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聯動傳思辨之聲,少年爭鋒展青春之光
2025年7月13日至14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教委(教育廳)、語委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京津冀中小學生辯論賽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成功舉辦。大賽由北京語言文化建設促進會承辦,人大附中分校協辦,吸引來自京津冀三地的20支代表隊、百余名中小學生齊聚一堂,展開了一場思想的激蕩與語言的盛宴。
本次辯論賽設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三大組別,其中小學組共4支隊伍,初中組與高中組各8支隊伍。參賽選手圍繞社會熱點、文化傳承、科技發展等主題展開激烈辯論,充分展現新時代中小學生的語言素養與邏輯思維水平。
在小學組決賽中,選手們以沉著冷靜的風度、有理有據的發言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初中組圍繞“中學生使用AI輔助完成作業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展開思辨,從倫理、效率、自主性等多個維度作出深入分析。高中組辯題為“傳統文化娛樂化是否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承”,辯手們引經據典、論據嚴密,在文化傳播與價值堅守之間展開深入探討,呈現出極高的思維深度與語言駕馭力。
賽事現場邀請多位語言文字、教育、傳播學領域專家擔任評委。評委們在賽后點評中紛紛表示,學生們在辯論中展現出的思維敏銳度、表達精準度與合作精神令人驚喜,體現了當代青少年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與獨立思考能力的成長。
7月14日上午,大賽閉幕式在人大附中分校禮堂舉行。北京市教委語言文字工作處處長楊志強、天津市教委語言文字處一級主任科員馬庚泰、河北省教育廳語言文字工作處二級調研員單娟,以及來自各市縣教育系統的相關負責人出席閉幕式并為獲獎選手頒獎。
閉幕式上,北京市教委語言文字工作處處長楊志強致辭。他表示,辯論賽作為語言文字事業協同發展的重要載體,不僅有效推動了三地青少年之間的語言交流與思想互動,也進一步深化了語言文字教育在育人體系中的戰略地位。他強調:“語言,是通向世界的鑰匙;思辨,是引領成長的階梯。希望同學們繼續在表達中明理,在交流中共情,在邏輯中求真,成為有思想、有視野、有力量的一代青年?!?/p>
據悉,京津冀中小學生辯論賽自創辦以來,已連續舉辦十一屆,始終堅持“以辯促學、以語育人”的教育理念,構建區域語言文字協作新格局。賽事歷年來不斷探索議題創新、評審機制優化、育人路徑多樣化,已成為京津冀語言文字協同發展的示范工程和品牌項目。
“在辯論中成長,在交鋒中共鳴。”選手們紛紛表示,這場比賽讓他們不僅收獲了團隊合作的默契,更培養了面對復雜議題時冷靜分析、理性表達的能力,也增強了他們對社會現實的關注與思考。
經過初賽、復賽、決賽激烈角逐,各組別的冠軍、亞軍、季軍以及“全程最佳辯手”等多個獎項依次揭曉。最終滄州市第二中學獲得高中組冠軍,河北省青縣第一中學獲得該組亞軍,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天津市寧河區蘆臺第一中學獲得該組季軍;滄州市第十四中學獲得初中組冠軍,滄州市第八中學獲得該組亞軍,北京中學、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獲得該組季軍;北京市海淀區五一小學大興二分校獲得小學組冠軍,天津市河西區上海道小學獲得該組亞軍,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小學、保定市前進小學獲得該組季軍。同時,滄州市第二中學陳薪羽同學及河北省青縣第一中學付滕滕同學、滄州市第八中學賈雅琳同學及滄州市第十四中學趙容暢同學、北京市海淀區五一小學大興二分校袁林夕同學分別獲得高中組、初中組、小學組全程最佳辯手稱號。閉幕式在熱烈的掌聲與全場大合影中圓滿落幕。
未來,三地教育系統將繼續深化協作,充分發揮語言文字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礎性作用,拓展跨區域教育實踐交流平臺,持續為新時代青少年搭建展示風采、提升素養、對話世界的廣闊舞臺。
責任編輯:韓璐(EN05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