演過,覺得可以接受。最重要的是,他堅信成功的創業一定要可持續創造社會價值,最好是創造差異化增量價值,而PO朝霆想做的事,就非常符合這一點。
2001年,謝霆鋒在拍攝《玉蝴蝶》MV時發現,即使預算和資源都很充足,其成片效果也始終不理想。深入了解整個制作流程后,他發現問題出在后期制作環節。
彼時,香港后期制作水平有限,大量影視作品的后期都交由韓國、泰國、澳大利亞等海外公司完成。而且,當時的溝通往來也不如今天這般便利,這導致很多本土作品制作備受挑戰。
香港影視業如此發達,卻沒有優秀的后期公司,謝霆鋒認為這不科學,不應該,而且問題背后也就是機遇。于是,他決定站出來,自己做。
同時,他也相信,這么多年還沒有一家優秀公司出現,也充分說明了這個事情它并不簡單。于是,他非但沒有敲鑼打鼓宣告自己要進軍這一行業,而且還“隱姓埋名”,在圈內絕口不提自己創辦PO朝霆的事跡,決定先做出來,用事實去說話。
事情果真困難,不對外公開身份,這也意味著他無法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資源,就更難。如何從零起步,做出成績來?謝霆鋒的選擇是,以超級付出,去追求極致。
這也是他在演藝圈出頭的路徑。
拍攝《少年古惑仔》時,謝霆鋒的腳重傷,一邊用酒精消毒,一邊出血繼續拍戲;拍攝《新警察故事》時,他僅憑一根鐵棍,從28層的摩天大樓滑下;拍攝《男兒本色》被大巴撞飛六七次,腿差點被夾斷,臉部、肩膀和手臂滿是淤血,右手嚴重受傷,筋骨撕裂……
由于總是犯險,他成了成龍之后,第二個被香港保險公司封殺的演員。
“找出勝出的方式,然后把它做到極致。”演藝生涯如此,商業生涯亦是如此。
謝霆鋒認為,做任何事情,人都是第一位的。他喜歡看足球,并從中學到如何辦公司的經驗,“首先是要找一位好教練,讓教練再去發掘好球員,找到對的人,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然后做對的事情?!睂焦荆钪匾木褪且埖胶玫墓芾碚摺?/p>
于是,他請到了曾在Showreel等業內頂尖的后期制作公司工作過,擁有豐富且扎實的后期制作能力的楊文杰來帶隊。
多年后,楊文杰曾在接受華商韜略專訪時,回憶起初見謝霆鋒的印象:“起初我并不抱有大的期待,心里想,‘謝霆鋒,這個壞孩子能做什么事?’”但深入交流后,這種印象完全顛覆了。
“他很堅定,有長遠思維和規劃,對行業、自己的機會和挑戰看得很清晰。最重要的,他的愿景和決心——說香港人要證明一下自己,這點很打動我。”楊文杰說。
在謝霆鋒的“臥薪嘗膽”,楊文杰的全情投入下,PO朝霆很快就走上正軌,成立第二年就實現盈利。但即便如此,謝霆鋒也都繼續隱瞞自己是公司老板的身份,有時遇到熟悉的明星到公司看片或制作,別人問他到PO做什么,他都回答是去看片或辦事。
到2010年前后,PO朝霆已從最初的11人發展成上百人的團隊,也是當時整個亞洲一流的后期制作團隊,中國諸多重磅作品,以及好萊塢大片入華的后期也都交給了PO朝霆。
電影之外,公司還制作了無數經典廣告,是中國最頂級的電影廣告制作商,甚至沒有之一。根據當時的統計,香港觀眾每看到60秒廣告,就有36秒出自PO朝霆。
謝霆鋒后來還曾自豪的說,“你只要打開電視,就能看到我們的成績單。”
也是2010年左右,謝霆鋒才公開自己作為PO朝霆老板的身份,在第三十屆香港金像獎上,他動情發言:“我成立這家公司,就是希望有一天,從前期、中期到后期,所有內容都能由我們香港人一手包辦?!?/strong>
到2016年,PO朝霆已在香港、北京、上海、臺北等地設有分公司,高峰期盈利逾億元,因為當時已投入到美食業,且影視后期也進入到更全球化運作和高挑戰新階段。當年,謝霆鋒將PO控制權出售給了有好萊塢背景的全球化后期特效公司數字王國,凈賺超億港元。
