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馬路最近大概是偷偷報了廚師培訓班,不然怎么突然練就得一手“鐵板燒”絕技?7月15日那天,記者剛把雞蛋蝦仁往地上一攤,路面就迫不及待地展示起廚藝——1小時后呈上的“全熟套餐”,連米其林大廚看了都得說句“火候夠猛”。溫度計在72℃時果斷罷工,大概是被這熱情嚇得當場“自閉”。
有人說這是鄭州變“蒸州”,可蒸籠哪有這么硬核?環(huán)衛(wèi)工的草帽能煎熟培根,快遞車的后備箱堪比恒溫烤箱,連小區(qū)里的流浪貓都學會了貼著空調外機碰瓷。最絕的是那位試圖在車頂曬被子的大爺,收被子時發(fā)現(xiàn)被套和車頂已經好得難舍難分,活脫脫上演了一出“夏日限定黏連術”。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古詩里,太陽還只是敬業(yè)的照明工具,如今卻成了火力全開的燒烤爐。副熱帶高壓大概是在鄭州買了房,賴著不走不說,還拉來城市熱島效應當鄰居,把鋼筋水泥森林變成了巨型桑拿房。交警蜀黍查車時都得備著藿香正氣水,不是怕司機酒駕,是怕自己先熱暈在崗位上。
可生活總得繼續(xù)。外賣小哥騎著電瓶車在熱浪里穿梭,車筐里的冰袋化得比他的汗水還快;物流司機盯著胎壓表計算休息時間,心里算的卻是“停1小時等于少賺30塊”;動物園的猴子抱著冰糕啃得認真,仿佛那是對抗高溫的最后法寶。大家嘴上調侃著“出門5分鐘流汗兩小時”,腳下卻沒誰真的停下腳步。
只是偶爾抬頭看天時會想:當路面能煎蛋、空氣能洗澡,我們究竟是在和高溫較勁,還是在為過去的任性買單?或許某天,孩子們的課本里會寫:“很久很久以前,夏天是可以在樹蔭下跳繩的。”而現(xiàn)在,我們能做的,除了給路面潑點水,是不是該給地球也降降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