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國際媒體消息,聯合國針對以色列的特別調查委員會(COI)三名核心成員近日集體辭職。這個調查委員會成立于2021年,以調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尤其是加沙地帶的“狀況”為目的。然而,其“無限期調查、只針對以色列”的做法早就引發以色列及其盟友的強烈反彈。被美歐等22國批評為“有失公允、引發局勢極端化”。外界普遍認為,這一“突然解散”與美國近期對其中一名聯合國人權專家實施制裁密切相關。
辭職三人是誰?背景曝光
- 納維·皮萊(Navi Pillay)
曾任聯合國事務高級專員、南非憲法法院法官。2021年起擔任該調查組主席。她長期對以色列持批評態度,是設立“無限期調查組”的核心推動者。 - 米蘭·庫卡(Miloon Kothari)
印度籍人權專家,曾任聯合國住房權特別報告員。因發表“以色列控制媒體”的言論廣受爭議,被美國、以色列強烈批評。 - 克里斯·西德蒂克(Chris Sidoti)
澳大利亞籍律師,曾在多國參與戰爭罪調查。其在報告中將以色列定義為“種族隔離國家”,遭廣泛反駁。
美國近期對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報告員弗朗西斯卡·阿爾巴尼斯實施制裁,凍結其資產并限制旅行,原因是她多次公開呼吁制裁以色列,并支持國際刑事法院對以國提起戰爭罪訴訟。
這也是歷史上首次有聯合國人權專家因工作內容被美國制裁。緊隨其后,COI三名委員選擇“主動退出”。
隨后,聯合國反以委員會的三名主要成員接連宣布辭職,。這一“組合式退出”被UN Watch稱為“制裁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