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森森
編輯|小婁
引言
山西一位扛水泥的大爺,寫了篇高考作文結果火遍全網,點贊幾百萬,評論上萬條,感動了吃瓜群眾一片。
文章寫的是他已故的老母親,句句戳心窩,看得人眼淚嘩啦啦的。
這才走紅3天,互聯網上一幕讓人惡心的畫面就來了。
這樣的操作真是吃相太難看了。
他筆下的母愛
這篇讓大家集體掉淚的文章,寫的是什么呢?
其實仔細看看,都是些大白話,是安大爺實打實活過的日子和他實打實思念的人。
文章最開始那幾句,“墳頭上的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光是念出來都能感覺到那種綿延不斷的揪心。
他把對母親的思念比作生命力頑強的野草,他家兄弟姐妹八個人多,他是男孩子里頭第三個,村里人一直喊他“安老三”。
文章里頭有口大鐵鍋特別打眼,他專門拿出來說了,他說那口燒柴火的大鐵鍋太沉,一般人搬不動。
可是母親搬了那么多年,他一直好奇,是怎么做到的呢?
這個疑問在他心里擱了幾十年。
直到自己出來混社會,干的就是這種體力活兒,累得腰都快彎了,手里的鋼釬差點兒沒拿住掉下去的時候,他猛地一下子就明白了。
那口鍋在母親手里,不僅僅是個煮飯的工具,那是哪怕累死拼了命也得咬牙挑起來的擔子。
也正是這份感悟,支撐著他在工地上干活,支撐著他把自己的孩子們一點點拉扯大。
很多人可能好奇,他說的這會不會太文藝了?
但是事后有記者去他村里采訪,村里認識他的鄰居就證實了大爺文章里寫的事兒都是真的。
他說“安老三”家以前窮,老太太生了八個孩子確實是勞碌了一輩子。
而且孩子多,家里窮,吃不上一頓飯是常事,只有過年可能才能吃上一頓餃子。
這一點在大爺文章里也有,大爺自己提到就算是過年了,孩子們也吃不飽。
而且看到鍋子里的餃子,大家急的根本等不了上桌。
圍在鍋子旁邊就吃完了,可直到最后老太太一個都沒吃到,喝點湯就算是吃飽了。
也正是為了孩子們掏心掏肺,老太太身體早都不好了,早早就去世了。
老人墳頭就在村子外邊,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土堆,去實地看看真的跟文章里寫得一模一樣。
雖然平時大爺在外面打工,但是只要是回家,就會去墳頭坐坐,和媽媽說會話。
那墳頭的草一年年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就跟他的思念一樣,一茬接一茬,斷不了根。
這篇作文寫了挺長時間
看到這里,真的很難不動容,但是也有人可能好奇,好端端的大爺是怎么想起寫這個了?
其實不是大爺自己想當作家,說是有人拍視頻,讓大家寫寫以前的高考作文。
大爺六十多歲了,平時就是干一些年輕人看不上體力活,日常就是在太原火車站那邊等活干。
那個市場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外面,天不亮就有人等著,挺多是這樣靠力氣吃飯的人,他就是其中一個,六十多歲了還在忙活。
沒想到拍視頻的幾個年輕人找上門了,帶著歷年高考的作文題。
大爺一聽,想起自己年輕時候念過高中,還當過七八年兵的經歷。
雖說回來就種地,后來又出來打零工了,但在村里也算文化高的,一聽這個他也就心里癢癢準備試一試。
他抽到的題目是《我的母親》,看到題目之后倒是也沒多想,大概思考了一小會就答應了,找了家面館坐下來抓起筆就開始寫。
不過幾十年過去,好多事兒總歸是模模糊糊的,記憶力也沒年輕時候那么靈光了,
一開始寫了一頁紙就卡那兒了。
拍視頻的小伙伴們很耐心,沒催他就點上吃的喝的,坐一邊跟他聊家常,大爺就這么一邊回憶,一邊跟人講自己老家的事兒。
聊著聊著那些壓在心底,快要被歲月磨平的畫面,就又一點點清晰起來了,他這才又接著往下寫,一寫就是三四個小時。
剛寫完的時候,拍視頻的人看了看,說實話作文里有些地方感覺有點重復。
不像學校里教的那種“標準文章”,也沒有什么花哨的寫作技巧。
但這些詞兒和句子,那都是從大爺想到的,于是就把大爺寫的那些掏心窩子的話挑了挑,把一些重復的去掉了。
再把這篇作文配上大爺在面館里認真寫字的畫面,做成短視頻發到網上了。
結果沒想到這視頻剛發出去不到一個小時,點贊噌噌噌就漲到三萬多,誰也沒想到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
48小時不到,點贊直接到了五百多萬,不僅如此還直接沖上了熱搜第一名。
評論區里大家都在說看哭了,看得心里擰巴,感覺被深深地抓住了
就這么個不帶什么花哨詞兒的作文,怎么就這么大勁兒呢?
