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15日,廣東佛山市順德區衛生健康局發布情況通報:
2025年7月8日,我區監測發現一起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市區各級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專業力量,全力開展防控工作。經主動病例搜索和檢測,截至7月15日,全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樂從鎮、北滘鎮、陳村鎮,均為輕癥病例。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癥狀以發熱、皮疹及關節疼痛為主。該病與登革熱相似,主要由伊蚊(俗稱花斑蚊)傳播,可通過清理孳生地、殺滅蚊蟲等措施阻斷傳播途徑。
當前正值高溫多雨季節,蚊蟲活動頻繁,已進入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高發期。在此,提醒廣大市民,增強防控意識,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積水、清除雜物,從源頭上消除蚊蟲孳生環境;加強個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蚊蟲叮咬;若出現上述類似癥狀,請及時就診,并主動告知旅居史和蚊蟲叮咬史。
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應對蚊媒傳染病挑戰,守護健康家園。
關于基孔肯雅熱
日前,佛山市順德區有害生物防制協會發布提醒:
基孔肯雅熱的來源是坦桑尼亞南部的土語,意思是令人彎腰屈背。
基孔肯雅病毒屬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屬,病毒直徑約60~70nm,有包膜。這種病毒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給人類,引起以發熱、關節痛/關節炎、皮疹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毒性傳染病。
基孔肯雅熱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蚊媒傳染病,主要流行于東南亞和非洲地區。該病的潛伏期一般為2~4天,主要臨床癥狀為發熱、皮疹及劇烈關節疼痛。引起四肢和脊柱關節的劇烈疼痛,持續高熱。是失能性病毒類生物戰劑的一種?;卓涎艧嶂饕ㄟ^伊蚊叮咬在人群中傳播,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經過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觸等傳播。
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可治
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可治。專家建議市民在外出時做好防蚊措施,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涂蚊蟲驅避藥物。滅蚊和清除積水成為家庭防控基孔肯雅熱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
來源:中國新聞網綜合健康順德、佛山市順德區有害生物防制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