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超級電池
首測“減震”功能,“逼?!憋L光電站!
【Renew Economy網7月12日報道】
澳大利亞電力市場觀察員早已對這一景象習以為常:批發電價大幅下跌至負值時,風電場和太陽能發電站便會相應降低發電量甚至停運。
然而上周五,兩座風光電站首次因完全不同的原因短暫關停,此舉旨在測試其作為澳大利亞最強電池儲能系統構件的性能,而該系統將成為澳大利亞電網的“巨型減震器”。
上述電池容量為850兆瓦/1680兆瓦時的瓦拉塔超級電池,由阿卡夏能源公司在新南威爾士州中部海岸已關停的瑪莫瑞州燃煤電廠舊址建造而成。
按合同約定,該電池作為巨型“減震器”可確保通往悉尼、紐卡斯爾和臥龍崗等主要負荷中心的輸電線路始終滿負荷或接近滿負荷運行。
據悉,該電池在全球同類合同中規模居首, 其功能是在電網出現問題時介入以提供支持。
作為合同的一部分,新南威爾士州北部的梅茨太陽能發電站和藍寶石風電場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它們將根據電池放電需求調整發電量,以穩定電網并保持供需平衡。(見上圖)
上周五下午,瓦拉塔電池——雖未滿負荷運行,卻是澳洲目前最大的電池——在調試過程中首次啟動了該機制。
隨著瓦拉塔電池向電網注入電力,梅茨太陽能發電站與藍寶石風電場的輸出功率相繼歸零(見下圖)。
據悉這是澳洲電網首例“配對發電”案例,且可能是全球范圍內首次應用——至少在這種規模上堪稱首次。
瓦拉塔電池實際有三組“配對發電機”,雪山水電公司旗下的圖穆特抽水蓄能電站作為后期追加項目也參與了此次合作,但該發電站似乎并未參加周五的測試。
在全面投入運營后,瓦拉塔電池需在特定時段提供700兆瓦/1400兆瓦時的容量,用于履行“減震器”合同,其余時段維持較小容量。
目前該電池正處于復雜調試流程中的多個“關鍵節點”,逐步實現全面輸出,這是澳大利亞能源市場運營商及電網企業要求的標準程序。
按原計劃,該電池本應今年開始全面投產,但因多雨天氣、早期調試工作的復雜以及美國電池供應商普威能源公司的財務危機(后破產)等因素而推遲。
不過,因州政府同意其國內最大燃煤發電廠——即容量為2.88吉瓦、原定今年8月關閉的艾拉林電廠——延后兩年關停,趕工壓力也有算緩解。
瓦拉塔電池預計今年年底前實現全面商業化,數月內可能通過“系統完整性保護計劃”(SIPS)合同,發揮其首批減震功能。
盡管南澳州(霍恩斯代爾的特斯拉大電池)和維多利亞州的其他較小規模類似SIPS的協議已公開,但瓦拉塔超級電池及其配對發電機的具體合約金額仍屬保密信息。
編譯:耿 語(新能源部)
審校:陳 晴(新能源部)
編輯:耿 語(新能源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