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340億遺產爭奪戰:三名美籍非婚子女在港起訴大姐宗馥莉
失業經理人
香港高等法院第23號法庭內,三份署名“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的起訴書將宗馥莉推向被告席,一場涉及340億人民幣的遺產爭奪戰猝然撕開中國飲料帝國最隱秘的家族面紗!
失業君小編 | 文
網絡 | 圖
娃哈哈集團的創始人宗慶后與其原配施幼珍共同育有一女,名為宗馥莉,她長期以來一直被外界視為娃哈哈帝國的唯一繼承人。
不過,近期有觀察者網、環球時報等媒體披露,娃哈哈的現任董事長宗馥莉在香港因資產問題遭到起訴。起訴方為宗繼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和宗繼盛(Jerry Zong)三人。經原告律師證實,這三人與宗馥莉為同父異母的兄弟易友關系。他們聲稱,作為宗慶后的子女,他們應當享有與宗馥莉同等的繼承權或信托受益權,因此要求“取回信托資金”。
具體而言,他們請求法院凍結宗馥莉所掌控的、價值高達18億美元的信托資產,并追索總計21億美元的“信托權益”。
除此之外,杭州中級人民法院也已受理了這三位原告的另一項訴求,即要求對宗慶后生前直接持有的娃哈哈集團29.4%的股權進行分割,這部分股權的市值估算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對此,娃哈哈方面表示:“家族內部事務,與公司的運營及業務并無關聯。公司不會提供任何答復口徑或相關回應。”
這場橫跨香港與內地的雙重訴訟,不僅揭開了宗氏家族隱藏數十年的秘密,更將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中的法律盲區與倫理困境暴露無遺。
宗繼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和宗繼盛(Jerry Zong)——這三個攜美國護照的名字,以挑戰公眾認知的方式闖入大眾視野。他們聲稱與宗馥莉一樣,流淌著宗慶后的血脈,要求平等的繼承權利。
訴訟材料揭示了一段塵封往事:宗繼昌和宗婕莉的母親是娃哈哈前高管杜建英。這位1988年浙江大學光學儀器工程系畢業的高材生,1991年加入娃哈哈,任進出口業務負責人要職。
1996年,杜建英以“陪14歲的宗馥莉赴美留學”名義赴美,實際在洛杉磯生下宗繼昌;兩年后又誕下宗婕莉。而當時宗慶后與原配施幼珍的婚姻仍在存續。
最年幼的宗繼盛年僅8歲,據娃哈哈內部人士透露,他可能是由“前管家”所生,由杜建英撫養長大。2017年出生的他,讓時年72歲的宗慶后再得子。
為證明血緣關系,原告方向杭州法院提出關鍵申請:要求調取宗慶后2023年在浙一醫院留下的血液樣本進行DNA比對。與此同時,他們還提交了宗繼昌1989年在杭州市上城區簽發的出生證明存檔件。
這場遺產爭奪戰同時在香港與杭州開辟了兩個法律戰場,各自聚焦不同的資產與法律爭議——
在香港,爭議焦點鎖定在一個巨額匯豐賬戶。三位原告宣稱,2003年宗慶后曾口頭指令財務團隊在匯豐銀行為他們設立價值7億美元的三只獨立信托基金。他們指控宗馥莉在2024年5月“擅自轉移信托資產”——一筆110萬美元的資金轉出。截至2024年初,該賬戶余額約18億美元。三人因此請求法院凍結資產,禁止宗馥莉“轉移、處置或以任何方式減少”賬戶資產價值。
在杭州,三位原告提起的確權訴訟直指娃哈哈集團核心命脈——宗慶后生前直接持有的29.4%股權,當前市值超200億元人民幣。這場訴訟的勝負關鍵在于兩個核心問題:DNA比對結果能否確認法律意義上的“子女”身份;這部分股權是否已被合法置入有效的家族信托架構。
這場天價爭奪戰的核心法律爭議,聚焦在口頭承諾與書面遺囑的法律效力之爭。
宗馥莉手握父親2020年在杭州市公證處備案的書面遺囑,其中明確寫著:“所有海外資產由宗馥莉一人繼承”。這份遺囑由兩位娃哈哈高管見證,符合中國《繼承法》的形式要件。在中國法律體系下,書面遺囑具有優先權,口頭承諾難以獲得法院認可。
