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始前先說幾句。
我以前說過,盡量不要退群。群里會不定時的發(fā)些群利。
目前發(fā)過的福利有:一些電子書,比如昨天發(fā)了文章里提到的《硝煙軼事——志愿軍563團抗美援朝紀實》。
還發(fā)了第一卷的勘誤表,第一卷的電子地圖,還有不定時的非公開講座,等等。
兩句話,一,參與過第一卷眾籌的,之前沒進群的,或者退群的,可以重新進去領取。
二,私聊問我要資料、要地圖的,恕不接待。一個個都來問我,我啥事都別干了,光回消息了。
上篇文章簡單講了下篁芳里戰(zhàn)斗,我們接著講。因為書已經(jīng)在群里發(fā)給大家,本文就盡量少截圖了。
馬兆民前輩的563團,在第五次戰(zhàn)役第二階段的對手,是韓軍第2師團第31聯(lián)隊的右翼大隊。而63軍其他的對手都是韓軍第6師團第2聯(lián)隊。
韓軍第6師團師團長張都暎在此戰(zhàn)中的打法是誘志愿軍63軍深入,等63軍渡過清平川和洪川江處于背水之地后進行反擊,所以前面就放宋大厚指揮的第2聯(lián)隊。另外兩個聯(lián)隊放在后面以逸待勞。
韓軍第2師團在朝鮮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不錯,其第17聯(lián)隊被志愿軍稱為韓軍戰(zhàn)斗力最強的三個團之一,但第31聯(lián)隊就差一點了,戰(zhàn)斗力比不上韓軍第6師團任意一個聯(lián)隊。
至于563團打得怎么樣,本文就不講了。簡單說一句,就是在禾也山打敗韓軍第31聯(lián)隊一個中隊后,向前攻擊梅谷山就受阻了。馬前輩借別人口說自己沒有打過敗仗,進攻失利,我不知道算不算敗仗。馬前輩說對手是美軍第24師,實際是韓軍第2師團最右翼第31聯(lián)隊的一個大隊,打了兩三天連對手是誰都沒搞清。
我們這里就說說炮兵團的問題。馬前輩在書里說到,當韓軍第6師團反擊后,63軍迅速后撤,自己奉命殿后,撤到清平川北岸后,與564團并肩阻擊。師政委李真曾打電話來發(fā)火,怒斥他把敵人坦克放了過來,坦克沖到了師炮兵團跟前。后來發(fā)現(xiàn)是突破了564團的陣地。
我想請教馬前輩。那63軍炮兵團是怎么回事?
我們來看63軍軍史記載,見下圖。
就不用我多說什么了,軍史寫著呢,軍炮兵團差點沒了。
再來看地圖。
188師撤到清平川北岸后,563團在左,564團在右,軍炮兵團在563團左后側。馬兆民前輩對軍炮兵團的遭遇只字不提,那是不是也該解釋下,敵軍怎么把軍炮兵團左右道路都給控制了呢?
馬前輩整本書里,整天說別人這個問題,那個問題。說到自己都是好好好。那軍炮兵團是怎么回事呢?
另外一個,563團在這一階段殲敵多少呢?目前缺乏數(shù)據(jù),從打勝的一仗,擊潰禾也山的韓軍一個中隊可知,對陣韓軍第2師團的部隊,殲敵最多百人。其后殿后阻擊,面對的是韓軍第6師團。而韓軍第6師團在面對63軍全軍,60軍、12軍、27軍、20軍等部分部隊,從5月17日戰(zhàn)至28日,陣亡477人,失蹤33人。以傷亡比1:3估算,受傷1500人,總計大約2000人。
還是和上篇文章一樣,就算563團戰(zhàn)斗力超群,超過其他所有軍,也強于在華川的58師,2000人,563團占一半,1000人,行不行?
