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連載10
話說宇文化及、朱粲、竇建德這幫人,都稱了皇帝,氣焰一天比一天囂張。唐高祖李淵正琢磨著一個個收拾他們,忽然有個全身穿孝的年輕婦人,跌跌撞撞沖進大殿,嚎啕大哭。
李淵一看這婦人,也不禁老淚縱橫。原來這是他第五個女兒桂陽公主。
自從李淵當了皇帝,所有女兒,不管是嫡出還是庶出,都封了公主。柴紹的妻子是嫡出,而且幫父親立過功,因此特別封為平陽公主。
其他庶出的女兒里,就數桂陽公主聰明伶俐,擅長寫詩,也深得李淵喜愛,嫁給了華州刺史趙慈景。
趙慈景長得帥,力氣也大。李淵因為河東郡一直還沒打下來,原刺史韋義節老打敗仗,就任命趙慈景為行軍總管,和工部尚書獨孤懷恩一起,再次帶兵去攻打。
結果獨孤懷恩的部隊剛到蒲坂(今山西永濟),連營寨都沒扎好,就被隋朝守將堯君素偷襲,倉促敗退。只有趙慈景拼死力戰,沖進敵陣,最后因為孤立無援,力竭被堯君素抓住,砍了頭掛在城外示眾。
噩耗傳到長安,李淵剛派使者帶著詔書去斥責獨孤懷恩失職之罪。桂陽公主已經先一步知道了丈夫的死訊,于是換上孝服進宮見父親,哭著請求增兵派將,去為丈夫報仇。
李淵畢竟是父親,心疼女兒,心里也很難受,只好再三勸慰,讓她先回家守喪。隨后任命秦王李世民為陜東大行臺,蒲州和河北的兵馬都歸他指揮,去攻打堯君素。
李世民催促獨孤懷恩進軍包圍蒲州城。然而,堯君素防守嚴密,怎么都攻不下來。
李淵又多次派投降的隋將去勸降,甚至承諾賜給他免死鐵券??墒菆蚓厮阑畈淮饝獨w降。
李淵又讓堯君素的妻子到城下喊話:“隋朝都亡了,你何必自己苦撐呢?”
堯君素在城上回答:“天下大義,你一個婦人懂什么?”話音剛落,“嗖”的一聲,一支箭射來,將他妻子當場射倒在地。唐兵趕緊把她救回來,已經是半死不活了。
李世民見堯君素死活不投降,又調兵增援。
堯君素發誓死守,每次提到國家,都忍不住流淚嘆息。他對將士們說:“我為了國家大義,不得不死。如果老天真要亡隋,讓李唐得了天下,我會自己砍下腦袋,交給你們去換取富貴。但現在城池堅固,糧倉充足,勝負還難說,大家千萬別有二心??!”
將士們聽了都很感動,加上他平時管理嚴格又體恤下屬,所以都聽從命令,安心守城。
后來城里糧食吃光了,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堯君素的部下薛宗受不了了,便刺殺了堯君素,拿著他的首級出城投降。
獨孤懷恩正想進城,沒想到城門又關上了!原來是守城將領王行本重新組織兵民,關上城門繼續抵抗。
獨孤懷恩進不去,只好把堯君素的首級裝盒送往長安,自己接著攻城。偏偏王行本非常勇猛,招募敢死隊出城突襲。獨孤懷恩措手不及,被打退了。城里的糧道又通了,防守更加堅固。
消息傳到朝廷,李淵當然下詔嚴厲斥責獨孤懷恩。
獨孤懷恩仗著自己是李淵母親獨孤太后的侄兒,有皇親國戚的身份,本來就憋著一肚子氣不服管,這下更怨恨了,居然偷偷和王行本勾結,密謀投靠北邊的劉武周。
直到后來李世民打敗了劉武周,李淵才徹底查清獨孤懷恩的陰謀,騙他回朝覲見,把他抓起來依法處死了。
