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直新聞)
?直新聞:特朗普稱,如果俄羅斯在50天內未能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加大對莫斯科的經濟施壓力度。對此,您怎么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注意到,外界普遍把它看成是特朗普對俄羅斯發出的極其嚴厲的最后通牒。而我橫看豎看,都找不到半點最后通牒的影子,我覺得它更像是特朗普對俄羅斯送出的最后溫情。
此前白宮在這件事情上,可謂是吊足了外界的胃口。美國國會議員的提案是,要對俄羅斯及其商業伙伴祭出500%的關稅。特朗普的說法則是,假如俄羅斯還不同意和談,他將在未來兩周內對俄羅斯采取行動。然而特朗普14日宣布的最終結果卻是,500%的關稅變成了100%,尤其是生效的時間還從承諾的兩周延長到了50天。
在我看來,這個“魔鬼”恰恰就隱藏在50天的細節當中。此前我曾反復說過,對于俄羅斯來說,眼下壓倒一切的任務,就是要利用這場正在進行的夏季攻勢,徹底拿下烏東四州,甚至徹底打垮烏克蘭人的抵抗意志。而眼下,留給俄羅斯展開夏季攻勢的時間,正好是50天左右。50天后,烏克蘭就進入秋冬季了。另外在7月3日,也就是大約十天前,普京曾明確告訴特朗普,他將在接下來60天左右的時間里,完成對烏克蘭的夏季攻勢。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知道,特朗普再給俄羅斯50天的寬限期,這背后其實大有深意。這不僅是在以實際行動支持俄羅斯完成夏季攻勢,甚至還等于在變相鼓勵俄羅斯,應該在這50天的時間里加大進攻烏克蘭的力度。否則,錯過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因此,我個人的判斷是,在特朗普發出所謂最后通牒之后,接下來的50天左右,俄烏戰事將會進一步走向激化,甚至迎來最后的生死對決。
而這樣一種現象,也就再度印證了我此前的判斷,即特朗普與俄羅斯之間的密約是存在的,即特朗普以放棄烏克蘭為代價,換取俄羅斯默認美以對伊朗的進攻。而這50天的寬限期,其實就是特朗普對俄羅斯的履約行為。
直新聞:那在您看來,特朗普對俄羅斯及其商業伙伴發出的關稅威脅,最終能夠產生預期效果嗎?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這種現象其實再度證明,特朗普是不折不扣的“關稅人”,他的眼睛里看得見的只有關稅,他用來打擊其他國家的唯一武器也是關稅。但是我同時認為,這種老套路已經不管用了。
首先三個月前,特朗普曾經氣勢洶洶地向全球185個經濟體舉起了關稅大棒,但是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除了以越南為首的極個別國家屈從了特朗普的意志之外,其余幾乎所有經濟體都沒有太當一回事。這也就意味著,特朗普關稅大戰的邊際效應,已經幾乎不存在了。
其次,當前跟俄羅斯保持正常商業往來的國家,都是有一定實力的經濟體,包括印度、土耳其,也包括中國,甚至還包括一些歐洲國家。我不相信特朗普會為了烏克蘭的利益,而犧牲美國的經濟利益,再度對這些經濟體全面升級關稅戰。要知道,特朗普曾經將對中國的關稅稅率升高到了120%以上,但最終的結果卻是美股、美元、美債差點崩盤,以至于特朗普不得不一再眨眼睛跟中國進行談判與妥協。更何況,特朗普還是嘗過中國稀土牌的厲害的。
第三,由于西方國家已經對俄羅斯的經濟進行了接近極限的制裁與封鎖,因此特朗普對俄羅斯加征100%的關稅更是相當于廢紙一張。
因此我個人判斷,特朗普對俄羅斯及其商業伙伴發出的關稅威脅,不僅是屬于毫無意義的虛張聲勢,而且是屬于表演性的,也就是要演給美國的盟友與美國國內的挺烏派看的,表示我已經盡力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特朗普就會唾面自干,將自己的話收回去,宣布將對俄羅斯及其商業伙伴的征稅計劃,沒準再度延長50天。
?直新聞:那對于特朗普宣布,已經就恢復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與北約達成了協議,您又怎么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注意到,有不少評論都認為,它意味著特朗普終于“浪子回頭”,重新回到拜登制訂的軍援烏克蘭路線上來了。
對此我完全不敢茍同。我認為,特朗普的對烏政策的確是出現了轉變,但那只是相較于其個人而言的,也就是他將自己原來既不軍援烏克蘭也不軍售烏克蘭的政策,改為了可以賣武器給烏克蘭。但這并不意味著特朗普對烏克蘭的政策出現了重大和本質性的改變,也不意味著特朗普回到拜登路線上來了。
因為第一,特朗普上任半年以來,不僅沒有簽署任何新的援烏法案,甚至還將拜登執政時國會通過的援烏法案,全部束之高閣了,以至于還有數十億美元原本應該及時援助烏克蘭的武器,全部被閑置在美軍的倉庫中。
第二,拜登是無償援助武器給烏克蘭,而特朗普則是在高價售賣武器。也就是說,特朗普此舉的性質,已經不再是對烏克蘭的軍援,而僅僅是軍售,不僅不再對烏克蘭承擔任何的援助義務,而且要從中發戰爭財,大賺一把。
第三,特朗普做的還是無風險的買賣。為了避免得罪俄羅斯,尤其是為了避免將美國拖下水,他不是直接賣武器給烏克蘭,而是先賣給北約,再由北約轉讓給烏克蘭。
第四,特朗普賣給北約的,還僅僅是以“愛國者”系統為主的防御性武器,而不是進攻性武器。
第五,特朗普雖然承諾要向北約出售17套“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但并沒有同時承諾會出售足夠多的導彈,而烏克蘭最缺的恰恰就是“愛國者”導彈。這也就意味著,為了牽制烏克蘭,特朗普仍然留了一手。
總而言之,雖然跟過去的特朗普相比,現在的特朗普往前走了一步,但是他仍然沒有回到拜登的路線上,而是在拜登的路線上往后大大地退了一步。
?直新聞:那您認為,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特朗普的對烏政策作出了有限度的調整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沒錯,是有限度的調整。因為特朗普挺俄反烏的基本立場和基本戰略并沒有發生改變,改變的只不過是戰術與方法。而且按照特朗普的說法,導致這一轉變的原因,是因為自己過去“太過于年輕太過于單純”,以至于被俄羅斯給騙了。
而在我看來,導致特朗普對烏政策出現有限度調整的根本原因還在于,特朗普的對烏政策違背了共和黨內的主流黨意、美國的主流民意,以及西方盟友的集體意志。這就勢必會導致共和黨內的傳統建制派、美國國內的主流輿論以及所有的西方盟友聯起手來,對特朗普形成排山倒海般的道德與政治壓力,并最終讓特朗普扛不住了,不得不裝模作樣地演了一出“對烏政策大轉變”的戲碼。
作者丨劉和平
排版丨陳翩翩
編輯丨賴晨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