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個事兒挺讓人揪心的,#男孩與親爸后媽遠行坐后備廂數小時# 這個話題突然就沖上了熱搜,底下好多人都在討論,看了的人大多心里不是滋味。
事情是這樣的:有個男孩跟著親爸、后媽出門遠游,天氣正熱的時候,男孩被安排跟嬰兒車擠在后備廂里,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后來男孩的親媽出來說,當時車上人確實多——孩子爸爸、后媽、爺爺奶奶,還有后媽上一段婚姻生的孩子,再加上個小嬰兒,算上這個男孩,一共七個人。男孩本來想坐后座,結果被說沒位置了,最后被后媽安排去了后備廂。
據2025年7月16日的報道稱,其實,這事兒發生在2023年的暑假,只是最近才被大家知道。男孩的親媽說,那會兒孩子的撫養權還在爸爸那邊,她知道這事兒的時候,心里又疼又氣,可一點辦法都沒有,畢竟撫養權不在自己手上,啥也做不了。后來她實在受不了,一點點整理材料,按規矩走流程,總算在2024年11月把撫養權變更到了自己名下。
可這個過程一點都不容易。孩子的親媽說,在變更撫養權的這段時間里,對方沒少對孩子不好。要么橫眉豎眼地瞪著孩子,要么用話嚇唬他,還逼著孩子罵親媽,說親媽不要他、不愛他。孩子的早餐被扔過,晚上只能睡飄窗,坐后備廂這事兒也不是頭一回受委屈。更讓人上火的是,孩子生病的時候,對方還故意把證件扣著不給;親媽因為孩子生病要證件,或者辦撫養權變更需要材料,去要的時候,不僅沒拿到,反倒被他們又打又罵。
更讓人想不通的是,后來對方反倒把親媽告上了法庭,說她侵犯隱私、壞了名聲,打擾了他們的“幸福生活”,張口就要30萬賠償。好不容易把撫養權拿過來了,對方又死活不交接孩子的資料和證件,害得孩子好幾個月沒法上學。現在親媽已經提起了民事訴訟,就想讓對方給個說法。
有意思的是,這事兒出來后,孩子爸爸的反應挺讓人意外——他覺得這事兒頂多算超載,壓根沒覺得把個小孩子塞進后備廂有啥大不了的。
網上的人看了這事兒,討論得可熱鬧了。
有人念叨:“有后媽,就有一個后爹,親生的和別人生的,沒法比。”這話雖然直白,可現實里不少人見過類似的事兒,聽著就覺得扎心。
也有網友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欺負幼子的罪,到了老年就得受著。”
懂點常識的人更擔心安全:“這要是燃油車,放后備廂會死人的,二氧化碳能讓人中毒啊。”可不是嘛,大熱天的,后備廂里又悶又窄,別說孩子了,成年人待久了都受不了。
還有人替孩子不值:“渣男到老了能有啥好結局?”“不配為人父,會遭報應的。你怎么不把后媽生的孩子放到后備箱里?那個孩子的體積還小些呢!”
不過也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說:“這不正常嗎?怎么,你想讓后媽的兩個孩子去后備箱?咋想的,人家媽媽在副駕駛。還是說讓父親的爹媽去后備箱,換成你你也不會這么沒孝心吧?那咋辦?唉,剛好有一個親媽不在的孩子,他還剛好能鉆進后備箱,你說巧了不是。”這話一出,底下估計又得吵起來,畢竟再難,也不能把孩子塞后備廂啊。
其實不管家里有多少矛盾,孩子總歸是無辜的。大熱天把孩子鎖在后備廂,先不說感情上多傷人,單說安全就藏著天大的隱患。親媽說這事兒對孩子傷害特別大,這話一點不假——身體上的不適可能很快過去,但心里的疙瘩,怕是要好多年才能解開。
現在這事兒已經鬧到了要靠法律解決的地步,希望不管是民事訴訟還是相關部門的調查,都能好好查查清楚。畢竟,孩子的成長經不起這樣的折騰,為人父母,哪怕做不到一碗水端平,至少得守住底線:別讓孩子受不該受的委屈,更別拿孩子的安全當小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