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就業市場必然轉型,走向全周期就業教育剛需化。”
來源|多知
作者|徐晶晶
過去三年,中公教育一直在揮手作別那個曾經由自己開創的“高歌猛進”的時代:
巔峰時年銷售收入/流水270億元左右,如今50億元左右;
巔峰時直營分校近2000家,如今700家左右;
巔峰時員工5.5萬名,如今7000名左右。
這是近幾年整個中公從上到下必須面對的現實。
用中公教育董事長李永新的話來說,“自2004年找到公考培訓這個方向以來,我們連續經歷了18年的正增長,可以說是一帆風順。那時的我們還不知道人生原來還要經歷下行波段”。
低谷期的這幾年,李永新花了很多時間反思,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比如,“一個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很遠”。
比如,“不賺錢的商業模式就是耍流氓。在過去高速發展的時候,我們背離過這個最樸素的商業邏輯。那時我們做了很多項目,但為了追求快速發展、贏取市場,把利潤作為一個犧牲的參數,導致有些項目虧損”。
比如,“這個世界永遠要依靠年輕人”。
比如,“企業要永遠圍繞核心的產品能力開展工作。過去這三年,我們非常難,退費問題壓得我們喘不過來氣。當然這也是由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承擔這個結果。我們將來一定會把這些費用都退完”。
比如,“越是下行期,越在驗證公司的產品能力。把退費問題徹底解決后,我相信我們會把所有失去的全部都奪回來,我們有這個底氣和信心”。
比如,“精細化管理是一門很細的學問”。
基于上述思考,落地到具體行動上,從2024年開始,中公內部進行了三項重大改革:
一是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分校自收自支管理變革,將每個分校作為主體進行自收自支管理,增強其自主性,由單位負責人統一協調管理工資、費用支出、獎金、福利等。
這意味著,如今,中公的近700家分校已經變成近700個自負盈虧的阿米巴模式的經營單位了。
二是組織年輕化。李永新透露,原來中公的省級分校校長大部分是70后和80后,自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大規模調整省級分校班子后,如今中公主要的省級校長平均出生年份在1993-1996年,年輕班子帶來了熱情和干勁,“組織實現了被動式和主動式結合的更新”。
三是明確獎勵和約束制度,圍繞收入和利潤水平確定工資、獎金,明確各崗位提成,規定完成目標和處罰措施,實行末位淘汰制。
李永新透露了內部改革帶來的初步成效:“經過調整,中公的業績在今年6月發生根本性逆轉,且成本還以30%的速度下降。預計后面幾個月將繼續保持這個態勢。”
在今年年初,李永新還定下了中公今年的四大戰略:持續恢復主業;高度重視AI就業業務;圍繞著就業服務領域,加大并購力度;推動中公業務AI化。
其中,AI就業業務被中公提到重要的戰略地位。
之所以要布局就業服務,出于一個樸素的商業判斷:
“做了20年企業,我的體會是,一個企業要想真正做大做強,第一必須是做剛需方向,第二一定要和國家政策同向同行,第三是要有一個超強的執行團隊”,李永新說道,“而提供就業服務恰恰就符合這三點。”
中公具體怎樣落地就業服務?
從其服務生態來看,分為三層:
一款硬件:孵化中公AI就業學習機,面向用戶提供全周期的就業服務解決方案。
一個一體化的AI就業服務平臺。
一張下沉市就業服務網絡,采用傳統自營網點+AI就業服務中心+區域合伙人結合的模式。
于是,在今天的發布會上,中公那款研發了將近一年的AI就業學習機,終于露出廬山真面目。
據介紹,面向在校生、畢業生及在職人員的學習需求和求職需求,中公學習機的最大特色在于“一站式就業護航模式”,將AI與全周期就業服務深度整合,構建了“測評-規劃-學習-求職”閉環,并匹配了7個AI工具。
所謂“一站式就業護航模式”,指的是學習機會從職業測評、選崗規劃、備考學習、考試計劃四個環節,引導學生基于AI大數據制定的一對一的學習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全周期就業備考學習及職業能力提升,串聯“測評→規劃→學習→考試→入職”全流程,覆蓋用戶從學生到職場人的完整生命周期。
據了解,該產品首先通過AI職業測評幫助大學生明確職業傾向和能力短板,在此基礎上,其核心的AI智能規劃引擎,基于中公積累的百萬學員案例庫和泛體制內崗位數據庫(每日動態更新300個公告、新增10000個職位,累計崗位超3000萬+),為用戶定制個性化的學業與就業路徑。
從課程內容來看,此次上線的學習機系列都搭載了中公教育的智能領學體系,分別在大一到大四、在職階段通過分階段精準學解決學生在不同學習場景下的需求。其學習機內置的自研內容生態涵蓋了國考、省考、研究生、選調生、事業單位、央國企、教師招聘、三支一扶、社區工作者等9大類熱門項目考試內容,包括20000+學時的課程,30000+知識點精講。中公還表示,這些內容未來還會進行更新。
在練習方面,中公產品團隊基于其題庫資源和各地真題試卷及學情數據,重新精編,推出歷年試卷、模考大賽、套卷模擬、錯題重練等練習專項。
此次發布的學習機系列還設置了直播伴學版塊,用戶可以通過每周的直播課程跟中公名師進行互動。
關于學習機的AI能力,目前,在中公云信大模型及DeepSeek大模型的加持下,其學習機推出了七個AI工具,分別是AI智能規劃、AI智能題庫、AI申論批改等三個領學工具,及AI小鹿老師全程陪伴、AI職業測評、AI就業資訊推送及AI人崗精準匹配等四大求職神器。
以AI人崗精準匹配功能為例,其通過用戶上傳的簡歷,基于中公的崗位庫及百萬學員上岸案例大數據為用戶實時推送可報考崗位,并預測每個崗位與用戶的匹配度。目前,該崗位庫每天接入300余條公告,新增10000余個崗位。
值得關注的是,中公將其在高端服務領域的經驗融入學習機,推出“1+1+N”專屬服務體系。這意味著每位用戶都擁有1個AI智能助手(AI小鹿老師),1組由就業管家、學習規劃師和就業規劃師組成的管家團隊,并可根據需要接入包括就業心理與法律顧問、行業專家、筆試面試專家等在內的N項專項支持。這些服務涵蓋從1v1職業規劃、簡歷設計批改、網申指導、復審指導,到企業面試指導、職場發展咨詢、線下封閉沖刺課程等。
中公方面透露,自2025年3月高端服務模式試點上線以來,其定制化服務和全鏈路閉環模式已獲得市場初步驗證,學員滿意度超過90%。
目前,針對不同的用戶的需求,中公AI就業學習機分為基礎版、專業版和超強版三個版本。其中,最新款學習機基礎版本售價為4999元,發布會首發價為3999元;專業版本發布會首發價為5999元起;超強版本發布會上的首發價為26200元起。
李永新判斷:“中國就業市場必然轉型,走向全周期就業教育剛需化。”
他表示,當下,中國的就業服務出現全民性缺口,目前,中小學職業啟蒙教育尚在起步階段,中公教育未來將服務延伸至中小學職業啟蒙階段,致力于構建覆蓋從K12職業認知到大學及在職階段再提升的“全周期就業教育生態”。
作者:徐晶晶
一本書洞察教育行業全貌,《教育科技這一年:教育+AI新紀元》火熱銷售中從業者必入,點擊小程序購買?
掃碼加入多知新書交流群,共同探討教育+AI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