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日頭毒得很,曬得地皮發燙。咱種地的最怕這種持續高溫天,莊稼可遭罪。
玉米正灌漿,穗子怕曬癟,葉子會卷邊。
水稻拔節期也關鍵,水跟不上稈子長不壯。
山區晝夜溫差大,玉米棒子灌漿受影響更明顯。平原稻田連片,高溫一烤,田里水蒸發快。湖區濕度大,高溫高濕下,水稻易染病。
老一輩看天經驗管用,說“熱天早澆水,苗兒不蔫萎”。
但咱也得結合科學,澆水別在正午,早晚最相宜。玉米地可鋪秸稈,能保墑降溫,老辦法新用。水稻田要深水護苗,保持水層5到10厘米。
還要防病蟲害,高溫天蟲子活躍,得提前打藥。咱村老李去年沒及時澆水,玉米減產兩成。這可不是小事,關系到秋糧收成。
我個人覺得,咱得把天氣預報當農事鬧鐘。啥時候該澆水,啥時候該打藥,心里得有數。現在就得檢查灌溉設備,別等渴了苗才著急。
水泵、水管該修的修,該換的換,別耽誤工夫。不同地塊情況不同,有的旱得快,有的濕一點。
得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未來幾天高溫持續,咱得搶早干活。早上四五點出門,趁涼快多干些。
中午躲陰涼,別跟日頭硬扛,別中暑。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更得注意防暑。田間地頭備點綠豆湯,解暑又解渴。這事得全家動員,別光靠一個人。
村里可以組織互助隊,幫著缺勞力的人家。
農業站最近有技術指導,咱得去聽聽。他們說的法子更詳細,更有針對性。咱老輩的經驗是寶,但也得學新東西。
兩者結合,莊稼才能長得更好。這次高溫考驗咱種地的功夫,挺過去就是豐收。大家別慌,早準備早動手,沒啥大問題。
記住,莊稼是咱的命根子,得用心呵護。后天開始就得行動,別拖延,時間不等人。現在就去地頭看看,摸摸土壤干濕度。
該澆水的地塊劃個記號,明天就動工。
有啥不懂的,咱互相請教,別悶頭干。相信咱只要勤快,辦法總比困難多。
這場“烤驗”過后,秋糧準能掛滿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