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社山東淄博訊www.cnatv.com.cn(記者 張兆偉 通訊員 馮文慧)為切實關愛困境兒童,助力其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山東沂源縣民政局精心策劃并實施了“沂路相伴·源夢童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主題活動。活動匯聚社會愛心力量,整合優質資源,通過創新服務模式與深化服務內涵,聚焦兒童潛能激發與能力提升,為困境兒童構建堅實的成長支持網絡。
實踐研學,啟迪心智,拓寬視野
走進“神農藥谷”:帶領孩子們探訪魯山腳下的神農藥谷(山東省中醫藥大學教學實踐基地)。在540畝中草藥種植園,孩子們親手觸摸、辨識黃精、丹參、桔梗、靈芝等百余種藥材,了解其功效與藥膳文化,感受中醫藥的博大精深。600畝農事體驗園(山東理工大學等高校實踐基地)內,孩子們參與拔草、鋤地等勞作,親身體驗“粒粒皆辛苦”,磨煉吃苦耐勞的意志,收獲勞動的快樂。沉浸于群山綠野、鳥語花香的自然氧吧,孩子們的心靈在靜謐與探索中得到沉淀與升華。
探秘“牛郎織女”:在牛郎織女景區,孩子們踏訪始建于唐代的織女洞與明代萬歷年間的牛郎廟。實地感受“天上銀河,地上沂河”的獨特對應景觀,聆聽千年愛情傳說,在秀美山水間感悟親情、愛情的真摯與家庭和諧、社會美好的珍貴價值。
心理關愛,賦能成長,提升韌性
曼陀羅繪畫療愈:在專業心理咨詢師引導下,孩子們通過曼陀羅彩繪這一藝術療愈形式,將青春期的困惑、學業壓力、人際溝通等內心情感轉化為色彩與線條,有效釋放壓力,增強情緒調節能力,促進心靈成長。
青春期主題講座:圍繞《讓成長不煩惱》《接納自己歡悅成長》《我的無悔青春》《情緒管理》等主題,開展系列講座。引導孩子們科學認識青春期身心變化,樹立積極健康的“三觀”,學會接納自我、應對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自我認知與聯結:通過“自畫像”與“他畫像”活動,孩子們在互動中深化自我認知,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增強內在力量,促進同伴關系的融洽,學會擁抱陽光,提升心理韌性。
團建協作,凝聚力量,收獲友誼
組織“共畫一幅畫”、“珠行萬里”、“合力建塔”等趣味團建活動。孩子們在小組比賽中全情投入,為集體榮譽緊密協作。活動有效培養了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收獲了珍貴的友誼,提升了協作溝通能力。
能力提升,挖掘潛能,增強自信
膽識口風訓練:通過系統訓練(膽識、口才、宣誓、心理素質提升),不僅鍛煉了表達與溝通能力,更塑造了自信果敢的個人品格。
創意手繪體驗:手繪扇子制作活動激發了孩子們的創意與想象力,鍛煉了耐心與細致觀察力,提升了藝術修養。
生活技能實踐:組織整理床鋪、打掃衛生、洗衣、包水餃等內務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做中學”,切實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與自立意識。系列活動有效挖掘了孩子們的內在潛能,增強了克服困難的勇氣。
安全護航,筑牢防線,守護成長
精心設計涵蓋“防欺凌/侵害”、“防拐騙/防走失”、“防溺水”、“手機網絡安全”、“未成年人保護及預防犯罪”等主題的安全教育講座。結合《樓房逃生常識》、《兒童安全劇場(防電篇)》、《遠離毒品 珍愛生命》等宣傳影片,幫助孩子們樹立牢固的法治安全意識,掌握關鍵自護技能,為安全成長筑起堅實防線。
親情陪伴,傳遞溫暖,潤澤心靈
活動期間,助教老師與孩子們同吃同住,以親人般的守護、包容與關愛,在傳授知識、啟迪心靈的同時,更教導為人處世的道理。特別策劃的集體生日會,讓每名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與親情的珍貴,有效彌補了情感缺失,滋養了心靈。
經過一周系統性的學習、深度輔導和豐富實踐,參與活動的困境兒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孩子們展現出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的良好狀態,在知識獲取、能力培養(自理、協作、表達、創新)、情感表達、團隊協作及心理韌性等方面均取得顯著進步。活動成功搭建了社會關愛與兒童成長的橋梁,為困境兒童的未來注入了更多希望與可能。
值班總編:保積來 責任編輯:梓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