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1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程思瑋)“小妹,今天剛打撈上岸新鮮的梭子蟹,要不要買點?”廖阿婆每天8點前,都會準時在大鵬新區南隆社區海港路停車場旁的一塊空地上支起攤,販賣兒子凌晨出海打撈的海鮮。和她一起來擺攤賣菜、賣水果的商販都是大鵬本地的村民。每天8點前,這塊空地上擠滿來逛早市的人,熱鬧的“煙火氣”與停車場外寧靜整潔的月亮灣棧道,營造出一幅“動靜相宜”的和諧畫面。
廖阿婆她們擺攤的地方是大鵬新區南隆社區專門規劃設置出的一塊空地。這塊空地8點前專門用來擺攤,8點后恢復停車場功能。自從社區規劃出這片地之后,廖阿婆和她的“攤友”們告別了“打游擊”模式,有了固定的擺攤時間和“攤位”。而南隆社區以停車場升級改造為突破口,奏響了一曲基層治理的創新樂章。
巧用“疏”策破局
停車場變身治理新陣地
南隆社區地處南澳墟鎮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亂擺賣的“溫床”。每到清晨或傍晚,社區的巷道、廣場便被各式攤販占據,蔬菜攤、水果攤、魚獲品、小吃攤混亂地擺放在公共空間,使得社區道路變得擁堵不堪,不僅周邊環境吵鬧,路面臟污,垃圾遍地,污水橫流,就連居民正常通行都受阻。面對這樣的情況,新區城管多次專題部署、集中整治,但防不住攤販們“打游擊”,整治后不久又死灰復燃,陷入“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惡性循環。
為徹底破解亂擺賣難題,南隆社區深入調研,摸清底數。工作人員逐戶走訪居民、攤販,了解居民的消費習慣、攤販的經營需求與實際困難,精準定位問題根源。秉持“疏優于堵”的治理理念,在轄區調研踩點,謀劃于居民聚集處、交通便利場所設置攤販經營疏導區域。最終將點位選取在即將升級改造的海港路停車場。通過精心測量和規劃,在停車場內劃分出不同區域,合理設置攤位,并明確了攤販的經營時段,打造固定經營場所,實現“退路進場”。
黨建引領“退路進場”
多元共治煥新顏
在實施過程中,大鵬新區南隆社區采取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模式。其中,社區黨組織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爭取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保障停車場升級改造順利推進。股份合作公司組建管理團隊,制定經營疏導區管理規則,負責日常運營監督,確保秩序井然。社區還創新宣傳引導方式,利用社區公告欄、微信群等渠道,向居民與攤販宣傳在停車場擺攤的優勢,引導大家轉變觀念,主動參與其中。同時,社區還成立民意速辦小組,第一時間協調處理經營疏導區域的攤販準入等問題。
“我們這里的路面現在沒有黑膩膩的油污,連空氣都清新了!”經過一系列的創新整治,南隆社區舊貌換新顏,居民們贊不絕口。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停車場升級改造后,亂擺賣現象顯著減少,社區道路恢復暢通,環境衛生也比以前大幅改善。將舊有停車場進行升級改造,既保存了社區的“煙火氣”,又進一步提升了社區的“軟環境”。像廖阿婆這樣的攤販們有了穩定經營環境,收入得到了保障,紛紛表示愿意遵守管理規定,共同維護社區秩序。“在這里擺攤生意比之前好了,我的腳不好,也不用再跑來跑去,很感謝社區的安排”。
(深圳特區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