那么,加上第一階段,上篇文章說的,算殲滅英軍240人。目前合計1240人。
接下來,就是轉移階段,也就是鐵原阻擊戰(zhàn)。
馬前輩說,自己面對的是美軍騎兵第1師,實際面對的是韓軍第9師團第30聯(lián)隊(前期)和第28聯(lián)隊(后期)及美軍騎兵第1師半個團(具體是哪個團,目前我也不知道,因為手上三本美軍騎兵第1師的書,對于鐵原阻擊戰(zhàn)都輕描淡寫,只說志愿軍抵抗很弱,回頭必須找到騎兵第1師的檔案。據(jù)我看,應該是騎兵第8團,因為希臘營在187師方向,它是配屬騎兵第7團的,而騎兵第7團6月2日換下了騎兵第5團)。
不知道敵軍是韓軍第9師團,原因非常簡單,一個俘虜都沒抓到,完全被動挨打。
韓軍第9師團在前不久剛剛在縣里地區(qū)慘敗,原有大約11500人被打得只剩4582人,在5月27日進行了整補,依然缺編30%以上,即滿編率不到70%,隨后劃歸美軍第1軍指揮,來到漢灘川。
一開始,563團面對的是韓軍第30聯(lián)隊,這是韓軍第9師團戰(zhàn)斗力最強的一個聯(lián)隊,也就是沿著地圖左邊箭頭向北進攻。后來563團退守高臺山的時候呢,面對的是韓軍第28聯(lián)隊,該聯(lián)隊是沿著地藏峰向北進攻的,一開始面對的是562團。這是韓軍第9師團的主攻方向,見下圖。我用藍色簡單畫了一下。
現(xiàn)在我們就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了,對手,韓軍第9師團,剛剛被9兵團和朝鮮人民軍揍得落花流水,新補充了2500左右新兵。
戰(zhàn)斗結果是,563團原有1600余人,最后還剩300人,損失1300余人。韓軍第9師團預備隊第29聯(lián)隊沒動,第28、30聯(lián)隊先后與562、563、564團交戰(zhàn),共傷亡160人,其中陣亡31人,負傷127人,失蹤2人。美軍騎兵第1師從5月23日至6月12日共傷亡704人。
按照馬前輩的說法,光在255.1高地的8連以傷亡16人的代價殲敵800余人。馬前輩介紹,很多戰(zhàn)斗是用大石頭砸的,還專門有個標題“8連用冷兵器殺敵”,還有個標題“郭恩志傳授拼刺經(jīng)驗并帶頭拼刺”,然后描述了怎么拼刺刀把美軍趕下去,然后用大石頭砸。打了四天,這樣拼刺刀,砸石頭,殲敵800,牛逼。馬平教授在書中說過,四野13兵團部隊說啊,美國兵厲害,五個才能打他一個(指肉搏)。
所以啊,四野部隊不行啊,看看華北部隊,肉搏輕易殲敵800。
然后呢,馬前輩說因為562團丟失了北臺724高地(見上圖,我截圖時沒把724高地截進去,就在地圖右下方北臺的南面),562團團長閆同茂打電話來通報情況,所以馬前輩認為自己左翼危險了,就撤退了。
這個我不是很理解,563團一線陣地在207高地、法化洞、255.1高地一線,在北臺724高地西北邊,怎么就左翼暴露呢?傷亡16人就殲敵800,怎么就撤了呢?這是第一次撤退,馬前輩是這么解釋的,于是就撤到了425.2高地一線。可是這時562團與563團相鄰的陣地在地藏峰,425.2高地在地藏峰西北,那你馬前輩這一撤不就把562團的側翼給賣了么?
