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80歲,很多人覺得這輩子差不多了,該歇著了,整天不是跑醫院就是吃藥,等著最后那天的到來。可你仔細想想,這樣的日子有意思嗎?天天盯著血壓計、血糖儀,數著藥片過日子,活得像醫院的VIP客戶,這哪叫生活?這叫熬日子。
其實啊,80歲照樣能活得精彩,關鍵看你怎么想、怎么做。有些人80歲還在爬山、寫書、談戀愛,有些人60歲就開始唉聲嘆氣,覺得自己沒用了。差別在哪?不是身體,是心態。
第一件事:別把自己當病人,該干嘛干嘛
有個老鄰居,70多歲查出高血壓,醫生讓他注意休息,少吃鹽。結果他倒好,天天在家躺著,連門都不敢出,生怕摔著碰著。沒過兩年,人倒是沒被高血壓帶走,反而因為長期不動,肌肉萎縮,走路都費勁。后來醫生跟他說:“您這病不是躺好的,是躺壞的。”
人老了,身體有點毛病正常,但別讓它成了生活的全部。該散步散步,該旅游旅游,只要醫生沒說必須臥床,就別自己嚇自己。國外有個研究,跟蹤了一群80歲以上的老人,發現那些保持適度運動的人,比整天躺著的人壽命更長,生活質量也更高。
所以啊,80歲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只要還能動,就別閑著。哪怕每天走幾步,種盆花,跟老伙計下盤棋,都比躺著數藥片強。
第二件事:腦子不能停,越用越靈光
人老了最怕什么?不是腿腳不利索,是腦子生銹。有些人退休后天天看電視,幾年下來,連話都說不利索了。可有些人80歲還在學新東西,腦子比年輕人還活泛。
我認識一位老教授,90多歲還在寫書,每天堅持讀書看報,甚至學會了用電腦查資料。別人問他累不累,他說:“腦子不用才會累,越用越精神。”科學研究也證明,持續用腦能延緩老年癡呆,記憶力下降得慢。
所以,別覺得老了就不用學了。現在手機、電腦這么方便,學點新東西不難。哪怕每天背幾個單詞,學個新菜,或者寫寫日記,都能讓腦子保持活躍。人活一輩子,最怕的不是年紀大,而是心先老了。
第三件事:別孤獨地活著,得有人陪著
人老了最怕什么?不是沒錢,是沒人說話。有些老人家里條件不錯,可子女忙,朋友少,整天對著空屋子發呆,時間長了,沒病也憋出病來。
國外有個調查,發現社交活躍的老人比孤獨的老人平均多活5-8年。這不是玄學,而是因為和人交流能緩解壓力,刺激大腦,甚至增強免疫力。所以,別把自己關在家里,多出去走走,找老朋友聊聊天,參加社區活動,甚至跳跳廣場舞都行。
如果子女不在身邊,也別光等著他們打電話。現在科技發達,視頻通話、微信語音,隨時都能聯系。關鍵是自己得主動,別總等著別人來關心。人這一輩子,活到最后,圖的不就是個熱鬧嗎?
80歲不是等死的年紀,而是活得最明白的時候
很多人覺得,活到80歲就該認命了,可真正活明白的人知道,這時候才是人生最自由的階段。不用再為工作發愁,不用再為兒女操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有人80歲開始學畫畫,有人90歲還在跑馬拉松,甚至國外有位老太太,102歲還在跳傘。他們沒把自己當老人,而是繼續探索生活的可能。所以,別讓年齡限制了你,只要心態年輕,80歲照樣能活出精彩。
記住,最好的活法不是整天惦記著看病吃藥,而是該動就動,該學就學,該樂就樂。人這一輩子,活到最后,拼的不是誰命長,而是誰活得痛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