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名死刑犯在臨死之前表示,自己私藏一件國寶級的文物,希望在交出后能免除自己的死刑,由于事關重大,獄警也不敢妄下結論。
監獄內的時鐘滴答作響,仿佛在為周磐的命運倒計時。周磐看著面前空白的紙張,手心因為焦急微微發汗。
這些天他絞盡腦汁寫了許多坦白認罪的材料,期望能“將功贖罪”,可是他作為國民革命軍中將副司令官,做了太多的錯事,此時已經為時已晚。
監獄看守踏著整齊的隊列走來,周磐聽著一道道鐵門打開的聲音,知道自己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掙扎了。
周磐坐立難安,急出了一腦袋的汗,他拼命搜刮著自己的記憶,想要找出點東西來說。
“鏘”的一聲響動,突然提醒了周磐,他的家中,就藏著一個能夠“鏘鏘”作響的青銅器,那是他貪心私藏的無價之寶,由于害怕被人知曉,他這件青銅器的存在諱莫如深。
“我要坦白,我想將功贖罪,我知道一件青銅國寶的下落!”
眼看監獄看守要將周磐帶回牢房,他慌忙說出了自己隱藏多年的秘密,他語無倫次說著國寶,將這件青銅器當作了自己的“救命稻草”。
隨后周磐寫下了自己得到青銅器的來龍去脈,其中曲折離奇令監獄工作人員大為吃驚。
軍閥混戰時期,周磐曾是湘軍首領。一位唯利是圖的奸商石瑜璋找到周磐,說他看上當地鐘校長收藏的青銅罍蓋,請求周磐幫忙取得。
石瑜璋許諾重金,周磐對罍蓋上了心,他立刻將這個消息告訴了頂頭上司,求財心切的軍閥立刻嗅到了罍蓋價值不菲。
軍閥派兵到鐘校長家中搜查,鐘校長為了自保,暗地里找到周磐說情,愿意將罍蓋獻給國家,換取興辦學校的資金。
周磐給鐘校長5000銀元并5000期票,但是卻把罍蓋據為己有,并沒有上交。罍蓋就這樣被周磐隱藏,直到他被俘入獄之后,才終于重見天日。
獄警根據周磐所說,找到一個青銅罍蓋,經過文博專家鑒定,這件罍蓋是青銅文化巔峰時期的杰作。
有罍蓋就有罍身,然而周磐私藏的只有一個蓋子,罍身下落不明,這件事成為一個謎團。
周磐獲取罍蓋的方式并不正當,他任國民黨軍官時曾欺壓老百姓,做下許多錯事,他最后為自己過去的行徑付出了代價。
很久之后,博物館館長研究罍蓋的身世來歷,再次翻閱周磐的坦白記錄,抽絲剝繭追溯罍蓋到達周磐手上之前的經歷,發現了遺失百年的秘密。
1919年,一位十幾歲的孩子在山坡上撿肥料,意外發現一體型碩大的青銅器深埋土中,他叫來父親,挖出了一個銅器。
這件造型奇特的古鼎銅器,在村里成為一段軼事,后來被古董商人石瑜璋得知,于是重金求購。
這家人不懂古董,害怕被騙,在與石瑜璋討價還價的過程中,拿著罍蓋去找德高望重的鐘校長估價。
鐘校長看到罍蓋的古文,知道此物價值不菲,也開出高價。另一邊石瑜璋擔憂到手的鴨子飛了,當即掏出巨款,將買賣落實。
石瑜璋得到罍身,罍蓋則被這家人當作學費抵押給學校,這件古鼎銅器身首異處,自此分離了百年之久。
石瑜璋利欲熏心,購得罍身之后,轉手就高價賣給了外國人,罍身在海外流轉,歷經多位收藏家,最后被一日本收藏家購買。
石瑜璋見有利可圖,因此又對罍蓋起了心思,這才被人發現,可惜罍身早已失去了下落。
多年后,周磐交出了罍蓋,博物館專家開始尋找失蹤的罍身。文物專家查遍了收藏記錄、文物考證等,只找到零星幾個記錄。
這件身首分離的珍貴青銅器,牽動著文物專家和愛好者的心。著名專家馬承源在出國交流的時候,在日本收藏家的藏品中,發現了失蹤的罍身。
馬承源立刻聯系了國內文物專家,一起為珍貴青銅器回國努力。追討文物的過程并不順利,缺乏國際公約支持取回文物,通過買賣交易尋回又缺少資金。
最后,日本收藏家決議拍賣罍身,中國得到消息后,多家博物館籌集巨款,參與競拍,終于讓流失海外的珍寶回家。分離多年的罍蓋和罍身,終于合二為一。
參考資料:完罍歸湘——皿方罍長達一個世紀的歸家路.北京日報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