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結局剛一個多星期,豆瓣分數從7.8降至7.1,前期好評,大家都看好它會爆,沒想到最終以“爛尾”結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罵聲就越大,不知分數是否會持續下降。
劇中最讓人不舒服的點是重復閃回和反派內訌。
1.重復閃回。
劇情不夠,回憶來湊,這部劇的閃回片段加起來都可以湊幾集了,是目前為止國產劇中回憶片段最多的吧。
閃回的目的是為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回憶對比展現人物心理變化,提高觀眾代入感。或者用于解釋事情因果,補充關鍵信息和制造懸念,起到推動劇情發展的作用。
快速閃回可以,偶爾閃回可以,而這部劇中的閃回,冗長且多重復。比如謝鴻飛跟陳子健打電話的畫面,鄭雅萍問的時候閃回一次,洪亮問時又閃回一次,李人駿問陳子健時又放一遍。劇情可以,就是閃回片段讓人給看煩躁了。
高小琴和祁同偉告訴我們,一些心理活動不完全需要回憶編織,靠神情、靠臺詞語氣,靠微動作就可以,要相信好的演員是可以演出想要表達的意思的。
2.反派起內訌。
前半段劇情流暢,還除了剪輯問題,主故事線很勾引人,以喬振興之死和萬海安為主,到后半段整個故事線就散了,七零八落的,加入了反派故事線,一下子拉胯了。
最開始反派還留有懸念時,還挺勾人的,當大家都知道反派成員情況下,怎么用故事,用人物性格推動劇情,抓住觀眾呢?
劇中是用反派團聚在一起,一頓頓火鍋吃后,智商也被吃掉了,劇情越來越偏執,越來越幼稚,最后竟然演起了“義父爭奪戰”,像是強行給反派團降智一樣。
背后大佬禹老大手下兩個大將,本來是穩定金三角,因為江遠到來,打破了平衡,陳勝龍好像失去了父愛一般,開始叛逆不再聽從禹老大安排,想要奪回屬于自己的地盤,熊磊在過命朋友和忠誠老大之間選擇,搖擺不定。陳勝龍策反熊磊,禹老大叫熊磊殺陳勝龍。反派之間的內斗,簡直像一場暗潮洶涌的斗地主。最后斗著斗著,警察沒找上門,自己先把自己人干沒了。
反派團降智,主角團也降智。反派暴露全靠自己內訌自曝,主角團不僅沒把壞人抓住,還讓壞人熊磊把一個無辜的人民警察給打死了。
如果把反派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刪掉,多給一些主角團抓捕反派團的鏡頭,劇情會更有看點,也不至于會爛尾。
最初追這部劇的意義在于那句“萬海無罪”,可到最后萬海卻死在了黎明前,到頭來連從審判長口中聽到一句“萬海無罪”都沒有。
開頭喬振興之死,到結局“我甚至連下面埋的是不是老喬我都不知道。”周梅和女兒消失,連洗冤的鏡頭都沒有。
這部劇雖然收尾不是很精彩,但值得一提的是,審訊戲很精彩,演員之間的眼神流轉,你來我往的飚戲,看得人心情澎湃,這部劇能保持7分以上,全靠演員們的演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