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沖突再次備受關注,普京對此戰是勢在必得,表示堅決不會停火,將會與其斗爭到底,但特朗普有打算停戰的意思。
雙方在戰爭問題上常在分歧,于是,特朗普就想著用關稅政策施壓普京對停戰的妥協,近日,北約秘書長呂特在華盛頓面對鏡頭時,毫不掩飾地向中國、印度和巴西三國發出這番帶有威脅意味的喊話。
一邊是美國的50天停火時間,一邊又是北約的的施壓,普京的態度又是如何。
雙重施壓
特朗普坐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沙發上,身旁是專程來訪的北約秘書長呂特,7月14日這場會談原本是北約爭取美國支持的場合,卻演變成了美國對俄羅斯的最后通牒現場。
“我對普京總統感到失望,因為我以為我們兩個月前就能達成協議。”特朗普面對鏡頭直言不諱,他宣布了一個明確期限:50天內,如果俄羅斯不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商品征收100%關稅
更具殺傷力的是所謂“二級制裁”,任何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其出口美國的商品將面臨最高500%的懲罰性關稅。
美國駐北約大使惠特克毫不掩飾這一政策的目標:“這是對印度和中國等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關稅,這確實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能源是俄羅斯的經濟命脈,而中國和印度已成為俄油最大買家,2024年俄羅斯能源收入高達3000億美元,占國家收入近三分之一。
特朗普政府的算計很清晰:切斷俄羅斯石油的出口生命線,就能扼住普京的戰時經濟咽喉。
普京的底氣
面對美國的最后通牒,克里姆林宮的反應近乎輕蔑,路透社7月15日引述三位接近克里姆林宮消息人士的話稱,普京“毋懼特朗普的威脅”,計劃繼續在烏克蘭作戰。
“俄羅斯利益高于一切”,一位消息人士如此概括普京的態度,普京的底氣來自兩方面:戰場優勢與規避制裁的能力,俄羅斯國防部7月14日報告顯示,俄軍過去三個月推進1415平方公里,控制盧甘斯克全境、頓涅茨克70%以上地區。
更關鍵的是俄羅斯已建立的 “影子船隊”體系,這支由老舊油輪組成的秘密運輸網絡,通過關閉應答器、船對船轉運等灰色手段,持續向中印等國輸送石油。
俄羅斯經濟部預測,2025年經濟增長雖放緩至2.5%,仍強于西方預期,能源出口及“影子船隊”的運作,使俄羅斯在制裁圍堵中保持了經濟韌性。
普京的停火條件沒有妥協余地:北約不東擴、烏克蘭中立化與裁軍、解除西方制裁,以及烏克蘭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及烏東四地區的控制權。
這些條件對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而言是不可接受的投降條款,他在7月14日明確表示,烏克蘭絕不承認俄羅斯對其領土的主權,并保留加入北約的權利。
兩國的回應
就在特朗普發出威脅不到24小時,中國用行動作出回應,7月15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華參加上合組織外長會議,受到中方高規格接待。
中方在會談中明確表示:“中俄要繼續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加強在上合組織等多邊平臺的協作,共同維護雙方發展安全利益,” 這一表態被解讀為對美方施壓的明確回應。
同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林劍面對“美國威脅征收500%關稅”的提問時強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并指出“關稅戰沒有贏家,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
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已形成深度互嵌格局,俄羅斯石油不僅填補了中國能源需求缺口,其折扣價格也為中國煉油企業提供了成本優勢,切斷這種合作對雙方都是巨大損失。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能源項目研究員本·卡希爾曾分析:“中國有足夠的智慧和資源規避二級制裁,他們可能采用更隱蔽的交易機制,甚至加速人民幣結算體系構建。”
夾在美俄之間的印度處境更為尷尬,自俄烏沖突爆發后,印度通過搶購打折俄油,使俄羅斯成為其最大石油供應國,莫迪政府雖努力討好特朗普,但能源結構的調整絕非50天能完成。
印度80%的石油依賴進口,突然切斷俄油供應將導致國內能源價格飆升,新德里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專家曼塔·喬希指出:“印度儲備銀行建立的盧比-盧布結算機制雖然效率不高,但已為規避美元結算開辟了路徑。
現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應對美國的直接關稅懲罰,”印度可能成為本次危機中最脆弱的博弈方,既無中國的地緣政治實力,又缺乏俄羅斯的資源抗壓能力。
北約內部分歧
在北約秘書長幫腔特朗普的同一場合,共和黨參議員湯姆·提利斯卻表達了對50天期限的擔憂:“擔心普京會試圖利用這50天贏得俄烏沖突,或者可能通過‘屠殺’以及收復更多領土來作為談判基礎。”
歐洲盟友的反應同樣分裂,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認為“普京在拖延時間,無意和平談判”;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則稱贊美國對俄轉趨強硬是‘好事’”。
呂特宣布,北約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不僅是防空武器,還有導彈,還有由歐洲人支付的彈藥,” 然而這些軍援能否改變戰場態勢仍是未知數。
烏克蘭軍隊目前在兵力和裝備上處于劣勢,澤連斯基7月14日承認烏軍正在艱難堅守防線,50天時間窗口可能成為俄軍加強攻勢的機會,而非西方期待的和平倒計時。
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一語道破天機:“普京在拖延時間,無意和平談判,” 俄羅斯手中的“影子船隊”已讓3000億能源收入安然落袋;戰場上,俄軍三個月拿下1400平方公里土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面對威脅關稅的提問時,直言“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就在特朗普發出最后通牒次日,中俄外長在北京握手。
普京的停火條件依然擺在談判桌上:烏克蘭去軍事化、承認克里米亞歸屬、解除制裁,50天后,世界看到的可能不是停戰協議,而是又一場大國博弈的僵局。
信息來源:
特朗普稱若俄方50天內沒和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將征收100%關稅,俄方:不可接受,美方讓人摸不著頭腦 2025-07-16 09:44·極目新聞
觀察|特朗普為何對俄羅斯下50天最后通牒? 2025-07-15 19:41·澎湃新聞
俄副外長:特朗普的50天期限最后通牒“非常奇怪” 2025-07-15 19:19·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