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熱浪滾滾,高溫也催生了一種新型剛需,叫“找個地方乘涼去”。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蘭州各大商場成為市民們的納涼地,他們或聚在一起暢談,或安靜地閉目養神,或陪伴孩子盡情嬉戲,盡享這份室內清涼帶來的愜意時光。“納涼經濟”的升溫,也為商家增加了人氣,帶來新商機。
1
商場納涼,購物遛娃兩不誤
7月15日,蘭州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一時間,眾多市民、游客紛紛涌入冷氣十足的商場躲避酷暑。
上午九點,記者來到北京華聯購物中心,走進商場,撲面而來的冷氣瞬時驅走熱浪。不少市民在商場一層“蹭空調”,或等候朋友,或借此小憩。“商場里涼快,來這乘涼”,剛從超市買完菜的方阿姨大方地說,“我們經常來,空調涼快得很!”方阿姨說,這幾天天熱,不少街坊鄰居買完菜都不急著離開,而是坐在公共區域享受商場的冷氣。
除商場公共區域外,快餐店、茶飲店、室內兒童樂園同樣是市民常去的納涼地點。在北京華聯購物中心三樓,不少孩子都在不同的兒童游樂項目內玩耍,家長則拿著零食、飲料在休息區等候。“整層都是小孩的項目,我家娃基本上每家都有辦卡。”家住附近的李女士表示每周末都要來商場里遛娃,一天可以體驗很多項目,晚餐也可以在這里解決。李女士說,“在商場遛娃可以解放雙手,輕松不少。”
同樣在陪娃的婷婷笑著說,“雖說主要目的是來蹭空調的,但事實上還是會有額外的消費支出。”她舉例道,每次帶孩子來玩,都會在奶茶店買兩杯飲品,有時孩子出汗多、或飲料灑在身上,還會再買一兩件衣服,這樣算下來,每次來商場納涼,一般能貢獻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的營收。
“這段時間的客流量比起暑假前有了明顯提升,每天都有許多新增的會員。”一兒童樂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幾天高溫,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這玩一待就是一整天,一次消費,原則上當天可以無限次進出,性價比很高。
下午3點左右,走進蘭州中心一家連鎖快餐店,里面坐著不少乘涼的顧客。點了一杯飲料休息的小明同學說,自己來附近辦事,沒想到今天的天氣太熱了,即使撐著太陽傘,也烤得皮膚發燙。“酷熱難耐,只能順路躲到商場里,稍微涼快一會兒再回去。”
“這個時間并非用餐高峰時段,所以我們一般不會刻意制止市民的蹭涼行為,只要他們不影響門店正常營業即可。”門店工作人員表示。
2
多彩活動,帶動“停留”消費
為商家帶來人氣的除了冷氣,還有用心的服務。
記者走訪不少商場了解到,為接住高溫帶來的這波“流量”,各商場都推出了停車享優惠、票根折上折等服務,還有夏日限定主題活動,共同發力清涼經濟。
“周末同學來蘭州,看了演唱會,本來計劃要去周邊玩一玩,不巧趕上高溫天氣。我們在酒店搜附近商場,結果發現萬達茂有停車優惠、‘票根折上折’的各種優惠活動,逛了室內動物園、吃了美食,也很不錯。”來自西寧的小史同學補充說,他們做攻略時發現,蘭州有好多商場里都有地鐵站,出了地鐵站直接就能進商場。高溫這兩天分別去了萬達茂、吾悅廣場、萬象城,基本都在商場里逛吃,“蘭州的商場太好逛了,好評好評。”
傍晚時分,在國芳百貨,“積分清零月”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年輕消費者和親子客群。市集攤位匯聚手作、文創等特色商品,美陳打卡點和積分兌好禮還成為社交平臺的熱門分享內容。一品牌銷售人員稱,得益于納涼經濟,在晚上6點之后,消費者就逐漸多了起來,客流量相較于平時增加了五成,到了周末更是翻倍,許多消費者都選擇在飯后前來納涼購物。
嘉福元火鍋店的叫號接待員也感受到了高溫帶來的變化。“暑假加上高溫,客流量比之前增長了不少。”她笑著說,很多市民因為天熱不想做飯,就選擇在外面就餐。變化最大的是晚間時段,客流量比以往增長了兩到三倍。為了留住客人,店里還為食客提供免費小吃、等號超時贈菜等服務。接受采訪的大部分商家稱,雖然有些市民是來商場納涼的,但他們停留的時間越長,產生消費的可能性就越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消費。
記者梳理發現,為了進一步吸引客流,各大商場還新增了一些晚間項目:播放露天電影、樂隊演出、籃球賽等各種納涼活動,不但能為商場吸引人氣、拉動消費,而且也能為附近居民和商場顧客納涼休閑增加更多元素。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丹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