然而在香港這個普通法地區,法律對口頭信托承諾的認定更為靈活。香港《信托條例》第8條規定,設立信托需有明確的信托意圖、確定的信托財產和受益人。書面文件是最佳證據,但在特定情況下,口頭承諾結合其他佐證也可能被法院認可。
原告方提交了銀行轉賬記錄顯示,2005年至2015年間,宗慶后曾定期向美國賬戶匯款約280萬美元,備注為“子女撫養費”。而宗馥莉團隊則主張該賬戶資金實為娃哈哈開拓東南亞市場的戰略儲備金,提供了完整的合同及發票佐證。
香港法官Gary Lam已宣布延期兩個月裁決,等待杭州的DNA比對結果,以避免與內地裁決產生沖突。
這場遺產爭奪戰發生在宗馥莉接掌娃哈哈不足一年半之際,使本已艱難的接班之路雪上加霜。
2024年2月宗慶后去世后,宗馥莉的接班并不順利。2024年7月,她曾遞交“辭職信”,指出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及部分股東對其經營管理的合法性提出質疑,致其無法履職。盡管風波平息,但股東間的內部矛盾已被公開化。
正式掌權后,宗馥莉推動了一系列改革:關停18家自有工廠,將生產外包給今麥郎等代工廠;將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標轉移到其控制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多位元老級高管退出董事、監事職務。這些舉措被外界解讀為“去娃哈哈化”和“清洗舊部”。
改革引發連鎖反應:“今麥郎代工事件”引發消費者質疑品牌信譽;工廠關停導致約1500名員工收入驟降,引發維權行動;戰略調整被部分輿論視為“背棄父親路線”。
如今爭產風波更添變數。據媒體報道,自2025年7月訴訟爆發以來,已有三家省級代理商擔憂“股權變動影響供貨穩定性”暫停進貨。競爭對手們正虎視眈眈,準備蠶食娃哈哈的市場份額。
失業君小編觀察認為,這場340億遺產爭奪戰,已成為中國家族企業傳承教科書級的警示案例。無論結果如何,它已為中國龐大的家族企業群體敲響了三重警鐘:
?透明度是財富安全的基石。宗慶后案例揭示了離岸資產與“抽屜協議”的巨大隱患。若2003年的口頭承諾輔以嚴謹、透明的書面信托文件并完成公證,今日的家族內斗或可避免。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更是財富代際傳承的穩定錨。
?傳承規劃必須與時間賽跑。據貝恩咨詢統計,中國60歲以上企業家超70%未完成交接班規劃。宗慶后82歲高齡仍奔波于管理一線,直至病榻前才倉促交棒。傳承是系統工程,絕非臨終一刻的倉促決定。
?家族倫理需要現代契約精神重塑。《民法典》明確賦予非婚生子女平等權利,但當傳統家族人倫觀念與現代法條碰撞,其引發的震蕩往往需要以百億財富為代價去平息。構建基于尊重、透明和清晰規則的現代家族治理契約迫在眉睫。
網友熱議
(IP滬):
《民法典》明確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權利!只要DNA坐實是宗老血脈,憑什么不能分?血緣面前人人平等,別拿道德綁架法律。
(IP鄂):
三個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弟妹’,父親葬禮都不露面,現在跳出來爭340億?時機太巧了吧?宗馥莉剛接班遇到困難就來這出,很難不讓人聯想背后動機。
(IP渝):
心疼宗馥莉!父親剛走就要面對這種爛攤子。白紙黑字的公證遺囑都不認,還扯什么‘口頭信托’?支持她依法維權,守住父親打下的江山!
(IP京):
最怕娃哈哈被拖垮!代理商都暫停進貨了,競爭對手虎視眈眈。家族內斗能不能關起門來打?別讓幾萬員工和民族品牌為你們的家事買單!
(IPHK
現實版‘溏心風暴’上演!340億的誘惑面前,親情算什么?‘同父異母’、‘前高管所生’、‘管家之子’…要素過多,比電視劇精彩,電視劇都不敢這么編。
最后一條,
豪門恩怨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