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時分,多瑙河畔的寧靜被撕裂。羅馬尼亞空軍基地警報大作,兩架F-16戰機刺破夜空,直撲邊境——河對岸的烏克蘭敖德薩-伊茲梅爾港正遭受俄軍圖-95MS戰略轟炸機、黑海艦隊“口徑”導彈與成群的“天竺葵”無人機聯合絞殺。這絕非普通邊境警戒,而是北約戰機首次升空攔截俄軍攻擊武器,甚至直接擊落了一架無人機。
俄羅斯媒體隨即炸鍋,高呼“紅線”被踏破,揚言羅馬尼亞境內的北約基地已成合法打擊目標。更令人捏把冷汗的是,當晚并非只有羅馬尼亞戰機升空,波蘭空軍的F-16同樣嚴陣以待。
這場短暫交鋒真正刺痛北約神經的,是克里米亞方向射來的利箭。部署在辛菲羅波爾的俄軍第31防空師S-400系統開機,200公里外精準鎖定羅馬尼亞F-16!這不僅是S-400首次實戰鎖定北約現役戰機,更是一次赤裸裸的戰場試探——俄軍要看看,北約精心編織的戰場感知“天網”,是不是真的牢不可破。
敖德薩為何讓北約如此緊張?看看地圖就明白,它與羅馬尼亞的圖爾恰市隔多瑙河相望,幾乎是臉貼著臉。羅馬尼亞境內,北約的超視距雷達和各種偵察機日夜緊盯戰場,為烏軍提供關鍵的防空預警和目標指引。更重要的是,羅馬尼亞的費泰什蒂空軍基地已成為烏克蘭空軍的“大后方”——荷蘭援助的18架F-16A戰機就部署在此,烏飛行員訓練也在此進行。
羅馬尼亞對烏支持可謂下了血本。在烏克蘭僅有的6套半“愛國者”防空系統中,羅馬尼亞直接貢獻了1套,其“反俄先鋒”的姿態比英法更加激進。難怪俄媒翻出歷史舊賬,稱羅馬尼亞人骨子里就帶著反俄基因。
北約長期依賴高技術偵察體系降維打擊弱旅。在俄烏戰場,這套打法卻頻頻失靈。烏軍能用“海馬斯”和無人機敲掉俄軍S-300/S-400,全靠北約的衛星和電子偵察機提供實時情報。然而這些“天眼”也有軟肋——飛行時長有限,需要輪班維護。俄軍S-400這次開機,正是看準了北約偵察網的“換崗”間隙。
此次S-400開機鎖定,如同一次成功的“戰場釣魚”。羅馬尼亞F-16若非反應神速,超低空疾馳逃離雷達捕捉,恐怕難逃導彈追殺。前線天空殘酷異常,一旦暴露位置,迎接戰機的將是俄軍防空火力的飽和打擊。
俄烏戰場成了全球尖端武器的殘酷試驗場。北約赫然發現,當對手變成俄羅斯加朝鮮的“硬骨頭組合”,自己那套“高精尖碾壓流”竟有些力不從心。歐洲諸國中,真正敢與俄軍硬碰硬的似乎只剩烏克蘭。其他國家雖提供軍援,卻始終避免直接卷入戰火。
更嚴峻的是,俄軍正在整個戰線加壓。烏軍主力被牽制在蘇梅州方向拱衛首府,導致南線兵力空虛。扎波羅熱方向,俄軍已奪取關鍵支撐點,庫班戰役的陰云正在聚集。敖德薩上空這場驚心動魄的攔截戰,或許只是更大風暴的前奏。北約的“天網”被捅破一個洞后,是迅速修補,還是被對手撕開更大的口子?東歐的天空,火藥味從未如此濃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