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中的基輔上空,597架無人機如蝗蟲般撲向烏克蘭西部,導彈尾焰劃破天際。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驚呼:“整整10小時的轟炸,俄軍發射了26枚導彈和597架無人機!”幾乎同時,俄軍在東部戰線撕開缺口——烏軍被迫從克拉馬托爾斯克、斯拉維揚斯克等戰略要地秘密后撤25公里,波克羅夫斯克地區6000名烏軍陷入重圍。
這場三年來最大規模的空襲,恰逢特朗普私下威脅“敢進攻就轟炸莫斯科”的錄音被曝光72小時后。硝煙背后,一個更危險的信號正在閃爍:俄軍總攻已經進入倒計時。
01 戰場天平傾斜,俄軍亮出致命殺招
戰場數據揭示出殘酷現實:俄軍日均消耗6萬發炮彈,對烏軍形成15:1的火力碾壓。這種代差源自朝鮮交付的1200萬發炮彈,這些彈藥占俄軍前線消耗量的40%,烏軍近三個月60%傷亡由其造成。當韓國情報機構曝光這批軍火全部到位時,俄軍倉庫已堆滿彈藥,軍工生產線更開足馬力保障后續供應。
戰場控制權同步易主。2023年6月俄軍新增控制587平方公里土地,推進速度恢復至峰值。在頓涅茨克南部,俄軍連續奪取卡爾·馬克思村等據點,劍指頓巴斯全境。更致命的是,俄軍采用“鋼鐵洪流”戰術在蘇梅州開辟新戰線,T-90M坦克群碾壓著烏軍匆忙構筑的工事——那里超過四成新兵僅訓練兩周就被迫參戰。
02 總攻三大支柱,普京打出戰略明牌
朝鮮3萬志愿軍的參戰成為壓垮天平的關鍵砝碼。在收復庫爾斯克戰役中,朝軍攻堅能力獲俄軍嘉獎,如今這批生力軍將直接投入夏季攻勢。西方情報顯示:俄軍已在哈爾科夫至扎波羅熱方向完成兵力集結,戰役目標直指紅軍村等戰略節點。
普京的決策更源于戰略緊迫性。盡管獲得外援,俄國防部仍在全球發布征兵令,折射出持久消耗的壓力。而英法組建5萬聯軍入烏的《諾斯伍德宣言》,以及特朗普批準向烏提供“愛國者”導彈的動作,迫使俄軍必須速戰速決。俄羅斯軍事歷史學家直言:“波克羅夫斯克戰役可能成為頓巴斯之戰的轉折點。”
03 拉夫羅夫急赴中國,中俄默契震動西方
當俄軍無人機群撲向烏克蘭時,一架專機降落在北京。拉夫羅夫此行表面是參加上合外長會,實則肩負普京的緊急使命:協調普京8月訪華事宜,并就烏克蘭問題向中方交底。
7月15日的人民大會堂,習近平主席會見拉夫羅夫時強調:“中俄關系是當今世界最穩定、最成熟、最富戰略價值的大國關系。”拉夫羅夫則轉達普京的問候,并高度評價中國提出的烏克蘭和平方案。這番表態直接回應了西方壓力——就在三天前,烏克蘭突然制裁五家中國軍工企業,被中方視為“受西方指使的政治表演”。
能源與貨幣聯盟正夯實兩國戰略協作。2024年中俄貿易額達2448億美元,本幣結算超90%,“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等項目加速推進。在天津,中俄外長更聯手印度,協調全球南方國家立場,對沖美歐制裁。
04 決戰前夜,世界站在十字路口
烏軍面臨的已是系統性危機:歐盟承諾的100萬發炮彈僅交付35萬發,美國“愛國者”導彈年產量僅600枚。當俄軍無人機戰術升級為“飽和攻擊”——用機群消耗烏軍防空彈藥并定位陣地時,烏軍參謀部地圖上,東部防線已千瘡百孔。
拉夫羅夫訪華期間,俄軍對利沃夫摧毀性打擊的深意凸顯:這里存放著烏軍從東部遷來的軍工設施和指揮中心。當西部“安全區”神話破滅,烏克蘭的戰爭潛力正被連根拔起。
中俄領導人握手照片從北京傳向世界當天,俄軍無人機部隊正在頓巴斯展開新一波攻擊波。拉夫羅夫帶回的不僅是北京的支持,更是戰略定心丸——90%本幣結算的能源同盟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協同,已筑起抵御西方制裁的護城河。
莫斯科街頭,索比亞寧市長正熱情接待哈爾濱代表團,宣布重啟兩市冰雪體育合作;而基輔地下室,烏軍士兵用民用對講機呼叫炮火支援。當朝鮮炮彈呼嘯著砸向斯拉維揚斯克外圍陣地,世界隱約聽見了帝國秩序碎裂的聲響。這場總攻之后,國際格局的地圖是否將徹底重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