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2025年7月,上合組織外長會在北京舉行,印度外長蘇杰生訪華期間,中方明確提出“龍象共舞”,這一表述迅速成為國際輿論焦點。所謂“龍象共舞”,“龍”是中國文明的象征,代表力量與智慧;“象”是印度文明的符號,體現耐力與包容?!肮参琛倍?,指向兩國在平等基礎上協調合作、互利共贏的狀態。這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中方對中印關系定位的最新詮釋——從過去的矛盾摩擦,轉向“相互成就的伙伴”。
蘇杰生(資料圖)
這種轉變并非空穴來風?;厮萁荒曛杏』樱芮逦吹疥P系改善的軌跡。這些表態背后,是兩國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發展中國家代表的共同利益:中印合作若能走深走實,足以重塑“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讓發展中國家的聲音更響亮。
但現實遠比愿景復雜。直航航線恢復、互派記者便利化、民間人員往來擴大等具體問題,仍未取得實質性突破。問題的癥結在哪里?某種程度上,印度對華政策的搖擺是關鍵。這種搖擺,既源于其國內不同政治力量的博弈,也受外部環境干擾——比如某些大國的對華策略,讓印度在合作與觀望間反復權衡。
值得注意的是,蘇杰生此次訪華釋放了積極信號。中方在會談中不僅重申“龍象共舞”的合作方向,更明確指出中印作為毗鄰的發展中國家與新興經濟體,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契合“全球南方”共同期待。對此,印方也作出回應:印中關系對雙方具有重要價值,保持雙邊關系穩定發展符合共同利益;作為世界兩大人口大國,印中在促進自身發展、推動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維護國際秩序上肩負共同責任。雙方均強調要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加強政治對話、推動互利合作、密切人員往來、積極引導兩國民意。
蘇杰生(資料圖)
這些表態看似原則性,實則暗藏合作抓手。比如政治對話,不是一般的會議往來,而是要通過常態化溝通機制,及時化解誤解誤判;互利合作,重點在經貿投資領域——中印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市場潛力巨大,產業鏈互補性強,擴大合作能釋放“1+1>2”的效應;人員往來更直接,直航航線多了、記者采訪方便了、留學生交流頻繁了,兩國民眾才能更直觀感受對方的發展,減少偏見與誤解。
當然,合作不會一蹴而就。中印之間存在邊界等歷史遺留問題,短期內難以徹底解決,但這不應成為關系發展的障礙。正如中方反復強調的,關鍵是要“相互成就”——你有你的發展需求,我有我的發展目標,與其糾結分歧,不如聚焦共同利益,在能合作的領域先做起來。比如數字經濟、綠色發展、氣候變化等新興領域,中印都是重要參與者,合作空間廣闊。
蘇杰生(資料圖)
從“龍象相爭”到“龍象共舞”,需要的不僅是口號,更是行動。蘇杰生此次訪華,至少傳遞了一個積極信號:印度開始更理性地看待中印關系。對中方而言,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也要展現合作誠意,讓印度看到“相互成就”的實在好處。畢竟,28億人口的市場潛力、全球南方國家的共同訴求,足夠支撐兩國走出一條不同于傳統大國競爭的新型相處之路。
國際格局正在深刻演變,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在這個背景下,中印作為兩大文明古國、兩大新興經濟體,沒有理由不攜手同行。正如“龍象共舞”的寓意——與其互相角力兩敗俱傷,不如并肩起舞共享榮光。這不僅是中印之福,更是發展中國家之幸、世界之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