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溫州7月16日電 (張益聰)近日,浙江省城市籃球聯賽(下稱,“浙BA”)全面開賽,而在溫州賽區卻出現了5元“白菜價”門票,相比于其他主場城市8元、9.99元不等的“低價票”,溫州放出5元“底價票”的底色、底氣是什么?
“浙BA”溫州賽區第二日“雙龍大戰”現場。張益聰 攝
“門票刺客”還是“惠民待客”
這張5元的“底價票”出自溫州奧體中心,包括龍灣隊主場對陣龍港隊的“雙龍大戰”,以及鹿城隊與洞頭隊的“鹿頭之爭”,共兩場比賽。那么,5元門票看2場比賽,究竟是為博眼球的“門票刺客”,還是為民買單的“惠民待客”?
“不論是龍灣,還是龍港,天下溫州人是一家。”對于上述質疑,龍灣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李成立回應稱,這只是龍灣烘托全民體育氛圍,彰顯待客之道的態度,并非是賽事門票的“價格大戰”。
數據顯示,“浙BA”溫州賽區第二個比賽日期間,僅晚間賽事門票共售出4500張,門票分為5元、10元、15元三個檔位,數量分別為1200張、1500張、1800張,且單日帶動超萬人奔赴賽事現場。
“放票當日,我就搶到了5元票,沒有出現‘柱子票’等影響觀賽體驗的情況。”“浙BA”場內觀眾項先生表示,這次“浙BA”的票價本就便宜,所以他并不在乎幾塊錢的票價差距,主要是熱愛籃球,也帶家人感受下“家門口”的籃球賽。
溫州奧體中心航拍。龍灣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 供圖
“自嗨一場”還是“早早下場”
“蘇超”珠玉在前,“浙BA”背負著“跟風”的輿論壓力。那么,“浙BA”究竟是“自嗨一場”還是“早早下場”?
自杭州第19屆亞運會以來,“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絕非杭州“一家之言”。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一城辦賽、五城協辦,既提高了浙江城市知名度,也為5座協辦城市帶來了“后亞運時代”。
以溫州為例,近年來,當地依托亞運場館優勢,積極推動足球、排球、籃球“三大球”振興,充分結合社會力量,逐步形成全民體育的社會意識,并構建在地體育、大眾體育的良好氛圍。
2025年以來,龍灣區先后開展了馬拉松、溫網等一系列高能級賽事,更從“區長杯”足球青少年比賽,到“省域級”三人制籃球賽,形成梯度式、體系化的賽事經濟新模式,成為溫州“賽事強城”的生動縮影。
“除了體育經濟,賽事場館還為龍灣帶來了‘演藝經濟’。”龍灣區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僅2025年上半年,溫州奧體中心已舉辦7場次大型演唱會,累計觀眾18.89萬余人次,直接帶動消費約8.4億元。
因此,“浙BA”依托亞運場館先發優勢,既是帶動社會經濟的錦上添花,又是促進全民體育的應有之義。
“浙BA”場外觀賽的民眾在寺前街駐足。龍灣文旅體投集團 供圖
“引流客來”還是“都不白來”
“浙BA”賽事才起,各區縣隊伍的“本地帥哥”就頻頻出圈。譬如,鹿城隊的3號前鋒陳不為,以“小快靈”見長的他在賽場上能突能投,成為“小球迷”心中的偶像,更讓賽場內外、線上線下觀眾直呼:“不白來,都不白來。”
除此之外,作為龍港隊的鋒線一員,“00后”小將湯志燦還向外地球迷推介起家鄉的特色美食——“豬頭爿”和“雞殼”,讓“城市賽”秒變“城市游”。
值得注意的是,“浙BA”的賽制極其有趣——11個地市開啟預選賽,各賽區開啟“區縣大亂斗”,除了預選賽冠軍隊之外,還將以各區縣球員組成一支聯隊,共赴“城市爭霸賽”。
可預見的是,“散裝聯隊”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名場面”——之前還互放“狠話”的兩隊球員,如今卻互為同隊隊友,為“浙BA”帶來“表面散裝、背地團結”的“新梗”,處處透露著“用心辦賽”的巧思。
誠然,“蘇超”出圈源于“玩梗”,但其背后邏輯在于——民眾厭倦了“不走心”辦賽、以賽事之名“薅羊毛”等系統性敷衍。
歸根結底,“浙BA”出現5元門票的現象,是“惠民待客”的底色,也是“場館優勢、用心辦賽”的底氣,而“浙BA”作為大眾體育賽事,也應該屬于大眾。(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