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昌
開封萬歲山武俠城內,飛檐斗拱的輪廓隱入光影,石板路上人影憧憧。忽然,一襲華服的“逍遙仙侯”執扇而立,引來游人低呼。快門聲此起彼伏間,次元壁悄然消融。鏡頭前,他是降臨凡塵的“逍遙仙侯”;鏡頭后,他是那個曾與社交恐懼搏斗的青年。
圖說:游客紛紛與“逍遙仙侯”合照
近幾年來,旅游業持續升溫,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2025年暑期整體文旅預訂增速同比上漲近38%。景區人流如織,打卡熱度居高不下,游客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轉而追求身臨其境的互動與獨特的情感連接。
在這種浪潮之下,一種名為“景區NPC”的新興職業應運而生。諸多文旅場所內,每天都在上演著奇妙的“穿越”。他們正以鮮活的姿態,嵌入古老的磚瓦與流動的人潮。
一群年輕人找到了自己的舞臺,旅行的體驗也悄然重塑。“景區NPC”成為連接虛擬想象與現實場景、滿足游客深度參與渴望的關鍵紐帶。線上線下,他們熱度不斷攀升,成為景區人氣的直觀體現。
提供情緒價值的“社恐”青年
下午4點,“逍遙仙侯”小野的“情緒工坊”開張了。
換上華服、完成妝造,他已褪去最初的靦腆。“我的任務,就是互動,核心是給游客提供情緒價值。”他坦言。為此,他自備團扇、紙傘,化身“氛圍大師”,耐心引導游客擺出最佳姿態,“怎么好看怎么來”,直至鏡頭定格滿意笑容。對于一些內向的游客,小野用開玩笑的方式引導,“我會跟他們說,花錢的都不白來。”
在河南萬歲山武俠城,小野每天有八場這樣的互動工作,每場20分鐘,結束后可以休息20分鐘。每天下午兩點,小野就會到崗,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化妝與造型,便全身心投入到與游客的互動中,直至晚上十點。
“現在變成話嘮了。”這份曾被他視為挑戰的工作,如今已成為他快樂的源泉。“我天天非常開心,非常期待上班。”他解釋說,因為自己每天都能遇到不一樣的游客,和有趣的同事們在一起,這讓他的工作充滿了新鮮感與樂趣。
為了更好地回饋游客的喜愛,他還會自費將自己的照片印成小卡,作為禮物送給游客。當看到游客們拿到照片后開心的樣子,他坦言自己“當時也特別害羞,但也開心”。
圖說:“逍遙仙侯”與游客合影中
與社恐青年小野不同,小錢是一名Cosplay愛好者,對化妝、服裝都相當了解,甚至是比較擅長,在萬歲山武俠城扮演國風游戲《原神》里的“甘雨”,可謂是“愛好對口了”。
上午十點,她準時出現在自己的崗位上,開始一天的工作。她的任務十分明確:與每一位路過的游客熱情地打招呼、合影,偶爾組織一些小游戲。
圖說:小錢與游客的合照
這份看似光鮮的工作背后,是實實在在的付出。每天一個多小時的化妝時間,讓她感到有些煩躁,厚重的妝容日復一日,也給皮膚帶來了不小的負擔。
夏季的酷熱,在人流密集的下午場,她的一些同事曾因悶熱和缺氧出現過身體不適。她有著自己的“小巧思”——選擇的服裝都盡可能地遮蓋皮膚,“我買的衣服全部露不出來一點,只露個頭,”她笑著說,“與其熱,我還是更不想被曬。”
為游客們提供情緒價值的她,有時也會在工作中獲得情緒價值。一次,有位游客特意為NPC們送來冰塊解暑,這樣的體貼并不違反景區規定,她對此記憶猶新。與人不同,NPC沒有“靈魂”,只會在某片區域重復做著固定動作,但扮演NPC的她,被游客們當作了知冷知熱的人。
小錢愛著這份工作,“可以觀察眾生”,“看看漂亮姐姐們的時尚穿搭,也感受來自陌生人的喜愛”,小錢享受著這份“帶薪玩Cosplay”的快樂。
從“旁觀者”到“參與者”
在游客晶晶眼中,NPC早已超越了點綴,成為景區特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經常出去旅行,也樂于接受新鮮事物。2021年在蘇州園林,晶晶第一次接觸到景區NPC,當時她非常激動。但彼時的NPC更似沉浸式表演中的固定布景,扮演吟詩作對的古人,與游人的互動有限。如同一個固定的景點,扮演著吟詩作對的古人,與游客的互動性較弱。
而如今的NPC截然不同了,他們主動打招呼,熱情配合合影,這種極強的互動性,瞬間將游客從“旁觀者”拉入“參與者”的角色。在萬歲山,晶晶與朋友流連于“仙俠奇境”區,那里聚集了許多網上熱門的NPC角色。其中,與“狀元郎”的合影經歷讓她尤為難忘。在她看來,這次合影不僅是一次簡單的互動,更是“圓了我的一個夢”。
她認為,促使自己主動互動的因素,一方面是源于新鮮感,另一方面也是受到現場熱烈氣氛的感染,產生了一種“從眾心理”。
在她看來,與NPC的互動已經成為比游覽景點、品嘗美食更深刻的記憶點。這些互動經歷讓她覺得,NPC的角色設定和背景故事或許并非最重要,游客更多是被他們鮮明的個人特色所吸引,例如“狀元郎”的帥氣外表,或是“呂婆婆”高強的武藝。但她也認為,NPC強大的人格魅力,也可能反過來激發游客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活的靈魂”與文旅新章
小錢自小長在開封,她時常為家鄉的文旅發展感到震驚與自豪。
在她過往的印象里,開封曾是一個“沒有存在感”的古都,但如今,文旅的爆火讓這座小城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城市知名度與經濟活力顯著提升。
同樣作為一名年輕人,她認為,景區NPC這類新型職業的出現,是文旅行業為擁抱年輕世代而做出的重要創新,它能為傳統景區注入活的靈魂,增強互動感與參與感,從而吸引更多年輕游客。
圖說:游客眼中的小錢
“許多人,正是為某個特定NPC而來。”晶晶也觀察到這一職業的進化軌跡,從側重表演轉向深度關注游客感受的互動,這是一種更人性化的發展。她相信,這種沉浸式的模式對文旅行業至關重要,能有效刺激消費,提升景區乃至城市的影響力。
作為身處文旅熱潮一線的工作者,小野對變化的感受更為直觀。他認為,NPC這種互動形式極大地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讓他們“產生下次還想來玩的想法”,為景區帶來了持續的客流。他用“只有旺季和更旺季”來形容萬歲山的火爆,“天氣一好人就爆滿”。
這種吸引力甚至跨越了國界。他清晰地記得,五六月份時曾有來自印尼的旅行團前來,盡管語言不通,但游客們依然熱情地用簡單的英文夸他“handsome(很帥)”。那一刻,他深切地感受到:“我們吸引了很多外國人,我為中國的發展感到驕傲。”
從一個職業選擇,到一個引人矚目的文化現象,景區NPC的意義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角色扮演。他們是用真誠互動打破次元壁的使者,也是讓游客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的關鍵。
對于小野、小錢這樣的年輕人而言,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場自我實現與收獲溫暖的旅程。而對于文旅行業來說,這種以“人”為核心的互動模式,或許正是其在未來保持活力與吸引力的最佳答案。
(受訪者均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