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在表演他的拍腦門決策了。
當地時間7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到訪的北約秘書長呂特。期間,特朗普對俄羅斯總統普京表達了“強烈不滿”,并威脅放話稱,若在50天內無法達成俄烏和平協議,將對俄羅斯實施“嚴厲關稅”——關稅稅率高達100%。
英國《獨立報》當天報道指出,雖然特朗普經常動用“關稅大棒”作為打擊對手和盟友的手段,但由于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此前的拜登政府實施了懲罰性制裁,俄羅斯目前與美國幾乎沒有貿易關系。
不過,特朗普此次威脅時提到了“二級制裁”的概念。
據報道,當被問及美國國會參議院提議對俄羅斯實施高達500%的“二級制裁”時,特朗普表示,共和黨人正在這個方案上“非常積極地推進”,并對其進行修改,以賦予他本人更多取消或推遲制裁的權力,但他也暗示,這些制裁可能并不需要。
而從后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美國駐北約大使惠特克以及一名白宮官員的說法中,也證實了特朗普此番威脅中真正所針對的對象和意圖。
不過,特朗普這招并不新鮮。早在2022年拜登就考慮將切斷俄能源收入作為向第三國施壓的關鍵手段,但有用嗎?
并沒有。在下臺前,拜登政府的助理國務卿詹姆斯·奧布萊恩曾承認,盡管美西方已經實施了制裁,但俄油氣貿易規?!芭c沖突前基本持平”,制裁未能實質性癱瘓俄羅斯的能源貿易體系。
其次,特朗普還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第一,中印購買俄羅斯石油,并不是非要通過美元交易,可以進行本幣互換,這樣美國根本監測不到,所謂的制裁就是笑話。
第二,美國此舉只會讓中俄印走得更近,本來印度還算是美國的盟友,結果特朗普先是對印度加稅,現在又禁止印度購買俄石油,這不是要了莫迪的老命嗎?其結果就是,印度對美國變心了,反過來對中俄拋橄欖枝。
說到底,特朗普對俄羅斯突然開始變得歇斯底里,根源還是在于他沒法解決俄烏沖突。
問題是,現在戰場形勢對俄方有利,那俄方自然是要在戰場上擴大他們的優勢,以爭取到基輔作出妥協。
對于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俄方的反應依舊淡定。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列斯盧茨基最先做出回應,稱如果特朗普真想解決烏克蘭危機,就應該向基輔展示拳頭,而不是針對俄羅斯采取二級制裁。
斯盧茨基還強調,特朗普這樣做,也不會改變前線局勢。
顯然俄方也做好了與特朗普談崩的最壞打算,俄烏沖突打到今天,俄羅斯已經沒有回頭路,如果達不到最開始設定的軍事目標,那他們這一仗就白打了。所以無論特朗普如何威脅,顯然俄方都不會輕易動搖。
特朗普對俄羅斯揮舞“100%關稅”大棒,看似來勢洶洶,實則暴露了他在俄烏問題上的戰略乏力——經濟制裁早已透支,軍事選項又不敢碰,最后只能搬出“關稅”這個老套路。
而俄羅斯的淡定回應,恰恰說明普京政府早已看透這一點。俄烏沖突的結局,終究要由前線的炮火而非華盛頓的關稅來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