看來真情實感不管到了什么時候都能射中心坎兒。
讓人惡心的一幕出現了
安大爺這篇作文讓不少人在屏幕那頭哭得稀里嘩啦的,按說這應該就夠了。
結果這流量才起了個頭,那邊惡心的事兒就開始上演了。
這場因為真情引發的全網共情,僅僅在三天短短時間里就急轉直下。
那些眼睛只盯著流量,腦子里只有錢的家伙們蜂擁而至。
各種冒充大爺的賬號都出來了,甚至還有更離譜的,直接冒充他家人,明目張膽地偷安大爺的照片。
然后把作文里的金句扒拉過去,拼拼湊湊發視頻,更狠的是直接把原視頻給拿來。用軟件把別人的水印去掉,就當成是自己拍的自己發的,改都不說改一下。
然后他們就開始干最讓人看不下去那事兒,開直播帶貨。
就是拿安大爺的故事,拿這份引發大伙兒眼淚的真情去賣東西,去吆喝賺錢。
這不是明擺著把人家的傷疤和苦難,貼到自家柜臺上大喊“快來買”嗎?
這真的是“吃相太難看”。
大爺也是沒辦法,為了不讓大家被這些冒牌貨給騙了,也為了給自己正名。
最后在子女的幫助下錄了個視頻,在自己真正的賬號上發出來進行澄清。
他還特別說了句“無意占用公共資源”,聽著多心酸,他其實什么事情都沒有做錯,這么大年紀了還得給外界道歉。
一個老人本來想默默寫個東西紀念一下過世三十多年的母親,招誰惹誰了?
結果倒好,成了別人賺錢的工具,聽著就讓人心疼。
對于下一步的打算,他還是想回到火車站零工市場去繼續打工,憑勞動力掙來的錢,他覺得心里面踏實,舒服。
看看人家的踏實舒服,再看看那些聞著味兒就撲上來帶貨的那些人,他們的“舒服”在哪兒?
大爺的這份真情遇著這么個結局,真是讓人心里堵得慌,想罵幾句又覺得不值當。但要是不罵又覺得對不起安大爺這份真情,對不起那些為之落淚的人。
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希望大爺能早點回歸平靜生活,也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別被這些“網絡吸血鬼”給騙了。
結語
那些冒牌貨,頂著“兒子”“侄女”的名頭,把大爺的視頻搬來搬去,還帶貨賺錢,真是一點臉都不要了。
把大爺的真情實感榨干,轉化成他們口袋里的鈔票,簡直是吃相難看至極,互聯網能放大真善美,也能滋生這些歪門邪道。
希望大家還是要認清楚,別被這些人忽悠了,不然也是傷了大爺的心。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1】《農民工大爺寫《我的母親》爆火,最惡心的一幕出現,本人緊急回應》
【2】《農民工大爺用最質樸的文字回憶離世30年的母親,讓無數網友落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