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晚清的幾大懸案之一,光緒皇帝的起因一直都是爭論的熱門話題。前幾年有研究表明光緒頭發中檢測出大量的砒霜,這也證實當年傳說光緒皇帝是毒死的這一說法并非是空穴來風,一切都是有跡可循。就當時的形勢來看,如果當年光緒皇帝不死活下來的話,讓他重整旗鼓,恐怕歷史真的會被改寫。
抽象的王朝
清朝是一個比較奇怪的朝代,這12位皇帝中除了咸豐皇帝曇花一現比較短命,宣統最后風雨飄搖,其他皇帝在位時間相對來說都比較長。而這12位皇帝其實嚴格意義上講都沒有出現中國傳統意義上那種十分荒唐的帝王。但是隨著歷史風云的變化,作為封建制度登峰造極的同時,清政府最終還是倒在了近代革命的黎明。
而這新舊交替的關鍵節點就是光緒皇帝去世。由于光緒皇帝去世,他本身又沒有子嗣,就只能從自己的親兄弟載灃的兒子里找一個過繼給他成為皇帝,而挑選的就是載灃的兒子溥儀。
溥儀年幼只能由隆裕太后和載灃共同輔政,載灃也成為了晚清最后一位攝政王,但是隆裕太后和載灃這兩個人的能力明顯是不足的。
三年之后形勢惡化,末代攝政王載灃堅決辭去了職務,無奈之下,晚清政權只能再次把之前已經擱置的袁世凱召回來主持大局,這也在預示著滿清這艘封建巨艦徹底走向毀滅。
不一樣的光緒
而對于光緒皇帝來說,他其實在位期間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畢竟作為一個少年皇帝,意氣風發,朝氣蓬勃,還是想做出一番事業來的。
在他的皇帝職業生涯中,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公車上書之后主持發起了戊戌變法。戊戌變法當然又叫做百日維新,因為這場轟轟烈烈的大變革活動只堅持了一百天左右,最終由于告密者的泄露而被慈禧徹底打壓。
其實之所以慈禧會對戊戌變法最終采取如此決絕的手段和態度,主要就是因為在這場運動中他們發現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要想徹底扭轉晚清落后局勢,就必須把頑固派徹底壓倒,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打倒慈禧!
老太太死時雖然年歲已高,但明顯放不下手中權柄。她根本不可能接受自己在晚年反而被奪權的這一結局,于是只能先下手為強,徹底打滅維新派,同時將光緒皇帝囚禁在瀛臺。
對于一個皇帝來說,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但是后來光緒皇帝周圍的人說,即使在囚禁期間,光緒皇帝意志有些消沉,但仍是每天不停的讀書,其中不乏包括西方關于政治制度和科學研究的一些著作。
這也表明光緒皇帝已經看破時局,要強行里從慈禧手中奪過權力基本上是不可行的,那么自己就剩下一條道路,趁著自己年輕,活活將慈禧太后熬死,等到慈禧一死,那么自己的真正機會和轉機就來了。
然而光緒皇帝卻遠遠低估了人心的危險叵測,就在他苦苦支撐等待慈禧太后先走在自己前面的時候,自己也身中劇毒,最終走向死亡。
其實關于光緒皇帝被害的兇手我們一直在考慮到底會不會是慈禧下令干的呢?雖然當時慈禧和光緒皇帝有著非常直接的利益沖突,但是作為一個年邁將死之人,慈禧太后還有沒有必要去多此一舉將光緒皇帝毒死呢?
關于這一點,我一直認為光緒皇帝是被毒死的,但是真正下手段對其下毒的還真不一定是慈禧。此時慈禧自己已經是奄奄一息,只吊著一口氣了,她再把光緒皇帝毒死對于他來說沒有什么意義,所以真正有可能對光緒下手的就是他和慈禧都死后的最大利益者。
當然了話再說回來,我們不妨大膽假設一下,如果慈禧太后去世了之后,光緒皇帝重新從瀛臺中出來掌權,大力推行改革,甚至對當時的晚清政治制度進行革新,而君主立憲制度就會成為他的首要選擇。
雖然在現實歷史中,宣統皇帝繼位之后也曾經研究過想要實行君主立憲,但是宣統和光緒相比,這兩個皇帝的分量還是不一樣的。
溥儀只是個孩子,而光緒皇帝在位時間已經算是比較長了,而且他在位期間又曾經推行過維新變法。其能力、經驗和威望都是足夠的,由光緒皇帝去做這件事大概率是會成功的。
如果讓光緒皇帝左手真的做成了君主立憲這件事,那么中國的局面可能還真的就不一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