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馬市中心的獨立廣場上,秘魯總統阿蘭?加西亞站在敞篷車里揮手時,眼角的余光始終瞟著身后 —— 五輛中國 MBT-2000 坦克正轟隆隆駛過,履帶碾過地面的震動,讓他覺得自己的政治生涯終于有了 “硬氣” 的支撐。可他沒料到,這場靠借來的坦克撐起來的閱兵,會成為中秘軍貿史上一道難以愈合的傷疤。多年后當秘魯再想求購中國無人機時,只換來冰冷的四個字:“只租不賣”。
借來的 “威風”
2009 年的秘魯總統府里,加西亞把閱兵方案拍在桌上:“獨立 190 周年,必須讓老百姓看到秘魯的軍事實力!” 可國防部長拉斐爾?雷伊遞上來的裝備清單,讓他瞬間泄了氣 —— 主力坦克還是蘇聯時期的 T-55,跑起來冒黑煙不說,去年演習時還掉了履帶,淪為南美國家的笑柄。
“沒錢買新的,就不能想想別的辦法?” 加西亞把清單摔在地上。雷伊眼珠一轉,想起了剛在國際軍展上嶄露頭角的中國坦克。MBT-2000 是中巴聯合研制的 “性價比之王”,125 毫米主炮能打穿 500 毫米裝甲,自動裝填系統比秘魯的老坦克先進兩代,關鍵是中國愿意 “靈活合作”。
“要不…… 先借幾輛?” 雷伊的提議讓加西亞眼前一亮。兩人合計出一套 “空手套白狼” 的方案:以 “閱兵展示” 名義借五輛,用完再說買不買,反正中方想打開南美市場,大概率會同意。
當年 3 月,天津港的吊臂把五輛橄欖綠坦克裝上貨輪時,中國北方工業的業務員還在憧憬:“只要秘魯用得順手,100 輛的訂單跑不了。” 可他們沒算到,秘魯人的算盤打得更精 —— 閱兵前特意給坦克刷了三層新漆,連履帶都換了新的,鏡頭里比自家裝備威風十倍,可背地里早把 “退貨” 二字寫進了備忘錄。
7 月 28 日的閱兵式上,加西亞對著鏡頭大談 “國防現代化”,MBT-2000 組成的方陣成了最大亮點。電視臺反復播放坦克齊射的慢鏡頭,評論員吹噓 “秘魯軍隊已躋身南美前列”。可閱兵結束剛一個月,秘魯國防部就發來函件:“經測試,坦克性能不符合要求,決定退貨。”
退貨背后的貓膩
中國技術員趕到利馬郊外的倉庫時,差點氣笑了 —— 五輛坦克被隨意扔在露天場地,擋風玻璃蒙著灰,履帶里卡著碎石,可發動機運行記錄顯示總里程才 120 公里,“性能不符” 純屬借口。
真正的原因藏在烏克蘭的一份聲明里。MBT-2000 用的是烏克蘭 6TD-2 發動機,秘魯想長期使用,得從烏克蘭買備件。可烏方早就跟秘魯鬧翻,直接放話 “不提供任何支持”。秘魯軍方一算賬:買得起坦克修不起,真要列裝,遲早變成一堆廢鐵。
更關鍵的是錢。加西亞政府當時的財政赤字已達 GDP 的 5%,閱兵花光了全年軍費的三成,哪還有錢買坦克?所謂 “考慮采購”,從頭到尾都是忽悠。雷伊后來在回憶錄里寫:“借坦克是為了總統的面子,退貨是逼不得已。”
退貨過程堪稱 “耍賴”。中方催了三次,秘魯都以 “手續不全” 拖延,最后竟說 “坦克零件丟了幾個,得扣押金”。等 2010 年坦克運回天津港,光是除銹、檢修就花了 400 萬人民幣,相當于一輛坦克的半價。北方工業的業務員對著空蕩蕩的貨輪嘆氣:“這哪是軍貿,簡直是幫人撐場面還倒貼錢。”
這事成了中國軍貿的 “反面教材”。后來跟南美國家談合作,合同里必加一條:“展示用裝備需預付全款,損壞按價賠償”,連委內瑞拉想買殲 - 10,都得先打 30% 定金。
無人機談判的硬氣
2013 年秘魯國防部的電話打到北京時,中方談判代表第一反應是 “又來了”。這次他們看上的是彩虹 - 3 無人機,理由挺實在:安第斯山脈走私猖獗,雨林里還有反政府武裝,靠人巡邏成本太高,無人機能省大事。
秘魯軍方派來的還是老熟人 —— 當年負責退坦克的后勤部長。他一見面就堆笑:“這次是真心合作,先給三架試試,好用就買 20 架。” 這話聽著耳熟,中方代表直接把合同拍在桌上:“只租不賣,租金先付,弄壞照賠。”
四字表態背后,是吃一塹長一智的謹慎。彩虹 - 3 的飛控系統是核心技術,之前巴基斯坦想買都沒給源代碼,秘魯想 “試用”,說白了就是想摸技術。更重要的是,中方查到秘魯剛跟以色列簽了無人機采購意向,來找中國不過是壓價的籌碼。
“租金每月 15 萬美元,最少租一年,操作手必須是中國教官,數據實時傳回國內。” 中方的條件寸步不讓。秘魯代表臉都綠了,說 “這比買還貴”,中方代表回了句:“我們的裝備經得起用,但不陪人演戲。”
僵持了三個月,秘魯終究沒答應 “只租不賣”,轉頭買了四架以色列 “蒼鷺”。可這些無人機在雨林里總出故障,維修還得以色列人飛過來,一年成本比租中國的貴兩倍。2018 年有記者拍到,秘魯軍方偷偷給彩虹無人機的中國代理商發郵件:“能不能再談談?” 但得到的回復還是那四個字。
人物終局與信任裂痕
加西亞的政治生涯沒撐過 2011 年。卸任后被查出收了巴西公司 3000 萬美元回扣,2019 年警察上門逮捕時,他躲在浴室開槍自殺,死前還攥著當年閱兵時的照片。雷伊則早早就辭了職,去私人公司當顧問,再也沒涉足國防領域。
他們留下的爛攤子,讓中秘軍事合作冷卻了十年。直到 2024 年錢凱港項目開工,中國企業才再次大規模進入秘魯,但軍貿始終是禁區。秘魯想參與中國的衛星導航合作,中方也只給了民用版權限,連加密信號都沒開放。
反觀中國軍貿,經此一役變得更成熟。現在跟外國談合作,既看對方誠意,也查歷史記錄。比如給沙特賣無人機,先簽技術轉讓協議;幫泰國建潛艇,要求用中國發動機,從源頭避免 “卡脖子”。
秘魯的教訓也夠深刻。2023 年他們想升級防空系統,詢價中國的紅旗 - 9,中方報價比俄羅斯 S-400 低三成,卻要求 “全款到賬才生產”。秘魯議會爭論了半年,最終還是咬著牙付了錢 —— 畢竟,沒誰愿意再看一遍 “閱兵退貨” 的笑話。
這場由五輛坦克引發的風波,說到底是國際軍貿的一堂必修課:信任比裝備更重要,耍小聰明的代價,往往是失去真正的機會。當中國的 “只租不賣” 四個字擲地有聲時,其實是在說:軍貿不是戲臺,容不得半點虛張聲勢。
你覺得中國對秘魯的 “只租不賣” 做得對嗎?來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