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一收官,國足這波1勝2負的戰績,說不上丟人,但也絕對談不上什么驚喜——如果你是那種習慣了“擺爛氛圍的球迷,可能會覺得這就叫正常發揮,可要是還對國足有點期待的人,大概率得感慨一句:又是原地踏步,這路究竟往哪走
說回這屆東亞杯,陣容其實已經有點風向標的意思了,別看結果一般,賽場上排兵布陣,基本就是給2030年世界杯預選賽提前熱個身,老帶新的陣型一亮相,你就能感受到換代的信號,尤其是后防線那對申花雙星——朱辰杰、蔣圣龍——直接就能看出教練組是真心想扶正他們,哪怕比賽里配合還不夠默契,偶爾出點低級失誤,但放眼全國,這位置真沒比他們更穩定的選擇了,想一想,未來十年,可能還得靠這兩人死頂大門
再看門將和邊后衛,顏駿凌的回歸有點“老將回鍋肉的味道,說到底還是國內門將這批人里他最穩,雖然年紀不小了,但短時間內找不到比他更靠譜的替代,左邊后衛汪士欽的上位多少有點臨危受命,畢竟李磊、劉洋、高準翼全都缺陣,汪士欽算是“被命運選中,但好在年齡結構合適,未來幾年只要不掉鏈子,主力位置大概率就是他的了,右邊后衛就更尷尬,巴頓成了為數不多的選擇,真要比儲備,右路這批人是真的捉襟見肘,想不頭疼都難
說到中場,堪稱“洗牌重來,三場比賽下來,黃政宇和徐新的組合還算頂得住壓力,至少沒被打爆,未來主力后腰大概率就在黃、徐、王上源、李源一這幾個人里輪換,誰狀態好誰上,沒啥太大懸念,重點是兩翼,王鈺棟的成長路線已經很清晰,教練組明顯在重點培養他,右路謝文能雖然爭議不小,但擺在那的現實就是——沒有更好的人選,哪怕表現平平,暫時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至于前腰,本來歸化球員塞爾吉尼奧是首選,這點賽前外界都在討論,結果三場踢完,發現他無論首發還是替補都沒打出預期效果,歸化球員的光環在這里被“打回原形,反倒是年輕人蒯紀聞有可能成為新選擇,說白了,歸化球員這條路在國足短期內看不到什么突破口
前鋒線的話,張玉寧幾乎成了唯一的“進攻大旗,這其實挺令人唏噓的,武磊逐漸淡出后,國足鋒線的厚度和多樣性肉眼可見地縮水,現在就剩張玉寧能拿得出手,指望他用空中優勢和策應能力撐起全隊進攻,說實在的,風險巨大但沒別的辦法,張玉寧要是傷了或者狀態下滑,國足的進攻恐怕連門檻都摸不到
問題來了,這樣一套陣容,真能撐起2030年世界杯預選賽的夢想嗎,冷靜講,答案并不樂觀,后防線雖然年輕化了,但配合和大賽經驗都還差不少,中場看似有新鮮血液,但整體創造力依然有限,鋒線就更不用說,核心單一、替補稀缺,歸化球員這邊本來期待能“盤活全村,但實際效果遠不如想象,難免讓人懷疑,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歸化紅利,是不是就這么消耗殆盡了
輿論場上,球迷的反應也挺有代表性,一部分人覺得現在是“擺爛式重建,反正成績也沒指望,不如趁機多練新人,另一部分人則擔心,這樣的換血速度和質量,根本撐不起未來的世界杯夢想,甚至有網友直接留言:你說歸化球員都擺爛了,還能指望誰,教練組你倒是給點新意啊
但話說回來,這屆東亞杯的意義,可能恰恰就在于“暴露問題,老中青三代同場競技,誰能扛得住壓力、誰能抓住機會,基本都看得很清楚,哪怕結果不盡如人意,起碼比以前那種“靠老油條茍著的狀態有點變化,張玉寧成了唯一的門面,申花雙星開始挑大梁,王鈺棟等新人逐漸上位,歸化球員的“神話也徹底褪色,整個國足生態進入了一個“重啟但未升級的階段
此情此景,其實挺考驗球迷的耐心,既不能指望一夜變天,也不能純靠情懷硬撐,未來幾年,國足要做的恐怕是持續磨合、不斷試錯,哪怕看起來像是在“擺爛,其實每一次失敗背后都有點進步的苗頭,只是步子太小,外界一時半會很難有耐心等下去
結尾還是得說幾句實話,這支新國足,陣容上確實有了輪換和年輕化的趨勢,但整體實力提升有限,歸化球員短期內不再是救世主,張玉寧能撐多久、申花雙星能成長多快、邊路能不能再出新人,這些比口號和熱情更值得關注,2030世界杯的路還長,“擺爛也好,“重啟也罷,關鍵是別再原地踏步,哪怕慢一點,也要讓球迷看到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