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繼續大踏步前進。7月14日,《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發布,從總體要求、堅持和加強黨對審判工作的領導、以嚴格公正司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等6方面作出部署。圍繞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意見要求“加強審判監督管理,推動院庭長依法定職責加強對裁判文書質量把關”。
在司法活動中,裁判文書的地位作用舉足輕重。裁判文書記載人民法院審理過程與結果,是人民法院分配權利義務、明確罪與非罪的基本形式,也是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重要依據。但不無遺憾的是,裁判文書水平不高、質量不硬的情況,在一些地方法院、若干法官中還有存在。此前,湖南省某縣人民法院一份“七錯”裁判文書引發公眾熱議。只有一頁紙、幾百字的裁判文書,出現了多處低級差錯,包括地名、姓名、性別,甚至連縣名都寫錯,還把“身份證號碼”寫成“身份號碼”,并把兩名被執行人的名字反復寫錯。此外,“一份民事判決書上出現20多處錯”“爹比兒子大兩歲”“讓被告自己給自己賠償”等奇葩裁判文書,也讓有關法院和法官備受指責。
裁判文書質量不過關,造成的后果很嚴重。就個案而言,錯漏百出的裁判文書只會讓當事人云里霧里,“勝得茫然、輸得糊涂”。當事人打官司,目的是定分止爭,厘清權利與義務,然而一份不知所云、凌亂不堪的裁判文書,恐怕根本就達不到最基本的司法要求。跳出個案而言,裁判文書也是司法審判的一面窗戶,質量低下的裁判文書,折射出司法審判過程的馬虎松懈,更會削弱司法審判機關的威信威嚴,降低司法審判活動的公信力,不利于司法公平公正。
提升裁判文書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首先,需要增強法官素質,特別是撰寫司法裁判文書的能力。好的裁判文書,就是要闡明事理、釋明法理、講明情理和講究文理,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切實維護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好的裁判文書,應當守住最基本的底線,符合法律規定要求,契合社會公德道德,應當保持邏輯通暢、語言流暢,最起碼不能有粗疏錯漏等低級問題。
另一個方面,就是要強化責任落實。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院庭長依法定職責加強對裁判文書質量把關,無疑抓住了解決問題的牛鼻子。法官本人要落實終身責任制,對草擬的裁判文書負責。所在法院的院庭長,雖然不能違規干預具體司法審判活動,但還有監督管理的法定職責,當所屬法官出現裁判文書質量問題,板子也應打在負有法定職責的領導身上?!兑庖姟访鞔_了各級領導的職責,有利于壓緊壓實責任,更好地保證裁判文書的質量。
嚴把裁判文書質量關,關乎司法公平正義。頻頻曝光的奇葩裁判文書,是司法改革必須攻克的山頭。中央、最高法出臺的系列意見,開出了挖根除弊的藥方,接下來關鍵在抓好落實,提高裁判文書整體水平。 □ 柳宇霆(法律學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