朝廷另派將軍秦武通攻打蒲州,這次一鼓作氣就攻下了。王行本出城投降,也被砍頭示眾。
夫仇雖報,但桂陽公主依舊郁郁寡歡。李淵怕她憂郁成疾,干脆勸她改嫁。后來她嫁給了楊師道(隋朝宗室),得以善終。這也能看出李唐皇室的家風,對改嫁比較開明。
再說李密,投降唐朝后,因為沒當上實權高官,心里很不痛快。李淵為了安撫他,對他格外優待,常親切地叫他“老弟”,還把自己表妹獨孤氏嫁給他。
但這家伙狼子野心,不管給他多少恩惠,都填不滿他的胃口。他手下的王伯當,投降后當了左武衛將軍,也覺得沒達到預期。
這兩人就經常秘密商量,總想造反。正趕上一次大朝會,李密當時擔任光祿卿(管禮儀、酒席膳食),按規定要給皇帝上菜。他覺得這是奇恥大辱,退朝后就跟王伯當抱怨。
王伯當就勸他設法離開長安,回歸山東(崤山以東,指中原)。李密于是向李淵獻策:“臣白白受您恩寵,還沒報答。想起山東那邊的人,很多是我舊部。我愿意親自去收服他們,然后去討伐東都洛陽的王世充!托陛下您的洪福,拿下王世充就像撿根草那么容易!”
李淵聽了就說:“朕也聽說東都將士很多背叛王世充,本來就想讓老弟你抓住機會去討伐。既然你自愿去效力,那就太好了!”
李密又請求帶上老部下王伯當和賈閏甫一起去,李淵全都答應了,還拉著李密一起登上御座,斟酒盟誓。
李密拜謝接受了任務,就帶著王、賈二人出發了。
群臣大多反對,進諫說:“李密狡猾好叛變,現在放他去山東,等于放魚入水,縱虎歸山,肯定一去不回了!”
李淵笑道:“帝王自有天命,不是這小子能搶走的。就算他叛變,也不足為懼?,F在正好讓他去和王世充互相爭斗,我坐收漁翁之利,這不也是眼前的好計策嗎?”
見李淵如此自信,群臣只好閉嘴。
李密等人剛出潼關,長史張寶德就單獨上了一道密奏,說李密必反。李淵這才改變主意,下詔讓李密一個人返回長安,商量大事。
李密接到詔書,對賈閏甫說:“剛派我走,又叫我回去,肯定是朝中有人搗鬼。我要是回去,恐怕小命不保。不如咱們突襲桃林縣(今河南靈寶),搶了那里的兵器和糧食,渡過黃河往東,直奔黎陽去找徐世勣。到了那兒,再圖謀大事。你覺得怎么樣?”
賈閏甫勸道:“皇上待您不薄,不該背叛恩德。況且大唐國姓‘李’,正應驗了‘李氏當為天子’的圖讖預言,天下終將統一。您既然已經投降稱臣,再生異心,就算拿下桃林,倉促間也難召集軍隊。一旦背上叛賊的名聲,誰還容得下您?依我看,不如暫且遵命回朝,表示沒有二心?;噬峡茨ы槪隙〞倥赡ド綎|,到時候再想辦法也不遲啊?!?/p>
賈閏甫這可謂是金玉良言,卻惹惱了李密,怒氣沖沖地說:“唐朝讓我跟周勃、灌嬰(指漢初功臣,比喻地位不高)那樣的人平起平坐,我怎么能接受?而且他姓李,我也姓李!他能應讖言當皇帝,我也能應!他占關中,我占山東。老天給的機會不抓住,以后要遭殃的!你是我的老部下老朋友,怎么不跟我一條心?”
賈閏甫哭著繼續勸:“您的姓雖然也合讖語,但看現在的天時人和,差得遠了!自從您殺了翟讓,人人都說您忘恩負義,現在誰還肯幫您?大福氣不會來第二次,您三思??!”
賈閏甫實在是苦口婆心,然李密卻是越聽越火,竟拔出腰刀要殺賈閏甫!幸虧王伯當沖上來攔住,才沒動手。
王伯當也委婉地勸道:“賈閏甫說的,也不是沒道理,您還是慎重考慮為好!”
