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綠營前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則引人注目的帖子,稱她的祭師曾祖母Dongi顯現出奇異的聲音,指示她參與即將到來的罷免行動——罷免藍營總召傅崐萁。
Kolas Yotaka透露,Dongi是她的曾祖母,也是一個傳統祭師,生前常以芭蕉葉為人治病,且具備驅逐惡靈的能力。據Kolas描述,Dongi的眼睛散發著藍色的光芒,這位神秘的女性一生以其超自然的能力和深厚的祭祀背景,在家族中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Kolas進一步解釋,Dongi生前曾留下一個瑪瑙串,這個串珠被家族中的女性一代代傳承下來,每個女性都會獲得其中的一顆。Kolas稱,她得到的那顆瑪瑙經過加工后成為了一對耳環。當她佩戴耳環時,便能聽到來自已故祖母Dongi的聲音,而這一聲音正引導她在當前的罷免運動中做出決策。
她在帖子中寫道:“戴著這對耳環,我聽到了阿祖Dongi的聲音,她說:‘罷免傅崐萁。’”此言一出,立刻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大罷免風暴:綠營聚焦罷免傅崐萁
即將在7月26日舉行的首波大罷免投票,綠營對藍營陣營的攻勢愈發強勁,而最受關注的其中一位目標無疑是花蓮的藍委傅崐萁。傅崐萁,這位曾在花蓮有著深厚根基的地方大佬,如今成了綠營砸下巨資和政治資源的重點“目標”。
傅崐萁:花蓮的“王”能否挺過風暴?
傅崐萁自2000年輔選宋楚瑜選大位后,便迅速嶄露頭角,成為親民黨立委的一員,進而在花蓮地區建立起強大的地方網絡。其作風一直以來都以霸氣著稱,在當地幾乎獨領風騷,尤其是對于綠營的強硬態度讓他樹敵無數。在許多人眼中,傅崐萁代表著“傳統”的藍營立場,他無論在議會中的表現,還是地方上的深厚勢力,都讓他始終在花蓮地方中占據一席之地。
這樣一位老將如今卻被綠營鎖定為頭號目標。隨著罷免運動的漸次升溫,傅崐萁的命運似乎也懸在了刀尖之上。綠營采取“擒賊先擒王”的策略,力求通過罷免傅崐萁,徹底撕開花蓮地區的藍綠格局,以此作為突破點,借機獲取大罷免的勝利。
綠營的策略:罷免背后的“保臺”標簽
綠營不僅以傅崐萁的背景為攻擊點,還巧妙地將其與“保臺”的主題掛鉤,試圖通過這個熱門話題動員更多支持者。據分析,綠營在這次罷免運動中的目標,是借助“保臺”的正當性,來讓罷免運動更具群眾號召力。罷免傅崐萁,實際上就是要利用這一議題來構建一個更加團結的綠營支持群體。
花蓮民眾的分歧:誰來解花蓮之苦?
在這場博弈背后,最為復雜的其實是花蓮本地民眾的聲音。雖然綠營全力推動罷免,但花蓮的選民并非單一化的陣營。在過去的幾年里,傅崐萁的支持度依然高居花蓮地區,他在農民、工人和基層選民中的影響力深遠。尤其是傅崐萁在農業政策上為花蓮帶來的實質性好處,使得許多花蓮選民對他保持支持。
以傅崐萁的農業支持政策為例,他曾推動調高公糧收購價,保障花蓮農民的利益,這一舉措得到了不少農民的肯定。而這些“實在的政策”在很多花蓮民眾看來,比起綠營所推行的議題更為切實。對于不少花蓮民眾來說,“誰來解花蓮人之苦”才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而非“傅崐萁是否保臺”。
尤其是在花蓮近年來遭遇天災以及觀光業的嚴重衰退后,民眾的情緒更加復雜。許多花蓮選民對于綠營推行的政策感到失望,認為綠營并未關注到花蓮的實際困境。對于這些民眾而言,罷免傅崐萁或許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相比之下,傅崐萁能夠為花蓮帶來具體的經濟和民生改善,這也讓他能夠在花蓮政壇屹立不倒。
“罷傅”能否成行?依然懸而未決
雖然綠營全力推動罷免傅崐萁,但實際效果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首先,綠營在此次罷免運動中的策略存在一定的風險。若罷免未能成功,反而可能引發民眾的反感,激化藍綠陣營的對立。而且,綠營的“反罷投票動員率”也并非高枕無憂。根據一些分析,藍營內部的大咖,如盧秀燕、韓國瑜等,已開始積極為傅崐萁站臺,并通過大規模的宣傳活動重新激發選民的支持。這一變化極大地轉變了局勢,使得綠營原本對罷免成功的信心開始動搖。
此外,花蓮的地方政治也不像臺北、臺中等都會區那么單一。在花蓮,傅崐萁有著深厚的地方派系支持,他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簡單的藍綠之爭。花蓮選民對他有著“認同感”,這種情感紐帶不容忽視,傅崐萁能否成功突圍,仍需時間的驗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