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環衛工4小時翻8噸垃圾找兒童手表,這件事兒槽點太多——錯是乘客犯的,鍋是環衛工背的,榮譽是環衛領導拿的(當然,在網友們的拆臺下,沒拿成)。
一、“助人”外包了,卻還能舔著臉“為樂”
什么叫助人為樂?根據百度百科的詞條釋義“以幫助他人為快樂”。通俗語境下,助人為樂還有一條暗含詞義——付出遠大于回報,甚至完全沒有回報。當然,助人為樂還有一個正常人都會默認的前提,“助人”和“為樂”是同一個主體,如此方可體現出樂于助人的高尚。
領導們能將此事作為“助人為樂”的典型進行宣傳,想必也心知肚明,這次的付出遠大于回報:環衛工付出了不該付出的勞動,卻沒有得到回報;乘客享受到了不該享受的好處,卻沒有任何付出。但是,這次事件里的領導們卻利用領導身份,讓全國人民嘆為觀止地見識到“助人為樂”竟可以有2個主體,把“助人”外包給環衛工,把“為樂”留給自己,好一個精致利己主義,好一個厚顏無恥的領導。
二、這忙到底該不該幫?
回到問題起點,這個忙到底該不該幫?環衛領導如果沒有義務幫忙應該直接拒絕,或者開個收費單照價服務;如果沒有義務幫忙卻幫了,那就有濫用職權的嫌疑;如果覺得有義務幫乘客忙,那幫了就是分內之事,自然不該舔著大臉宣傳自己高尚。總之,無論如何,這件事都不該成為一件“助人為樂”的典型。但這件事偏偏就反其道而行,成為了“助人為樂”的典型,我們再看看誰是最終的推動者——
乘客沒少挨罵,不過乘客多少還是有點底線的。至少在找回兒童手表后,乘客沒有完全忽視真正給自己幫忙的環衛工,甚至還有發紅包給領導,請其幫忙轉交環衛工表示感謝。可結果呢?領導在沒有征求環衛工意見的情況下,便直接拒絕了乘客好意。當然,領導的動機,可能大概率不像其聲稱的分內之事,而是——
一旦收下紅包,無論紅包的金額能不能覆蓋環衛工人力成本,翻垃圾找手表這事的性質,都變成了市場經濟下自愿交易的有償服務,再不能算作“助人為樂”。顯然,對領導而言,一次露臉宣傳的機會,價值遠不是百十塊紅包能衡量的。所以,對領導們來說,這個忙該幫,而且只能是免費幫,才能為自己博得一個宣傳機會。
三、濫用的權力
整件事里,付出最大的環衛工,成了最沉默的一方;只動嘴皮子的領導們,卻臉不紅心不跳就頂替領了所有榮譽。顯然,在領導們看來,乘客需要畢恭畢敬對待維護,環衛工可以任意驅使任勞任怨,兩者的地位并不平等。而讓乘客和環衛工這風馬牛不相及的兩方,產生不對等關聯的,是領導們的手里濫用的權力。
面對同情環衛工的洶涌輿情,環衛領導立馬搞了個“助人為樂”基金,表示會用來獎勵此次事件里的環衛工。但是,錢總不會是大風刮來的吧?羊毛到底出在羊身上,誰是貢獻羊毛的那只羊?最后,這個倉促上馬的“助人為樂”基金,流程合規嗎?攪動輿論的翻垃圾找手表事件,又合規嗎?領導們難道不應該考慮制定出臺收費尋物的章程?這些似乎戳領導心窩子的問題,一個都沒有得到回應。
可即便輿論洶洶,領導們依舊“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巍然不動”。畢竟,等風波過去,榮譽依舊歸于領導,環衛工依舊是任勞任怨又默默無聞的勞動人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