這些動作不符合軍事原則,確實難以理解。
第二次撤退,馬前輩說是因為配屬過來的564團1營在504高地(地圖541高地右后側)不戰(zhàn)而逃,所以他被迫撤退。里面還有一堆故事,馬前輩說是師長張英輝同意的,后來張英輝批評他是打擊報復。同時他也承認自己拒絕執(zhí)行反擊504高地的命令,還說張英輝第二天打電話批評他“誰讓你撤退的?”是顛倒黑白。馬前輩寫書的時候,張英輝已經(jīng)逝世,所以對質不了。
但沒關系,戰(zhàn)線不會撒謊。我們來看下戰(zhàn)斗情況。
6月7日,563團團長馬兆民以724高地失守為由后撤到306高地、陳和洞以南無名高地、525.2高地、541高地一線。此時,562團在地藏峰一線激戰(zhàn),戰(zhàn)至黃昏,陣地失守。當晚562團進行反擊,與韓軍第28聯(lián)隊激戰(zhàn)至8日上午。
6月8日上午,馬兆民團長稱在504高地的564團1營不戰(zhàn)而逃,所以他右后方暴露,于是撤到330.7高地、638高地、182.4高地一線。當日,韓軍第30聯(lián)隊攻克638高地。562團與韓軍第28聯(lián)隊繼續(xù)在地藏峰及以北地區(qū)激戰(zhàn)。同時為了保障自己右翼安全(就是563團后撤后暴露的右翼),562團派部隊反擊563團放棄的402高地得手。
638高地失守后,馬兆民團長繼續(xù)后撤,把兵力收縮到高臺山。他說是師長張英輝主動提出收縮防線的。后來張英輝說:“鐵原阻擊戰(zhàn)時,馬兆民向我報告說要是不撤退他性命都有危險。”
馬兆民自己寫的,見下圖。當然嘍,他說張英輝顛倒黑白。
是非糾葛不繼續(xù)分辨了,看戰(zhàn)況。此時562團西翼面對的是韓軍第28聯(lián)隊,東翼面對的是美軍第7團,但韓軍進攻速度快,美軍落后于韓軍。為什么?地藏峰的西側翼暴露了,562團經(jīng)過苦戰(zhàn),陣地失守了,而這時563團撤到大松亭去了,隨后又被韓軍突破了。之前我連發(fā)好幾文介紹了美軍第7團,這是美軍第3師的主力團,面對志愿軍戰(zhàn)績相對不錯,從沒吃過大虧。562團頂?shù)米∶儡姷?團,頂不住韓軍第28聯(lián)隊,為什么?讓我們大聲問問,為什么?
馬前輩編了個順口溜:閆同茂大戰(zhàn)金鶴山,曹步墀水淹七軍(諷刺564團開閘放水),張英輝敗走五里亭。那請問,面對缺編高達30%,補了一大堆新兵的新敗之師的韓軍第9師團,563團節(jié)節(jié)敗退,你給自己怎么編順口溜?
最后還是來看看戰(zhàn)績和損失。
我們就算之前英軍489人,韓軍第6師團2000人,美軍騎兵第1師704人,韓軍第9師團160人,全部是563團打的,63軍其他部隊都在看戲,那么總計就是3353人。可馬前輩說自己在第五次戰(zhàn)役殲敵4956人,所以說明一個非常樸素的真理——美國人、英國人、韓國人不要臉,撒謊隱瞞自己傷亡。
按照另一種情況來看。就算第一階段563團打掉200英軍,第二階段殲滅200韓軍,鐵原阻擊戰(zhàn),韓軍第9師團160人的傷亡,在韓軍非主攻方向的563團能占多少?
為什么563團自己傷亡1300余人?《563團高臺山防御戰(zhàn)斗的教訓和經(jīng)驗總結報告》說,是因為事先沒測查好戰(zhàn)區(qū)的地形,不知道是以片麻巖為主,容易被炮彈炸飛濺傷人,馬兆民沒有聽取參謀的意見,結果被碎石擊傷的特別多,563團犧牲和受傷的比例是1:6。志愿軍死傷比通常是1:2,不到1:3,個別情況會1:1,這是因為傷員往往撤不下來。結果563團在鐵原阻擊戰(zhàn)是1:6。誰的責任?所以面對剛剛被打殘的韓軍第9師團,傷亡都那么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