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乘直升機返抵華盛頓白宮。 新華社發(fā)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7月14日說,如果俄羅斯沒有在50天內同烏克蘭達成和平協(xié)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非常嚴厲”的關稅及次級關稅,同時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tǒng)的軍事援助。
特朗普威脅的關稅稅率為100%,聽起來很“嚴厲”。但分析人士指出,相較俄經濟體量而言,特朗普關稅政策可能造成的損失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此外,面臨次級關稅的國家不會為取悅特朗普而放棄對俄貿易。
對俄貿易伙伴征100%次級關稅
特朗普當天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對俄烏戰(zhàn)事持續(xù)表達不滿,稱他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多次通話“很愉快”卻“毫無意義”。
“我們對(俄羅斯)非常、非常不滿意。如果我們在50天內沒有達成協(xié)議,我們將征收非常嚴厲的關稅。稅率約為100%。”特朗普接著提到要征收次級關稅。分析人士解讀,特朗普表達的意思是對俄羅斯貿易伙伴征收100%次級關稅。
一名白宮官員稍后解釋說,特朗普的意思是,如果俄烏50天內達不成協(xié)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100%的關稅,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等商品的國家征收次級關稅。這名官員沒有就此作詳細介紹。
特朗普去年在競選總統(tǒng)期間承諾會很快解決俄烏沖突,但今年1月就任總統(tǒng)以來在此事上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特朗普3月30日表示,他對普京“非常生氣”,如果因俄方原因導致俄烏不能達成停火協(xié)議,美國可能對俄羅斯石油的買家征收次級關稅。
俄損失如“大海里的一滴水”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數據顯示,2024年美俄貨物貿易總額約35億美元,較2023年大幅下降。其中,美對俄貨物出口額為5.26億美元,較2023年減少12.3%;美自俄貨物進口額為30億美元,較2023年萎縮34.2%;美對俄貿易逆差為25億美元,比2023年減少37.5%。
分析指出,盡管美俄貿易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已斷崖式下降,其主要特征仍是美國從俄羅斯購買大量產品,其中最主要的是肥料、無機化學原料以及核原料等,俄羅斯是全球范圍內上述產品的主要來源地。
報道說,假設特朗普政府擬向俄征收的100%關稅導致俄對美出口額降到零,這種損失相較俄經濟體量而言也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這也是為什么特朗普政府試圖以次級關稅的制裁方式進一步傷害俄羅斯經濟。
多國愿加入“重新武裝”烏克蘭計劃
特朗普還說,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由北約、而非美國納稅人支付購買這些武器的費用。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tǒng)在內的一些裝備將“非常快”、預計“數日之內”運抵烏克蘭。他補充說,一些歐洲國家將把本國的“愛國者”防空系統(tǒng)轉交給烏克蘭。
呂特說,德國、芬蘭、丹麥、瑞典、挪威、荷蘭和加拿大均有意加入“重新武裝”烏克蘭的計劃,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德國總理默茨14日在社交媒體平臺發(fā)文,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宣布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大規(guī)模軍事援助表示歡迎,說他與特朗普過去幾天多次就此溝通,承諾德國將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
默茨稱,德國這樣做是為了“自身安全”,“幫助烏克蘭抵御俄羅斯空襲,是加大對俄施壓、推動俄烏和平談判的關鍵”。
觀察
美國“新動作”難定俄烏局勢走向
“預熱”多日后,美國特朗普政府14日推出在俄烏問題上的一系列“新動作”。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在俄烏問題上出現明顯政策轉向,但相關舉措難以對俄烏局勢和談判進程產生實質性影響。美國的反復多變增加了俄烏局勢走向的不確定性,但始終不變的是其以自身利益為重的“美國優(yōu)先”政策。
烏俄反應“一熱一冷”
烏克蘭方面對美方新政策表示歡迎。烏總統(tǒng)澤連斯基14日深夜發(fā)文說,他當天分別與特朗普和呂特通話,感謝美國和歐洲愿意向烏提供更多“愛國者”系統(tǒng),并稱美歐還計劃提供其他武器裝備來擊退俄方。
特朗普14日說,一套“愛國者”系統(tǒng)預計在“數日內”運抵烏克蘭。據報道,烏克蘭目前只裝備了6套“愛國者”系統(tǒng)。烏方曾表示,至少需要10套“愛國者”系統(tǒng)才能全面提升烏防空能力。
而面對美方高調宣布加大對烏軍援力度并對俄發(fā)出關稅威脅,俄方的反應頗為淡定。俄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4日說,“美國一直并將繼續(xù)向烏克蘭供應武器、彈藥和軍事裝備”。
在俄方人士看來,俄方實現自身戰(zhàn)略目標的意志堅定,美方援烏新舉措對于局勢影響有限。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認為,美國向烏克蘭提供軍援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前線局勢,“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無論如何都會實現,無論是通過談判還是在戰(zhàn)場上”。
專家認為,特朗普政府的俄烏政策發(fā)生明顯變化,很大程度上緣于美方對俄烏談判停滯以及俄方強硬立場的“挫敗感”。特朗普曾經許諾會很快解決俄烏沖突,但迄今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國智庫外交關系協(xié)會高級研究員查爾斯·庫普錢說,美國可能意識到,如果想在烏克蘭問題上達成協(xié)議,就必須對俄施加更大壓力。
“美國利益優(yōu)先”未變
輿論認為,考慮到特朗普政府政策反復無常的特點和“美國優(yōu)先”的本質,各方并不看好美國在俄烏問題上的“新動作”能夠取得實質性效果。
雖然特朗普政府目前“改變了主意”,愿意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但考慮到特朗普政府經常“變臉”,烏克蘭只能保持謹慎樂觀。烏克蘭軍事專家阿納托利·赫拉普琴斯基說:“特朗普今天心情好,明天可能就沒心情了。”
分析人士認為,不管特朗普政府在俄烏政策上如何“變臉”,不變的是“美國利益優(yōu)先”。基輔市民杰尼斯·波爾季利丘克說,自己不會對美國抱有太高期待,“很明顯特朗普政府從一開始就沒有真的想要幫這里的人”。
美方反復強調,在對烏軍援一事上,美國“只負責生產”,買單的是歐洲國家。分析指,特朗普政府加大對烏軍援力度依然遵從“美國優(yōu)先”原則,對于特朗普而言,這次援烏終于讓歐洲人“付了他們該付的部分”。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發(fā)文說,“歐洲人會繼續(xù)出錢、再出錢……美國援烏這筆交易只有一個受益方,那就是美國的軍工復合體”。
新華社 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