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深夜,在我國的青海西寧一個機場內發生了驚險的一幕,一輛機場擺渡車里擠滿了一百多號人,司機離開時竟將車門緊閉,甚至沒有開空調,當空氣漸漸變得稀薄,逐漸有人開始喘不上氣。
直到一位阿姨暈倒在地,車窗被人用應急錘砸開,伴隨著刺耳的玻璃碎裂聲才帶來了救命的涼風,然而機場對這件事敷衍的處理態度,卻讓眾多網友替那些當事人感到憤怒。
事發當時,MU2350次航班的乘客們登上了前往停機坪的擺渡車,準備登機前往西安,根據事后多位現場目擊者回憶,車廂內原本已經擠滿了旅客,然而司機卻在啟動車輛后離開了駕駛艙。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司機離開后竟將車門緊閉,還不打開空調,由于車廂內人數眾多悶熱感迅速蔓延整個車廂。
此時正值盛夏夜晚,雖然是晚上,外面氣溫不高,甚至還有絲絲涼風,但封閉空間內,眾人擠在一起,周圍溫度迅速升高,再加上人數眾多空氣稀薄,不少乘客感到不適,紛紛拿趁手的東西扇風散熱,卻無濟于事。
根據一名女乘客陳女士(化姓)回憶,她是與家人一起在這輛車上的,一開始并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只覺得越來越悶,汗水也漸漸浸濕了后背的衣服。
不少乘客開始小聲抱怨,但沒有人真正預料到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就在此時,一名身穿淺綠色外套的中年女性突然捂著胸口倒地不起,表情痛苦,并且口唇發白。
旁邊穿藍色外套的男孩慌忙將她扶起,場面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有人驚呼“快打120”,有人焦急地敲打司機隔板,希望能引起注意,但司機早已不見蹤影。
陳女士回憶,她清楚地看到,那位倒地女性的家屬迅速跪地查看,情緒明顯慌張,甚至開始嘗試為其人工呼吸,車廂內其他乘客也趕忙幫忙撥打急救電話,可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車門依舊緊閉,空氣也越來越稀薄,悶熱感隨著眾人的緊張逐漸上升。
就在這時,一名年輕男乘客沖到車窗前,二話不說直接抄起車上的應急安全錘,狠狠砸向車窗玻璃,伴隨著玻璃碎裂的聲音響起,悶熱窒息的空氣才終于被涼風吹散。
與此同時,那名暈倒女子的丈夫也操起另一把安全錘,將后車門玻璃砸碎,眾人終于得以撤離這輛“密封鐵皮箱”。
不少下車的旅客此時已經滿臉汗水,情緒激動地對擺渡車的管理提出質疑,一名男乘客氣憤表示:“20多分鐘不開空調也不開車門,司機到底去哪了?把人悶在里面,這不是玩命嗎!”
另一位女士則直言,機場這樣的管理讓人心寒,根本沒有把眾多旅客的生命安全放在眼里。在他們將玻璃砸碎后,機場工作人員終于趕來,隨行的醫護人員也抵達現場,對昏迷女性展開緊急救治,為其戴上氧氣面罩。
陳女士表示,那名女性旅客的兒子全程陪伴在側,所幸經過搶救,其母親狀況有所好轉,臉色漸漸恢復紅潤,然而這場驚心動魄的事件已經讓她一家四口沒有心情再繼續之前計劃的行程,選擇放棄登機。
而其他旅客在確認這位女性沒有大問題之后,便都安心下來,受到這件事情的影響,原計劃起飛的MU2350航班被迫延誤,最終比預計時間晚了約30分鐘才起飛。
直到飛機升空,依然有不少乘客議論紛紛,對機場方的處置和管理表示強烈不滿,尤其是對司機不負責任的態度感到憤怒。
事后,有網友將當晚發生的一切發至社交平臺,引來眾多網友批評,“這不是服務問題,這是安全事故”,更有聲音質疑機場在應急處置、工作人員管理方面存在嚴重漏洞。
事情鬧大后,青海機場有限公司很快發布了一份官方說明,但這份說明,與其說是解釋,不如說是一次對公眾智商的公然挑釁。
通報寫得很“周全”:是因為旁邊有飛機準備進行起飛之前的滑行,為了想要保護大家的安全,司機才沒開門。
并且,司機還稱當時離開時車內車窗以及空調都是開著的,還特意向門口的乘客解釋了原因。這番說辭,把當時在現場的乘客們都看笑了。
如果空調開著,人怎么會熱到虛脫暈厥?如果車窗開著,又何苦要冒著風險砸爛玻璃?那個“邊開空調邊開窗戶”的神奇操作,更是刷新了人們對物理常識的認知。
乘客們憤怒地反駁:車上沒開空調,沒開車窗,更沒有任何司機過來解釋過半個字。事實就是,司機把一百多號人鎖在車里,自己不知去向。
機場的這份通報,不僅對司機的嚴重失職避而不談,反而試圖將責任推給“安全規定”,這種做法,比悶熱的車廂更讓人感到窒息。
這不是第一次有乘客因密閉空間的悶熱而砸窗自救,此前火車上發生類似事件,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支持乘客“極端情況下的無奈之舉”。
人們能理解萬不得已的自救,卻無法容忍事后顛倒黑白的甩鍋,西寧機場事件最令人寒心的,恰恰是后續的處理方式。從頭到尾,機場方面都沒有對被困乘客表達過一絲歉意,仿佛那十分鐘的生死煎熬,只是一場無足輕重的誤會。
他們承諾會“提升服務”、“改進工作”,這些官樣文章,在“空調開了窗戶也開了”的謊言面前,顯得無比蒼白和虛偽。
這種態度,幾乎是在拿一百多條人命開玩笑,也徹底擊碎了公眾對這家公共服務機構的信任。
事情發酵至今,“空調到底開了沒”這個核心問題,依舊是一筆糊涂賬,一邊是百余名乘客用親身經歷和破碎的玻璃作證,另一邊是機場方面一份漏洞百出的官方聲明。
誰在說謊,其實一目了然,一個簡單的失誤,原本一句真誠的道歉、對失職司機的嚴肅處理,或許就能平息風波,但機場方面卻選擇了最愚蠢的方式——對抗事實,愚弄公眾。
他們或許以為,只要嘴硬到底,風頭總會過去,但他們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