而在那之前,PO朝霆的故事已入選香港科技大學全球MBA十強案例,并獲得多項企業和商業成就獎項。
【中國】
謝霆鋒創業之初,父親謝賢和母親狄波拉其實并不支持,他們認為“家族里沒有這種基因”。
PO朝霆成功之后,家人的態度也在悄然改變。狄波拉開始向兒子“認錯”,不是因為謝霆鋒掙了多少錢,而是因為她親眼見證了時代的變化。
謝霆鋒小時候,狄波拉千方百計阻止他玩游戲。如今,當一個游戲可以容納一千萬人同時在線、產值遠超電影十倍時,她不得不承認:“我錯了,游戲市場的確比電影更大?!?/p>
的確,時代變了,變得與謝霆鋒出道時截然不同。
謝霆鋒也在變化,并且一直在往前走,一直在走進新的世界,一直在求新求變,而不是停下來。
謝霆鋒對香港,中國,中國人的身份,有著很深的情結。當初辦PO朝霆,很大的一個動力就是要為香港爭口氣。后來,對商業世界了解更深之后,他曾多次表示惋惜,香港和中國在全球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也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投入到改變之中。
這種情結自覺延伸至鋒味派的打造。他試圖用“鋒味”講述中國精神,把地道美食推向國際。他說:“品牌不只是商業,更是文化的象征?!痹谒磥?,美食是最能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符號。他常感慨,西餐遍布全球,而中國傳統美食在海外卻難以普及。
“現在大家已經習慣在網上買食材,可很多中餐食材在國外根本買不到。”謝霆鋒說?!拔姨貏e想做點什么,搭一座橋,把中國傳統美食推廣出去,成為連接東西方、乃至全球美食文化的橋梁。傳遞出中國美食的溫度。”
這種情結也體現在他對國潮品牌的支持上。
當其他明星紛紛代言歐美大牌時,謝霆鋒早已投身國貨特步。
早在2002年,特步品牌剛剛創建之初,謝霆鋒便成為該品牌代言人。當年由他參與設計并代言的“風火一代”運動鞋熱銷,成功幫助品牌打開市場。
2016年,為特步代言15年的謝霆鋒斥資2250萬港元,入股特步,謝霆鋒從代言人變成了特步的股東;2020年,謝霆鋒再次入資特步1240萬港元,且至今是特步股東。
據特步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上市16年來,營收從13億元增至136億人民幣。此前,特步預計到2025年起,年營收將達到200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3%。
2021年,謝霆鋒正式申請退出加拿大國籍。他在電影頻道的一句發言:“我在香港出生,我本來就是中國人。我正在申請退掉加拿大國籍。”更成為國潮振興的注腳。
10多年前,謝霆鋒曾在自己的辦公室告訴華商韜略:“現在年輕人面臨兩大挑戰:一是看起來追求和想法太多,但實際上沒什么追求,沒想清楚要什么;二是,不愿意為自己想追求的東西付出或者犧牲?!?/strong>如今看來,年輕人的挑戰仍在。
過去20多年,香港影視娛樂業,以及工商業,都是新人難出,尤其工商業,人們對“創”的想象仍常常停留在李嘉誠、鄭裕彤、楊受成等老一輩傳奇身上,鮮有80后代表躍出水面。
80后的謝霆鋒,以找到勝出方式后的超級付出與追求極致,以持續的求新求變,在這兩界,都堪稱是最成功的新一代代表,既算是為香港娛樂和工商業的與時俱進樹立了一個標桿,也是對“獅子山下精神”的新時代延續和演繹。
【參考資料】
[1]《鋒味背后的創業隱者謝霆鋒》華商韜略
[2]《從何說起:謝霆鋒專訪》騰訊視頻
[3]《謝霆鋒賣烤腸,怎么賣到15億?》經濟觀察網
[4]《謝霆鋒多元化經營,成就商業傳奇》香港經濟一周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