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和文末!
推搡記者!搶奪手機!怒砸多臺采訪設備!在法治社會,竟然還有人敢當著鏡頭的面如此放肆。
7月15日,由于劉先生購入了電纜,于是聯系記者協助維權,沒想到企業負責人態度極其惡劣,甚至當場動手!
那事情為何會發展到這般地步?
激烈沖突
事件發生前,長沙某農家樂經營者發現,自己為改善場地環境而采購的一批電纜存在嚴重隱患。這批產品由湖南豐旭線纜有限公司提供,價值五萬余元,規格分別為22.5與21.5平方毫米,在安裝過程中被專業電工指出線徑過細,可能無法承受正常負荷,存在引發火災的風險!
陳老板雖非專業人士,但對“安全”二字格外重視,他不惜代價將電纜送至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全面測試。
檢測報告出爐的那一刻,令他心頭一涼——結果顯示該批次電纜完全不符合國家推薦標準,屬于不合格產品。
于是他前往湖南豐旭線纜公司尋求解決方案,卻遭到強硬拒絕,對方堅稱:“我們是按照自家企業標準生產的,你有證據嗎?”
無奈之下,陳先生選擇聯系媒體曝光這一質量問題,希望借助輿論的力量推動真相浮出水面。多家新聞單位記者隨后趕赴豐旭線纜總部展開調查。攝像機和話筒齊齊對準辦公室大門,謝某培的身影出現在眾人視野中。
起初,事態并未顯得異常激烈,謝某培面對鏡頭表現得鎮定從容,堅持否認問題存在,并強硬回應:“我們按企業標準生產,沒有問題!”他還表示:“走法律程序也沒關系,隨便你們查!”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當記者進一步追問其產品檢測證明并試圖追溯線纜來源時,謝某培的表情驟然變得緊張。
他轉身離開數分鐘,再回來時,現場局勢瞬間急轉直下,從正常的采訪演變為一場混亂的鬧劇。
只見他氣勢洶洶地沖向一名正在錄像的女記者,一把奪過她的麥克風狠狠摔在地上,緊接著又搶走攝像機,伴隨著一聲巨響,昂貴的專業拍攝設備應聲碎裂。
混亂之中,另一位記者試圖保護自己的手機不被刪除視頻,卻被謝某培追上并強行搶奪。
旁觀者試圖勸阻,反遭其推搡,其中一位記者眼鏡被打飛,眼部出現紅腫,場面令人震驚。
現場人員迅速報警,警方趕到后將這名態度囂張的公司負責人帶走。臨走時,他對損壞設備輕描淡寫地回應:“不過就是些老舊設備罷了,折舊就折舊,賠償也無所謂。”
但面對價值三萬余元的攝像機、298元的麥克風以及一部損壞的錄音筆,這筆賬顯然不是一句“折舊”就能輕松解決的。
一條電纜為何能引發如此大的風波?這不僅是一次普通消費者與企業的糾紛,更反映出豐旭公司在產品質量方面的長期問題。
經查證,早在2017年,該公司就曾因生產劣質電線被市場監管部門通報處罰;近年來亦有多起投訴指出其產品涉嫌偷工減料,部分問題電纜甚至流入湖南多地學校及公共設施。
從一次普通的質量維權到記者采訪遭遇暴力對待,湖南豐旭暴露的問題遠不止于產品本身,更在于其對待責任與公眾的基本態度。
一家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施暴的企業,其所造成的社會影響不亞于一場輿論地震。試問,連記者都能遭受如此暴力,普通消費者的處境又將如何?
此次事件的后續處理同樣值得深思:不能僅僅停留在設備賠償或對謝某培的刑責追究上,更應深入調查其產品源頭,徹底整頓市場秩序,填補“企業標準”與“國家標準”之間的制度漏洞。
文章信源:頂端新聞---2025.07.15:《湖南一電視臺記者采訪時攝像機被砸,警方已介入調查,中國記協發聲》紅星新聞---2025.07.15:《記者采訪時攝像機被砸 律師:若設備價值超5萬元,涉事負責人或面臨3年以上刑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