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以步步緊逼,伊朗外長緊急飛往中國,帶著關乎國家存亡的兩大請求:鞏固石油生命線、爭取外交支持。
日前,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踏上了中國的土地,為了什么呢?當然不僅僅是參加上合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這么簡單。據(jù)《德黑蘭時報》報道,他肩負重任而來:希望能與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國際大國攜手,力爭在伊核問題上獲得更廣泛的支持。
【伊朗外長抵達中國】
讓我們先來看看目前中東的局勢吧。美軍此前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無疑讓緊張的中東局勢再度升溫。盡管明面對峙已稍微緩和,美伊關系卻仍然如走鋼絲般脆弱。
伊朗與以色列的矛盾并沒有實質(zhì)性解決,而以色列最近在中東地區(qū)的動作頻頻,無疑又一次把火藥桶的引線點得更短。此時,伊朗必須得到盟友們的幫助,以保證自身安全,不被逐漸逼近的危險逼到墻角。
在啟程之前,阿拉格齊就已經(jīng)表明了立場:伊朗對核談判是持開放態(tài)度的,但有個大前提,就是協(xié)議必須承認伊朗的鈾濃縮權利,否則免談。
這樣的明確聲明其實很有講究。一方面,它向國際社會傳達了伊朗愿意合作的姿態(tài);另一方面,卻又堅守住了自己的核心利益,不為眼前的困境而妥協(xié)。
【伊朗外長對中方有2個不情之請】
回過頭來看,這趟中國之行,阿拉格齊顯然帶著想避開美國的壓力,與中國和俄羅斯當面溝通的目的。尤其在特朗普政府的不遺余力的制裁下,伊朗可謂是身處孤島,金融封鎖、石油禁運以及技術封鎖如影隨形。
此前美國用“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為借口,對伊朗核設施實施軍事打擊,試圖通過諸多渠道壓迫其屈服,伊朗不能再坐以待斃。
而以色列也步步緊逼,雖然雙方已經(jīng)停火,但伊朗和以色列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依然存在。只要有導火索,戰(zhàn)火隨時可能重燃。在這種情況下,伊朗不得不尋求中國的幫助,希望得到從談判策略到國際施壓的全方位支持。
在經(jīng)濟上,伊朗無疑也寄希望于中國市場。由于西方強硬的經(jīng)濟制裁,伊朗的石油出口受限嚴重。然而,中國作為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承擔了其90%的出口份額。
【伊朗希望鞏固中伊石油貿(mào)易】
雖然5月伊朗對華石油出口下降,但6月又再創(chuàng)新高,日均出口量達到180萬桶。這一趨勢也意味著,伊朗外長訪華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鞏固中伊石油貿(mào)易。
此外,伊朗還可能建議與俄羅斯進行“原油換糧食”的交易,以緩解國內(nèi)民生危機,在充滿挑戰(zhàn)的國際環(huán)境中搭建新的生存之道。
不容忽視的是,上合組織在伊朗眼中也是一個關鍵的平臺。由于很多傳統(tǒng)的國際調(diào)解機制,已經(jīng)變得政治化甚至無效化,伊朗的聲音常常被壓制。
在這種情況下,上合組織這樣一個不受西方國家主導的多邊框架,就成了伊朗渴望利用的舞臺。通過與中俄兩國的密切交流,阿拉格齊或許希望,能夠在上合的框架內(nèi)討論伊核危機,從而對沖西方敘事,尋求更大的戰(zhàn)略平衡和外交支持。
【上合不受西方國家主導】
目前看來,中國無疑成了伊朗在國際社會幾近孤立時的“救命稻草”。伊朗寄希望于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一票否決權,以此阻止西方國家推動不利于伊朗的決議。伊朗必須確保自己的國際地位不被徹底否定,因此對中國的外交支持充滿期待。
然而,中國的支持不是無條件的。中方需要伊朗在不出賣中方利益的前提下展開合作。對于伊朗來說,這次行程不僅是對中俄外交智慧的求教,更是一場關乎自身未來命運的博弈。如果能夠借助中方的斡旋,伊朗的安全環(huán)境將會得到顯著改善。
【伊朗希望爭取中國的外交支持】
總的來說,伊朗處在一個極其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中。面對來自西方的制裁和中東內(nèi)部的深層矛盾,伊朗必須在夾縫中尋找戰(zhàn)略出路。
阿拉格齊的此次中國之行,標志著伊朗正在努力轉(zhuǎn)動新的外交算盤。上合組織、中俄的參與,都將成為影響伊朗未來外交走向的關鍵因素。
在這個多極化的世界中,任何一個節(jié)點的變動都有可能撬動更大的格局。伊朗的未來,將如何在激烈的國際博弈中自處?留給我們的,是持續(xù)觀望和深入探討的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