李密瞪著眼說:“你也來說這種話?”
王伯當說:“義士為朋友可以盡忠,不在乎生死。您要是不聽勸,我王伯當愿意陪您同生共死!只怕白白送死也沒用???”
李密最終還是決定一意孤行,殺了朝廷派來的使者。賈閏甫怕跟著遭殃,趕緊騎馬逃回熊州(今河南宜陽)。李密也顧不上追他,帶著人直奔桃林縣衙,拿出詔書對縣官說:“奉皇上詔命暫時回京,隨行的家屬,請暫時安置在縣衙里?!笨h令自然答應。
等到天快黑時,李密帶著幾十個“女眷”進了縣衙??h令出來迎接,沒想到領頭的那個“健婦”突然拔出快刀,“咔嚓”一聲,把縣令腦袋劈開了花!更奇怪的是,那些“女眷”脫掉裙釵,個個都變成了彪形大漢!他們立刻放火燒了倉庫,搶劫了武器和糧食,裹挾了一些人,直奔南山,沿著險路往東跑,并派人飛馬去襄城(今河南襄城),通知刺史張善相(李密舊部),讓他發兵接應。對外卻揚言要去洛陽。
鎮守熊州的右翊衛將軍史萬寶,從逃回來的賈閏甫那里得知了變故,就對行軍總管盛彥師說:“李密是驍勇的賊寇,又有王伯當幫忙,肯定是個大禍害。”
盛彥師笑著說:“給我幾千兵馬,就能砍下這兩個逆賊的腦袋?!?/p>
史萬寶問:“你有什么妙計?”
盛彥師說:“兵法講究詭詐,現在不便明說。等我提著賊頭回來,再告訴您不遲。”
說完,就胸有成竹地帶著五千人馬,翻過熊耳山,在南邊險要道路設伏。高處埋伏弓箭手,低處埋伏刀斧手,下令:“等賊兵過到一半,同時動手!”
有個副將問盛彥師:“李密不是說要往洛陽去嗎?您怎么跑到山里來了?”
盛彥師解釋道:“李密一向狡猾,說去洛陽是騙人的。他其實是想去襄城投靠舊部張善相。我料定他必走這條路。要是放他們進了山谷,山路崎嶇,只要一個人斷后,我們就拿他們沒辦法?,F在我搶先占據山谷,李密必被我擒獲!”于是靜靜埋伏等待。
果然,李密和王伯當等人翻山往南走。盛彥師早看見了,等他們過了一半,一聲令下,伏兵齊出!
李密手下不過千把人,又被截成兩段,首尾不能相顧。山上的箭像飛蝗一樣射下來,山下的刀像割草一樣砍過去。任憑李密再狡猾,也逃不出這張天羅地網!沒一會兒功夫,李密的人馬就被殺光了。李密和王伯當,同時被殺。
盛彥師凱旋而歸,把兩人首級裝盒送到長安。盛彥師因此被封為葛國公,升任武衛將軍,仍然鎮守熊州。
算起來,李密從起兵到滅亡,正好六年。
這時,徐世勣(就是后來的李勣)還占據著黎陽(今河南??h),沒有歸屬。
此前,李淵派了降臣魏征(魏征本是跟李密一起投降的,所以叫降臣)去招降他。
徐世勣很忠心,雖然李淵招降,但他還是把所轄的戶口、土地冊籍先交給李密,讓李密呈獻給皇帝,以示功勞是李密的。
等到這次李密被殺,李淵派人把李密的首級送給徐世勣看后。徐世勣朝著北方(長安方向)放聲痛哭,上表請求收葬李密。李淵下詔允許。
徐世勣讓全軍穿孝服,把李密葬在黎陽山南。
李淵因為他忠于故主,稱贊他是“純臣”,特任命他為黎州總管,封萊國公,并賜姓李,此后便成為李世勣。及至李世民登基,為了避諱,又改名為李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