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一種全世界都為之困擾的疾病,它可能找上每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少,無論種族和職業(yè)。英國首相丘吉爾曾把它比喻成“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如果不幸被這只黑狗咬住,我們能徹底將它趕走嗎?
抑郁癥何去何從?
抑郁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面對的勇氣,要完全打敗它,先要掌握它可能的發(fā)展,再迎頭痛擊。
1.痊愈
抑郁癥能治好嗎?答案是:可以!
抑郁癥并非絕癥,經過規(guī)范化的治療完全可以臨床治愈,臨床上無數案例證明了這一事實。積極接受并配合正確的治療,大部分患者的癥狀可以得到有效改善,達到臨床痊愈,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
2.復發(fā)
研究顯示,抑郁癥的復發(fā)率高達50%~85%,也就是說,至少有一半患者出現過復發(fā)。
過早停藥、吃吃停停、精神刺激、季節(jié)變化、缺乏家庭支持等原因都會使患者重新陷入抑郁癥的泥潭。
3.存在殘留癥狀
癥狀緩解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復到病前的功能狀態(tài),但有20%~35%的患者會有殘留癥狀和社會功能或職業(yè)能力的損害,其中以焦慮和軀體癥狀(如疲勞感、失眠、疼痛等)最為多見。
這些殘留癥狀就像“星星之火”,極有可能會燎原,導致疾病復發(fā),讓抑郁發(fā)作的病程大大延長。
影響治療效果的“攔路虎”
在抑郁癥的干預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幾個因素,使治療效果受到影響。
1.治療依從性差
對疾病的治療失去信心,缺乏治療的動力;誤以為癥狀好轉就是治好,或擔心長期服藥有害身體而早早斷藥;難以忍受藥物的不良反應而不愿堅持治療;害怕受到歧視和偏見而拖延復診。種種原因都使患者陷入危險當中,引起病情反復。
2.心理壓力大或遭遇生活變故
長期處在高壓環(huán)境下、工作不順利、經濟拮據、家庭關系不和諧、喪親、罹患嚴重慢性疾病等不良因素會導致人的心理發(fā)生很大變化,成為抑郁發(fā)作的導火索,阻礙疾病的康復。
3.復發(fā)次數
抑郁癥每發(fā)作一次,下一次發(fā)作就比上一次發(fā)作更快、更嚴重。發(fā)作次數越多,短期內復發(fā)率越高。每次復發(fā),治療難度就上一個臺階,想要控制病情,就要采用比之前更大的藥量或更長的療程。
提高療效的6個錦囊
抑郁癥的治療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自己,希望以下6個方法能助你將抑郁癥連根拔起。
錦囊1:勇敢面對
抑郁癥是一場持續(xù)的戰(zhàn)斗,勇者進取,搏擊而勝利,懦者害怕,退卻而失敗。如果連戰(zhàn)勝它的信心都沒有,只會在交戰(zhàn)中敗下陣來。
每一位抑郁癥朋友都希望一覺醒來病好如初,我們非常理解這種心情。希望是好的,但對抑郁癥的療愈而言,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勇敢面對,投入戰(zhàn)斗,一步一步完成治療,克服一個一個障礙,才能脫離痛苦。
錦囊2:相信專業(yè)的力量
對待抑郁癥,應該像對待糖尿病、冠心病或其他疾病一樣,坦然、主動地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通過藥物、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如改良電抽搐、經顱磁刺激)等“多管齊下”的方法,可以讓紊亂的大腦神經遞質恢復正常,把情緒調理好,從而改善癥狀和功能損害,提高生活質量。
所以,如果你已經確診抑郁癥,一定要聽醫(yī)生的話,該吃藥吃藥,該做咨詢做咨詢,足量足療程治療。
錦囊3:升級治療觀念
治療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可預見的未來里,你不一定只靠吃一種藥就痊愈,可能需要不斷嘗試,才能挑選出最具療效的藥物,但前提是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
當癥狀好轉后,仍然要堅持服藥,就像火災,明火撲滅后,消防員還不能馬上撤離,防止死灰復燃,這段時間稱為“鞏固期”,一般持續(xù)4~9個月。
癥狀消除后,依舊不能急著停藥,而要維持治療,徹底斬草除根,否則容易復發(fā)。維持期的長短,取決于發(fā)作的次數、是否有殘留癥狀等,通常為2~3年。
錦囊4:找到減壓的鑰匙
我們每天都在感受著壓力,而焦慮感和疲勞感很有可能成為壓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使病情向不好的方向發(fā)展,甚至增加自殺風險。
你可以嘗試堅持記錄自己每天的情緒和感受,給心情打一個分,一方面能幫助你和醫(yī)生了解情緒的變化,另一方面能緩解抑郁帶給你的懶散。
或者用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讓自己感到壓力增加的事件,盡量避免去做這類事情,或找到合適的處理方式,使它不再影響自己。
此外,還要找到合適自己的有效減壓方法,如畫畫、瑜伽、冥想、找朋友傾訴等。
錦囊5:和抑郁癥唱反調
在認知行為療法中有一種叫“相反行為”的技巧,即通過進行與情緒相反的行為,來帶動大腦調節(jié)情緒。
當你不想進食的時候,試著吃點兒東西;不想說話的時候,試著給朋友打個電話;不愿起床時,試著離開床鋪幾分鐘;不想邁出家門時,試著在小區(qū)里逛一逛。
這么做可能非常困難,但只要你努力嘗試,哪怕是出門倒個垃圾、在家掃個地、給朋友發(fā)個信息,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當一個個小目標被完成、一次次體驗成功后,你會慢慢獲得掌控感,減少無能為力感,從而變得越來越自信。
錦囊6:打場運動戰(zhàn)
運動會刺激大腦產生“快樂因子”內啡肽和多巴胺,改善情緒,喚醒大腦,消除殘留癥狀。更關鍵的是,并不需要太大的運動量就能發(fā)揮作用。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fā)現,每天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就可以明顯改善抑郁情緒和改善快感缺失。英國劍橋大學研究表明,每周累計2.5小時的快走比完全不運動的人患抑郁癥的風險降低25%。
你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快走、跑步、騎自行車、踢毽子、廣場舞、各種球類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慢慢開始,逐步增加運動量,每周150~300分鐘。
抑郁癥雖是心靈陰霾,但只要正確對待,定有撥云見日的一天。愿終有一日,你可以無比堅定地說:我重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