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今天明天高溫持續
一定要注意防范
16-17日,
廣東省大部被副高包裹,
以高溫伴午后雷雨的天氣節奏為主,
全省有大范圍的34~37℃高溫。
18日,廣東省雷雨增強,珠三角、粵北和粵東市縣普遍有中到強雷雨局部(大)暴雨,雷雨時伴有8~10級短時大風。受降水影響,中東部地區將率先獲得退出“廣東高溫群”的資格。
19-20日,受熱帶擾動的影響,廣東有一次明顯的降水過程。
預計未來幾天東莞高溫炎熱天氣為主,最高氣溫35~37℃(體感可達40℃以上)。
但是最難熬的日子
馬上就要來 了!
7月20日將正式進入三伏天
今年的三伏共計30天
初伏:7月20日至7月29日,10天
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10天
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10天
什么是“三伏”?
所謂“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
我國傳統歷法規定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則不固定,有時是10天,有時是20天。
科學應對高溫
10點到16點減少出門
溫馨提醒:盡量避開上午10點到16點這個紫外線最強、氣溫最高的時段出門;出門記得攜帶遮陽傘、太陽鏡、防曬霜等防曬裝備。
日常要養成主動喝水的好習慣,別等口渴了才想起補水,還可以適量飲用一些淡鹽水、綠豆湯,既能補充水分,又能補充流失的電解質。
室內空調溫度也別調得太低,26℃左右較為適宜,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讓身體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
夏季出門多穿紅色衣服!
人體有三個重要的散熱方式:傳導散熱、對流散熱和蒸發散熱。衣服材質的選擇,會極大程度地影響他們的效果。
- 傳導散熱
是指人體的熱量直接傳給與它接觸的溫度較低的物體,像是平時敷的冷貼,就是這個原理。
- 對流散熱
是指通過氣體流動進行熱量交換。人們扇扇子或者站在對流風的風口處感受涼意,就是對流散熱。
- 蒸發散熱
是指液體變為氣體,從而帶走熱量。人的皮膚上分布著幾百萬個毛孔,它們以排汗的方式調節人體的溫度,當汗液蒸發,體表溫度自然也就降下來了。很多人會用濕巾給發燙的手機降熱,濕巾變干了,手機也就涼了,這兩者是相似的邏輯。
以上三種散熱方式,共同決定了亞麻、真絲和棉織品等吸濕性好、透氣程度高的天然纖維制品是最適合夏季衣服的材質。
這幾種材料的密度較低,可以幫助皮膚快速散熱,而棉、毛等紡織品的密度則比較高,不但是熱的不良導體,還會影響汗液的蒸發。同時,亞麻、真絲和棉在夏裝中很常見,他們的吸濕透氣性好,尤其是亞麻、真絲制品通常都較為輕薄,還有利于加快對流散熱。
夏季穿衣可參考以下幾點:
在面料材質上,夏季宜穿亞麻、真絲材質的面料,薄款的棉質面料、精紡薄款羊毛面料也是不錯的選擇,吸濕透氣性都很好;在運動的時候,建議選擇速干類的面料,加快汗液蒸發。
在面料結構上,建議選擇針織面料,針織面料的空隙相比較梭織面料較大,透氣性更好。
在服裝版型上,推薦選擇寬松的版型,面料與皮膚之間的空氣層足夠大,可以增加空氣對流散熱。
除此之外,衣物的顏色同樣極為重要。大家都知道,黑色的吸熱效果最好,畢竟,每次出門,全身上下最熱的一定是頭發,但怎樣選擇顏色,也要看外界的具體溫度和外出的具體時長。
如果是短期在高溫天氣下,建議穿著淺色的衣服,它受到的熱輻射相對較少;
如果是長時間在外,則最好穿紅色,淺色衣服吸收紫外線的能力較弱,容易讓人曬傷;
如果是在陰涼的天氣,最好穿深色,吸熱快散熱也快。
來源:東莞好生活、廣東天氣、東莞天氣
東莞好生活—就在我們身邊!
這里發布一切與東莞有關的事情!
秉承:“最新、最快、還不一樣!”的理念
打造東莞有影響力新媒體一流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