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我估計很多朋友都見過和吃過,但是一條全身金黃酷似黃金的鰻魚,你見過嗎?
2025年7月15日,IP顯示為福建的博主@豬甲哥路亞佬發視頻曬出一條全身金黃的鰻魚,只見這條鰻魚全身金黃像是鍍了一層黃金似的,尤其是在這條鰻魚游動的時候,更是給人一種“金龍化身”的錯覺。
在仔細辨認后,我可以確定這就是一條普通的鰻魚,只不過它全身金黃的色澤確實有些獨特。
為了方便大家也能感受下這條黃金鰻魚,于是我將視頻做成了動圖放在了下面,你也可以打開圖片仔細觀察一下。
我也寫過多篇關于鰻魚的文章,白色的、紅色的鰻魚我都見過好幾條。但是視頻中這樣酷似黃金色澤的鰻魚,我還是頭一次見到,我估計你也是第一次見到吧。
因此這條視頻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其中有網友更是建議這位博主把這條鰻魚好好地養起來,并且他還猜測能值20萬以上,當然這只是猜測而已,如果有人愿意買回家飼養或者放生,這也比被吃掉強吧。
在聊到買回家飼養時,我發現不少網友都有這樣的想法,并且他們都在主動留言想要買走,不過博主對此并沒有回應。
其中最搶眼的還是湖南的這位網友,他甚至建議博主先自己花錢給自己的視頻買點流量,有更多的人看到這條鰻魚之后,就會有人出價來買,他甚至覺得這條鰻魚能值20萬。
古人常說“物以稀為貴”,這條“黃金鰻”固然少見,但是動輒幾十萬的要價,我覺得還是有些太夸張了,你覺得能值多少呢?
或許是現在的AI視頻和AI圖片太多,并且也都非常接近現實了,這也導致不少網友覺得這是假的。
為此我也是特意查看了博主的歷史視頻,發現這位博主平時也愛曬各種生活視頻,再加上這條視頻的場景和光影畫面等,看起來也不并像AI能做成的,我覺得應該是真的。
不過網友的留言就有意思了,有人表示這條江鰻要是真的,放國際上去拍賣,說不定能100萬起步。也有網友表示如果是真的,在國內就會有人愿意出幾十萬買走,并且就在他們的評論下方,已經有人愿意出5萬了。
看樣子,網友們一邊在懷疑這條視頻的真實性,一邊又在忍不住感嘆它的稀少呀。
江鰻,這種學名為日本鰻鱺的魚類,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及以南的錢塘江、閩江、珠江等水域。
它的一生堪稱“奇幻漂流”:在馬里亞納海溝附近的深海產卵,幼魚隨洋流漂到中國沿海,再溯河而上進入淡水生活數年,最后降河洄游回海洋繁殖,完成生命輪回。
江鰻的“軟黃金”稱號,源于它的稀缺性和高價值。野生江鰻因過度捕撈和棲息地破壞,數量銳減95%以上,一條牙簽大小的鰻苗價格曾飆到15元,成鰻在市場上更是按兩計價。
福建作為中國鰻魚主產區,養殖技術領先,但野生江鰻仍屬“奢侈品”,一條3斤重的野生江鰻,市場價能破萬。這些還都是普通江鰻的價格,因此我覺得網友們提出的“高價”并非空穴來風呀。
不過這條鰻魚為啥會是金黃色呢,我在撰寫本文的時候,在查詢大量相關資料的同時還去請教水產專家,好在他們見多識廣并對此給出了解釋。
水產專家分析,這種金黃色可能源于三種機制:
黃化現象(Xanthochromism):黑色素細胞功能被抑制,黃色類胡蘿卜素沉積增強,導致魚體呈現金黃或橙黃色。這種變異在鰻魚中極為罕見,日本橫濱灣的研究顯示,污染水域的鰻鱺體色變異率是清潔水域的3.2倍,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可能干擾色素合成通路。
白變型(Leucism):神經嵴細胞遷移異常,導致部分黑色素細胞缺失,魚體出現白色或金色斑塊。與白化病不同,白變型鰻魚的眼睛色素正常,且可能殘留黑色素聚集區,形成“金斑”效果。
環境壓力下的應激反應:鰻魚對水質、光照敏感,河流工程化導致庇護所減少,強光環境可能誘發保護性色素表達異常。此外,飼料中的類胡蘿卜素含量也可能影響體色。養殖鰻魚若攝入大量蝦青素,肉色會偏紅,而野生鰻魚因食物鏈復雜,體色更易出現變異。
截至發稿前,博主@豬甲哥路亞佬尚未公布“黃金鰻”的最終去向。有人希望它被放生,有人期待它成為科研樣本,也有人調侃“日料店老板已連夜趕往福建”。
無論結局如何,這條魚已在網友們的心中留下獨特的印記,有時候也不得不感嘆一句“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對于如何處理這條黃金鰻魚,你有什么建議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